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文學作品的閱讀

談談文學作品的閱讀


現在,交一個益友甚難,交一個書友更難,交一個文學發燒友,難上加難。

我們應該多讀書,尤其要多讀優秀的文學書。古羅馬哲學家盧布萊仍說:“心靈的黑暗必須用知識來驅除。”我們要想成為心靈充滿光明的人,就要用知識來武裝自己。而知識的來源無非有二:一是實踐,二是書籍。而作為學生的我們,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就是書籍。我們正處於學習的黃金時期,很應該如飢似渴地廣泛吸收各方面的知識——多讀各方面的書籍。我覺得,文學書,尤其是優秀的文學作品,能洗去我們心靈的一切汙垢。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高尚的人談話。”(歌德語)我們讀書,就要讀好書。讀好書,能使我們聰慧,使我們有修養,使我們善辯,使我們高尚。和高尚的人說話多了,我們自然也會變得高尚起來。而讀壞書,只會腐蝕我們的思想,腐蝕我們的靈魂,更甚者,可能會誘導我們違法犯罪。叔本華說:“讀益書的條件之一就是不讀壞書。因為生命是短暫的,而時間和精力又是有限的。”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說:“不要閱讀信手拈來的書,而要嚴格加以挑選。要培養自己的趣味和思維。”而普希金就認為:“追隨者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有趣味的一門科學。”託翁也說:“不好的書不僅無益,而且有害。應當首先竭力閱讀和了解各個時代和各個民族的最優秀作家的書。”

優秀的文學作品,就像天邊的啟明星,就像海上的夜航燈,就像指南針……它不光給我們各方面的知識,而且能提高我們的修養,陶冶我們的性情,充實我們的思想,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它能使我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人類,熱愛這個世界;它能啟迪我們如何生活,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

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文化的精華。閱讀優秀作品,能使我們成為精神上的富翁,使我們成為生活的強者,使我們成為高品位的人。你想跟魯迅、莎翁說話嗎?到文學聖殿去吧!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就像跟偉大的作家交流,久而久之,我們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成為“偉人”。

讀一本書,必須懂得吸收和消化。我主張批判性地吸收和消化。我們要學習魯迅的“拿來主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那麼,如何吸收和消化,使之成為自己的營養,成為自己的力量?

Francis Bacon說過:“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尤其優秀的世界名著,我們不但要taste,更重要chew and digest。

馬寅初說:“對於書本知識,無論古人今人或某人權威的學說,要深入鑽研,過細咀嚼,獨立思考,切忌囫圇吞棗,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粗枝大葉,淺嘗輒止。”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就更不消說了。我覺得,最好採用鑑賞性閱讀。

那麼,如何鑑賞?下面略談我的一點看法。

將作品精讀幾遍(至少三遍)之後,首先,找出其主題(即中心)。主題是作品的統帥,是作品的神,是作品的靈魂。一部作品質量的高低、價值的大小,往往取決於主題是否正確。可見,清楚主題,是鑑賞作品的第一步。我們寫文章的第一步,也是先確定主題。

第二,知道作品的梗概(即主要內容)。這就必須知道各章、各段的意思。這相當於找其寫作提綱。

第三,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重點分析主人翁。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畫這個人物的。分析這個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徵等。

第四,分析作品的寫作特色。這就涉及構思技巧、寫作手法和語言風格的問題。

最好的鑑賞方法是比較鑑賞。譬如,把同一題目的作品進行比較閱讀。

要吸收好和消化好,必須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不僅僅是原書內容的摘要或摘錄,也不僅僅是讀書過程的記錄,它的重點是讀書的體會和收穫的記錄。

摘錄是指將作品中有用資料、精彩片斷、名言警句以及自己原來沒有掌握的新詞語直接抄錄下來,以供自己將來學習和寫作時參考。所以,摘錄之後要經常翻閱,複習。

錢鍾書先生說過,他不能忍受的只有一條:“沒有書。”他認為,一個人只要多讀書,多比較,多思索,就能有自己的見解。錢先生讀書時,非常注重做筆記,隨時記錄新知識和心得,供自己著作時聯類徵引。我們不僅要學習錢先生的讀書精神,更要學習他的讀書方法,要懂得吸收和消化,更要懂得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