潛龍在淵亦或是飛龍在天?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2018年5月4日,2018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這是國際汽車業界具有品牌價值的、全球著名的汽車展示、發佈及貿易平臺之一。此次車展的主題是“定義汽車新生活”,全面展示了全球汽車行業的最新變革成果與發展趨勢,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移動互聯、無人駕駛等前沿技術,共展出了174臺新能源量產車型,其中純電動汽車佔到七成以上。相比於八年前的車展,新能源量產車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多。

新能源汽車相比傳統汽車的優勢

近年來,基於能源結構安全和環境保護的壓力,在“低碳環保”的口號和一系列政策的促進下,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不斷壯大,我國已連續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國家領導人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汽車,即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相較於傳統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在能源來源、尾氣排放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潛龍在淵亦或是飛龍在天?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其主要優缺點對比如下:

潛龍在淵亦或是飛龍在天?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分析

潛龍在淵亦或是飛龍在天?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上游:競爭最充分穩定,龍頭顯著受益

中長期而言,上游材料環節從產業趨勢來講競爭格局是最充分穩定的,不會出現中下游更新換代、產業升級的劇烈變化過程。

中游:群雄逐鹿,競爭激烈

近兩年動力電池廠商擴產計劃激進,新老廠商都提出了龐大的擴張計劃,中端市場群雄逐鹿的狀態將推動動力電池技術與成本的快速進步。

下游:未形成龍頭,關注爆款車

全球主流車企從2017年起開始大規模投放全新新能源車型,供給端量的增加將伴隨並加速質的改善,有效撬動需求,加速明星車型的產生和增加明星車型的數量。預計2018年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百花齊放的一年,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沒有形成絕對意義上的龍頭車企,自主、合資、外資、新型車企都處於千軍進發的狀態。

駕圖蜜糖版OBD盒子是車聯網+區塊鏈技術融合的新科技產品,不僅可以通過手機APP對車輛進行遠程定位、車況檢測、行車軌跡、用車報告、非法點熄火提醒、碰撞拖吊提醒,違章提醒,保養保險提醒等一站式綜合服務。還可以根據每天的行駛里程、駕駛行為等數據,獲得蜜糖積分獎勵,蜜糖積分可用於兌換平臺派發的油卡、京東卡、愛奇藝卡等禮品,車主除了享受車聯網服務以外還能邊開車邊掙錢,有效降低出行成本

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

自21世紀以來,面對全球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問題的日益嚴峻,以美國、日本、歐盟以及中國代表的國家和地區紛紛開始轉型,相繼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緩解能源壓力、減輕環境汙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並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市場推廣。

隨著各國的大力支持與技術的日益進步,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從2011年僅6.80萬輛,增長至2015年的64.30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5.36%。隨著新能源汽車續航技術的不斷突破及核心部件成本的逐漸降低,新能源汽車在全球乘用車市場有望實現規模化,屆時,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規模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式增長

1 歐盟

德國確立電池與蓄電裝置、電動車輛技術、基礎設施技術與系統網絡集成三大重點技術研發領域,併成立了由政府和工業界共同組成的“電動汽車國家平臺”。德國的另一個特點是不直接補貼企業和消費者,而是降低用車成本。規定2015年之前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可享受10年免繳行駛稅。根據CAM的數據,2017年度德國銷售了5.45萬輛電動車,相比於2016年,銷售量增長了17%。電動車所佔市場份額也從上一年度的0.8%上升至1.6%。政府對柴油車採取的限行措施使柴油車的市場份額從原來的45.9%下降至38.8%,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騰出了空間。

挪威已成為人均擁有新能源汽車比例最高的國家,也是目前全球前四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三免”措施(即免增值稅、免進口稅和免車輛稅)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2017年共售出6.2萬輛電動車,市場份額達到了39.3%,相比與2016年增長了10.2%。由於電動車的增速大大高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速度,以至於不得不採取限購措施,只有具備在家充電條件的用戶才可購買電動車。

2 日本

日本現階段普及量最大的車型為混合動力汽車,其主要原因在於不斷增加的車型填補了市場空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在技術不斷成熟的背景下,日系汽車企業的混合動力汽車已經實現了產業化。而受其自身市場的影響,電動汽車佔比逐年下滑,從2012年佔比19.06%至2014年僅為9.34%。

3 美國

2012年,美國啟動電動汽車國家創新計劃,明確表示將以純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主攻方向,把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作為短期發展的主力車型。其發展戰略目標是針對不同類型新能源汽車,從車輛數、價格、電池成本、電驅系統成本等方面提出目標值。

美國通過立法支持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並將政府採購作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手段。另外,在美國購買充電式混合動力車的車主,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稅收抵扣,同時美國投入4億美元支持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

潛龍在淵亦或是飛龍在天?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的國家戰略。經過10餘年的研究開發和示範運行,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形成了從原材料供應、動力電池、整車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到整車設計製造,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等完整產業鏈,具備了產業化的基礎。

■ 產業規模全球領先。“十二五”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經歷了一個快速的增長過程。201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僅0.8萬輛,佔全國汽車產量比重不到千分之一;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已達到79.4萬輛,佔全國汽車產量比重超過2.7%,短短六年時間,產量增長了98%。我國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

潛龍在淵亦或是飛龍在天?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 技術水平明顯提升。2017年底新能源汽車製造水平和2012年相比較,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提高了2倍,價格卻下降了70%左右。現在一批領先的企業純電動汽車主流車型電池續航里程都可以達到300公里以上,與國際水平相當。此外,新能源汽車的整車、動力電池的骨幹企業研發投入佔比達到了8%以上,高於全球行業平均水平。

■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程度是影響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要因素。公共場所、單位內部、居民小區、高速公路充電基礎設施全面推進,截至17年4月底全國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17.1萬個,較去年同期增長1.2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建成規模化充電服務的網絡。

■ 政府大力扶持產業。2017年,政府出臺了多項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覆蓋範圍包括補貼、基礎設施、宏觀統籌、技術研發等多個方面,推動實現《中國製造2025》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中的重要戰略目標。其中,2017年9月公佈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簡稱“雙積分政策”)被普遍認為奠定了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該項政策於2018年4月1日起實施,2019年開始正式考核。“雙積分政策”的實施和逐步的成熟,將意味著新能源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我國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趨勢

政府主導讓位於市場主導。為了實現新能源汽車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我國政府提出了市場主導、創新驅動、重點突破、協調發展的工作方針。這個工作方針的關鍵變化是由政府主導轉變為市場主導。在準備和起步階段都是由政府主導的,而到了“十三五”轉變為市場主導,這將給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重大的、多方面的、根本性的變革。

■ 技術將迎來重大突破。在《中國製造2025》中,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以市場為導向、企業會主題、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強調了自主技術、自主品牌的佔有率。同時,隨著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在“互聯網+”的浪潮激盪下,中國新能源企業將使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與新能源汽車融合在一起,有望率先在電動汽車領域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重大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