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爭取恢復順風車業務,滴滴將推出「黑名單」功能

因為3個月發生了2起順風車命案,滴滴多項業務被全國性整改,其中順風車業務更是完全禁止。為了儘快讓順風車業務恢復,昨天滴滴發佈消息:將在10月18日試運行“黑名單”功能。

18日起,在滴滴的乘客端和司機端APP上都會出現“黑名單”選項。到時乘客和司機都可以在取消訂單、投訴頁面或評價頁面選擇將對方拉黑。其中一方將對方拉黑後,一年內不會被再次匹配到。

這個“黑名單”怎麼看都像是新上任的主管在刷存在感,做出來的事有沒有用不重要,重要的是花了預算並且有行動。

為爭取恢復順風車業務,滴滴將推出“黑名單”功能

現在的乘客用戶都是用腳投票,如果遇到過讓自己不爽的司機肯定會記得,只要可以讓乘客在等待界面瀏覽司機並有權選擇棄用,或者在司機接單後讓乘客在短時間內確認是否接受該司機不就行了,雖然這個比一刀切的”黑名單“要麻煩那麼一丁點。

看來滴滴在產品的邏輯設計上還是沒有改進,倘若順風車業務能因此復活,那監管部門以後要給滴滴背鍋了。

用車點評:說起產品的邏輯設計,用車君昨天真的被百度嚇了一跳。今天的話題正式開始

昨天用車君在用百度賬號來登陸某個APP時,忽然遇到了這個情況:

用車君的賬號是專門為這個APP註冊的,並沒有在其他地方用過,所以不知道違反了《百度用戶協議》裡的哪條。一輪搜索後,找到百度官方的對限制登陸的解釋:

全站封禁,無法解封!!!

非常可怕。更可怕的是賬號封禁是被一個叫”百度賬號“的神秘部門管理,

只能下載一個APP(而且這個APP安裝4小時後一定死機)向他們反饋意見,等他們24小時內回覆,用戶是無法主動聯繫這個謎之部門。

百度現在在開發無人汽車駕駛系統,倘若以後用戶在利用自動技術駕駛時忽然被告知:因安全問題被限制登錄,系統無法啟動或者立刻中止,然後讓用戶花費幾個小時找反饋渠道,再花24小時等回覆

自動駕駛不同於滴滴,滴滴還有時間通過人工手段來彌補,自動駕留給人類響應的時間可能是……1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