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周末|與非遺近距離接觸 原來安順有這麼多「國字號」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非遺”就是文化的"印證者",是值得我們守護與發揚的。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從2006年起,國務院決定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2017年起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6月9日,安順多地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現場豐富多彩的非遺、民俗文化等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西秀區

活動設置了匠人活動現場展示和互動環節,現場對竹具編織、銀匠製作、土布紡織、刺繡、鳳陽漢裝製作、安順石雕、土陶藝、地戲面具雕刻、草鞋編織、蠟染繪畫及蘆笙製作工藝進行展示互動。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 圖片來源見水印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活動現場還有刺繡、蠟染、阿江口弦、苗族蘆笙現場製作等“非遺”活態展示,精美的刺繡和難得一見的織布展示引來了很多觀眾駐足觀看,還引來很多手藝人前來相互討教交流,現場氣氛非常熱鬧。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 圖片來自:關嶺自治縣文體廣電旅遊局

安順市是貴州省歷史文化名城,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9項(10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0項國家級非遺文化傳承人5人省級非遺文化傳承人26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家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包括:【安順地戲】、【安順蠟染】、【苗族跳花節】、【銅鼓十二調】、【布依族勒尤】、【苗族蘆笙舞】、【苗族服飾(西秀區、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亞魯王】、【抬亭子】。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今天就來一一瞭解

安順這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安順地戲

2006年5月,納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地戲,俗稱“跳神”,是屯堡人獨有的一種頭戴木刻假面的漢族民間戲劇,其由來與屯堡人的生存選擇有關。據《續修安順府志》記載:“當草萊開闢之後,人民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事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者憂之,於是乃有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安順屯堡登上《國家地理》,看一場承載著六百年鄉愁的貴州安順地戲

屯堡文化匯丨溯源:屯堡地戲的靈魂——面具

銅鼓十二調

2006年5月,納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布依銅鼓是布依族古老的打擊樂器之一,屬於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擊銅鼓是有銅調的,一般是十二調,由"喜鵲調"、"散花調"、"祭鼓調"、"祭祖調"、"三六九調"、"祭祀調"、"喜慶調"等組成,是在慶典、祭祖、祭祀等儀式中表達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樂。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安順蠟染

2008年6月,納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安順蠟染被譽為“東方第一染”,安順也被譽為“蠟染之鄉”。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染液便隨著裂縫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難以摹繪的天然花紋,象冰花,象龜紋,類似瓷釉之"開片"極具藝術效果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同樣圖案的蠟畫布料,侵染之後,冰紋就似人的指紋一樣決不相同,展現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想了解更多,請戳➲安順蠟染,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苗族跳花節

2008年6月,納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跳花節是安順苗族的傳統節日,傳說是苗族英雄人物楊魯興起的,至今安順北門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節日那天,高高 的“花樹”披紅帶彩立於曠野場地中央,花樹下設方桌置放香菸、香茶、美酒、蘆笙等物品,並以花樹為中心展開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參加跳花的,不僅是當地的苗族群眾,方圓幾十裡乃至百里外的以苗族為主體的各民族群眾也有不少人盛裝前來跳花、觀光。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想了解更多,請戳➲高大上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是他們過年的一個節目

布依族勒尤

2008年6月,納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布依族世代相傳一種古老的民間樂器——勒尤,布依語為成想、好想、很想之意。勒尤是布依族的一種雙簧,管型吹奏樂器,其樂器有木製、竹製、地瓜藤三種。木製(多用椿樹、秋、花椒、泡桐樹)的盤勒樂器長1.2尺,管身由木管上穿八孔、上七孔、下一孔和嗩吶相似,上部裝有蟲蛹殼製成的“蟲哨”(即發聲器)。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苗族蘆笙舞

2008年6月,納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蘆笙舞是貴州苗族地區廣為流傳的民間舞蹈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唐宋時期,牂牁地方(關嶺、鎮寧、貞豐一帶)的蘆笙舞就已相當出名,據史載:公元995年,牂牁地方曾派出一個使團入朝,宋太宗召見,令作表演,其音樂起伏有致:“一人吹瓢笙,如蚊蚋聲,良久,數十輩連袂宛轉而舞,以足頓地為節”,詢其曲,則名曰‘水曲’”。古代苗族用葫蘆剖而為瓢,瓢笙即葫蘆笙,今日關嶺苗族仍然稱蘆笙之鬥為葫蘆,瓢笙即今日之蘆笙。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苗族服飾(西秀區、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2008年6月,納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安順苗族服飾流傳至今,以其特殊的方式和符號承載和記錄了苗族人民幾千年的遷徙史,綿延不斷地延續著中華民族古老而璀璨的民族傳統文化。關嶺苗族服飾製作之精美,工藝之考究,技藝之精密,皆屬藝術之上品。其獨特的魅力,上身效果之莊重、典雅和華貴,使見者無不為之讚歎。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 關嶺自治縣苗族服飾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 西秀區苗族服飾

亞魯王

2011年5月,納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苗族史詩——亞魯王》廣泛流傳並運用於麻山苗族地區,這是一部麻山苗人在喪葬儀式中對亡靈返回亞魯王國時代歷史唱誦的神聖詩篇,是一部活形態的大型史詩。是麻山苗人的一部神聖經典。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想了解更多,請戳➲【秘境安順】東方《奧德賽》——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

抬亭子

2014年12月,納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屯堡人受先祖江南的區域文化“祭汪公”活動薰陶影響,視汪公為先神,每逢正月十八汪公誕日,到汪公廟內獻祭,祈汪公保佑豐衣足食,清吉平安。而大西橋鎮村寨之間達成默契,狗場屯在正月十六、鮑家屯在正月十七、吉昌屯在十八三日抬汪公遊村。其他鄉鎮的屯堡村寨則在正月十九前自行選擇日期舉行活動。民間稱這一活動為“抬汪公”也稱“抬亭子”。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想了解更多,請戳➲牛 | 這個成功的男人 6歲時有人疼、60歲時有人愛、600歲時有人“抬”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

非遗周末|与非遗近距离接触 原来安顺有这么多“国字号”

我們應該承擔起保護、傳承非遺的責任,不僅僅是在傳承非遺,更是在傳承我們的民族之魂。

=內容整理自網絡=

安順旅遊

微 矩 陣

(點擊單個二維碼➱查看大圖➱長按並識別圖中二維碼➱獲取各縣區資訊)

排名不分先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