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陽的往事

明朝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陽的往事

福王朱常洵,生於1586年2月,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第3個兒子,因為第2個兒子很早就夭折了,所以實際上是老二。朱常洵的母親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鄭貴妃。由於萬曆皇帝遲遲不立太子,因此,群臣認定萬曆皇帝想拋開長子朱常洛,立老二朱常洵為太子。就為這點破事,大臣們和萬曆皇帝明爭暗鬥了15年之久,史稱“國本之爭”,最後,萬曆皇帝不得不妥協,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封老二、15歲的朱常洵封為福王,福王封地為九朝古都洛陽。

但是,福王朱常洵一直沒有離開北京去洛陽就藩,根據慣例,親王16歲左右就應該離開京城到封地就藩了。但是,萬曆皇帝和鄭貴妃一直阻撓大臣對於福王就藩的要求,一拖再拖,拖到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福王28歲了,才去了洛陽封地。萬曆皇帝和鄭貴妃唯恐虧待了心愛的兒子,儘量收羅各種金銀珠寶讓寶貝兒子帶到洛陽去,並賞賜大量良田。

明朝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陽的往事

朱常洵到洛陽就藩後,和北京城裡的父母書信往來不斷。萬曆皇帝此時雖然怠政,不願意和大臣來往,但是對心愛兒子的書信,每每十分重視,又引起了大臣的嫉妒。

我看明史資料發現,朱常洵並非傳說的那樣糟糕,朱常洵是個智商和情商很高的人。

福王朱常洵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萬般疼愛,但是,由於大臣擔心萬曆皇帝會廢長立幼、立老二朱常洵為太子。所以朱常洵出生不久就受到群臣的極度反感。在立太子一事上,朱常洵一開始就是無辜的,因為自己一出生就遇到這破事;封為福王后不去就藩,責任也不在福王,只要萬曆皇帝下令福王去洛陽就藩,福王就必須去,久拖不去洛陽就藩,還是要怪萬曆皇帝和鄭貴妃,捨不得兒子離開身邊。

很多人說福王朱常洵富可敵國?福王朱常洵的確是比一般親王得到的賞賜多一點。但是經過萬曆皇帝多年來的各種折騰,此時的大明朝基本上是民窮財盡,沒有多少錢給福王了。土地早已被大量兼併,賞賜給福王的四萬畝田地事實上大部分未到位,鹽引等也多是說說而已,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富有,畢竟朱常洵還有3個弟弟(桂王、瑞王、惠王)同時被封為親王,他們就藩都需要錢,過分厚此薄彼是不可能的。

明朝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陽的往事

朱常洵到洛陽就藩後,應該算是比較老實的,並未在洛陽幹什麼大壞事。《明史》說他聲色犬馬、貪杯,但這兩個行為在明代後期藩王裡面應該是好習慣。明末藩王,沒有自由,不管軍政事務,吃吃喝喝、多娶幾個小妾,正常。

朱元璋的第25子伊王當年你就封在洛陽,這個伊王不是什麼好人,無惡不作,子孫也是有樣學樣,伊藩後來被嘉靖皇帝廢除。

就藩洛陽後,福王朱常洵不干涉國事,還多次拒絕皇帝的賞賜,這些《明實錄》有明確記載。萬曆皇帝去世後,福王朱常洵的哥哥朱常洛只當了一個月皇帝。後來侄子朱由校當皇帝的天啟年間,福王朱常洵還捐助了一些銀子給朝廷作為遼東軍費,略盡綿薄之力。

在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的時候,福王朱常洵毀家紓難,出重金招募敢死隊抵抗李自成大軍,但根本無力挽狂瀾於既倒。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洛陽城被李自成大軍攻破,再一次證明明末的藩王勢小力微。

城破後,福王朱常洵去哪裡了?清廷記載:“福王及世子由崧縋城去,王以體肥,不能遠走,賊得而殺之,稱其肉重三百六十餘斤,臠分股割,與鹿肉同烹,群賊臚食。”這就是後世廣為傳播的“福鹿宴”的資料來源。

明朝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陽的往事

實際上,這是清朝對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汙衊。洛陽城破後,朱常洵趁亂逃出洛陽,躲藏在郊外的迎恩寺,李自成的部隊抓獲福王后,福王朱常洵並未投降,在臨死的時候表現了氣節,最後被李自成處死。末代秦王則投降了李自成。

崇禎皇帝接到二叔朱常洵被李自成殺死的消息後,痛苦流淚地說道:朕竟不能保一叔!賜福王朱常洵諡為福恭王,並下令河南官府妥善安葬福王,崇禎皇帝處理這事,顯示了濃濃的親情。

筆者從史料上從未發現福王朱常洵作惡多端的實例,也未發現天啟皇帝朱由校、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位期間對福王朱常洵有任何不滿,反而是兩位皇帝對福王禮貌有加,不時掛念或賞賜。

福王朱常洵是被明朝大臣和滿清聯合抹黑的最嚴重的明代藩王之一。為什麼被這樣嚴重抹黑?就是因為“國本之爭”和遲遲沒有被安排去封地就藩這兩個問題造成的。但這兩件事的責任都不在福王朱常洵,責任在於福王的母親鄭貴妃和萬曆皇帝,主要責任在鄭貴妃,真是慈母敗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