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爲心理學「獻身」的小動物們

發展必然伴隨著付出

在心理學的發展史中,自然有很多人付出了很多,當然,也不僅僅是人

一、巴普洛夫和他的狗

那些為心理學“獻身”的小動物們

瞭解過心理學這門學科的人基本上都對巴浦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有所耳聞。

這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其實巴甫洛夫從未 “承認” 自己是心理學家、而是生理學家。但他的實驗和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是心理學和行為學中當之無愧的經典。)曾經對他的狗做了一個“慘無人道”的實驗,每次給狗餵食之前,都會先敲幾聲鈴鐺。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後,即使不餵食,只要敲一下鈴鐺,狗就會開始分泌唾液。這就是著名的巴浦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實驗。

二、斯金納和他的老鼠

巴甫洛夫的狗狗因為飢餓會產生流口水的生理反應,這是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

那麼,如果不是出於本能的生理反應,而是需要人們花時間和精力去執行的學習和工作任務、甚至是賭博和愛情,我們要如何解釋呢?

顯然,如果不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對人類行為的理解也註定是不完整的。

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19 世紀 40 年代,斯金納也找了小動物前來助力他的研究 —— 這回即將登場的,是隻小老鼠。他還為自己的實驗設計了一個特殊的裝置,這項裝置之後被世人稱為“斯金納箱”。

那些為心理學“獻身”的小動物們

在箱壁的一邊有一個可供按壓的槓桿(大都是一塊金屬板),在槓桿旁邊有一個承受食物的小盒緊靠著箱壁上的小孔,小孔外是食物釋放器,其中貯有顆粒形食物。

動物在箱內按一下槓桿,即有一粒食物從小孔口落入小盒內,動物可取食。

一隻白鼠禁食24小時後被放入箱內,開始它在箱內探索,偶爾按壓了槓桿,獲得食丸。白鼠開始可能並沒有注意到食物落下,但若干次重複後,就形成了壓桿取食的條件反射。

斯金納通過實驗發現,動物的學習行為是隨著一個起強化作用的刺激而發生的。

斯金納把動物的學習行為推而廣之到人類的學習行為上,他認為雖然人類學習行為的性質比動物複雜得多,但也要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

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特點是:強化刺激既不與反應同時發生,也不先於反應,而是隨著反應發生。有機體必須先作出所希望的反應,然後得到“報酬”,即強化刺激,使這種反應得到強化。學習的本質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應的改變。

斯金納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幾乎都是操作性強化的結果,人們有可能通過強化作用的影響去改變別人的反應。

三、哈洛和他的小猴子

大家都知道,從生物演化的角度來看,猴子和人類是近親,這點不僅體現在智力上、更體現在他們的社交需求和情感上。

19 世紀 50 年代,就在斯金納開始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不久之後,有這麼一隻可憐的小猴子,從小被迫和自己的家人分離,送進了美國心理學家哈洛(Harlow,1905-1981)的實驗室,被鎖進了牢籠。

哈洛為這隻可憐的小猴子準備了兩個“猴媽媽”供他選擇。

那些為心理學“獻身”的小動物們

左邊的這隻“母猴”由鐵絲網做成,渾身冰涼,但是他的胸前掛著一個奶瓶。右邊的“母猴”由絨布做成,溫暖舒適,但是沒有奶瓶。

那麼,我們的小猴子究竟會選擇哪隻“母猴”當媽媽呢?

剛開始,小猴子一直圍著“鐵絲母猴”,但沒過幾天,令人驚訝的事情就發生了:小猴子只會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母猴”那裡喝幾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時候都是與“絨布母猴”呆在一起;小猴子在遭到不熟悉的物體,如一隻木製的大蜘蛛的威脅時,會跑到“絨布母猴”身邊並緊緊抱住它,似乎“絨布母猴”會給小猴子更多的安全感。

那些為心理學“獻身”的小動物們

哈洛從這個“代母養育實驗”中觀察到了一些問題:那些由“絨布母猴”撫養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極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後不能進行交配。於是,哈洛對實驗進行了改進,為小猴子製作了一個可以搖擺的“絨布母猴”,並保證它每天都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進後的實驗表明,這樣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哈洛的實驗研究結果,用他的話說就是“證明了愛存在三個變量:觸摸、運動、玩耍。如果你能提供這三個變量,那就能滿足一個靈長類動物的全部需要。

除了“代母養育實驗”,哈洛對小猴做過更多實驗,比如“鐵娘子”實驗、“絕望之井”實驗。因為筆者覺得太過於違反倫理道德,這裡就不做贅述,感興趣的的同學們可以自行搜索。

四、塞利格曼的狗狗電擊實驗

19世紀60年代。美國又一位心理學界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那就是後來人盡皆知、開創積極心理學派的塞利格曼(Seligman,1942-?,現年75歲)。

不過,在塞利格曼領軍積極心理學之前,他的研究主題是抑鬱症。1967年,他通過一項藉助狗狗完成的實驗,提出了“習得性無助”這個概念。

那些為心理學“獻身”的小動物們

塞利格曼為狗狗準備了一間特殊的“房子”。

房子的左邊有帶電的電網,右邊則不帶電,中間由一個可以伸縮的擋板隔離開來。

最初,擋板放下的時候,給“房子”通電,狗狗在左邊受到電擊,自然會跳到右邊躲避電擊。

後來,研究人員把擋板升了起來,隔離了左右兩個房間。接通電源後,狗狗在左邊的房間裡接受電擊,多次嘗試逃離,但是確無法逃離,十分的無助。

最後,當狗狗被囚禁在左邊的電擊室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降下了擋板、再次開啟電擊。這個時候,狗狗即便遭受著電擊的痛苦,也不再跳過擋板逃離電擊。此時此刻的狗狗,彷彿心甘情願地就這樣待在左邊、忍受著電擊的折磨。

在對人類的觀察實驗中,心理學家也得到了與習得性無助類似的結果。

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正如實驗中那條絕望的狗一樣,如果一個人總是在一項工作上失敗。他就會在這項工作上放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無可救藥。

而事實上,此時此刻的我們並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中,這種心理讓人們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認為學習成績差是因為自己智力不好,失戀是因為自己本身就令人討厭等。

所以要想讓自己遠離絕望,我們必須學會客觀理性地為我們的成功和失敗找到正確的歸因。

━ ━ ━ ━ ━

學過心理學、參加過心理學實驗的志願者一定都知道,在實驗開始前,研究人員必須向你說明實驗的一些基本信息、可能對你帶來的傷害、這份實驗的意義及其可能給人類帶來的好處。然後你必須親自同意、簽名、實驗才能開展。而且,在實驗過程中如果你感到任何不適,可以隨時退出。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知情同意”。

可是,在給動物們做實驗的時候,我們做不到這一點。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科學家在動物實驗上就可以為所欲為。國際上現在有關動物實驗倫理標準的普遍共識是:在實驗開始前,研究人員必須證明以下三點

必要性:該實驗不用動物就無法執行、且該實驗的執行很有必要

最小傷害:該實驗給動物帶來的傷害被控制在最小範圍內、使用盡可能少的動物進行實驗

實驗帶來的好處大於代價:動物作為實驗對象需要付出怎樣的犧牲?是失去自由被囚禁,還是失去一部分生理機能、甚至是失去生命?這項實驗是要發明什麼?證明什麼?發明和證明的東西,為這個世界能帶來什麼好處?除了能幫助到人類,是否也能幫助同類動物、治癒動物身上的疾病?

只有能夠證明這三項的實驗項目,動物研究倫理委員會才會予以批准、實驗才能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