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實驗顯示糖並沒有使老鼠變胖

動物實驗顯示糖並沒有使老鼠變胖

credit:123RF

科學家們利用大量老鼠來測試一系列專門的飲食,發現餵給齧齒動物高脂肪食物時,它們就會增加體重——但是長時間食用高糖的食物時,這種情況就並沒有發生。由此引發了人們的質疑:糖份真的要對人類肥胖負責麼。

這一發現登上了媒體的頭條,但在你用碳水化合物以及Pop-tarts裝滿購物車之前,我們需要強調,這項研究是針對老鼠的。它們與人體新陳代謝的相似性尚有爭議——儘管它讓我們對食物的影響有了更為深刻的瞭解。

碳水化合物要麼是魔鬼,要麼是救星,取決於你問的對象和他們利用它的方式。同樣,脂肪也不一定會使我們肥胖,又或許它們已經這麼做了,甚至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已經在影響我們的以後的體重。

困惑?是的,我們也是。從豐富的常量營養元素和新陳代謝研究中我們可以確定的一件事: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對人體的離散影響並不簡單。

如果我們能夠將一群人放到盒子裡十年或兩年,並以受控的方式限制他們的飲食和活動,那將會容易得多。值得慶幸的是,一個叫做“道德規範”的小玩意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是,如果那些測試對象是老鼠,那麼倫理委員會就容易接受得多,因此阿伯丁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了齧齒類動物來代替人類作為實驗對象。

具體來說,該團隊訂製了大約30種不同飲食的菜單,食物配比中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比例各不相同,總共需要餵養了近1000只老鼠。

每隻齧齒動物在三個月內指定享用菜單上兩款套餐,對我們來說就像是連續九年在同一家餐館吃同樣的自助餐。

使用世界上最可愛的磁共振成像(MRI)機器,每週都會繪製出高度詳細的老鼠身體內部的圖像。他們還密切監測它們的飲食攝入量。

在實驗臨近結束時,研究人員測量了它們日常活動中的能量消耗。

考慮到所有數據,結果相當令人驚訝。

高級研究員、阿伯丁大學的John Speakman說:“這項大規模研究的結果是明確的——使老鼠發胖的唯一方法就是在他們的飲食中加入更多的脂肪。”

不是蛋白質。不是碳水化合物。只是脂肪。

Speakman說:“糖和脂肪的結合對肥胖沒有額外影響。”

“膳食脂肪產生的影響似乎是因為飲食中獨特的脂肪分子刺激到了大腦的獎勵中心,大腦反饋說需要更高的攝入量。”

對通過向追求時尚的雌性小鼠販賣減肥秘訣來盈利的齧齒動物營養學營銷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新聞。從此以後,小鼠們可以甩開腮幫子大吃特吃各種甜食和麵包。

研究人員甚至發現了它背後的生物化學機制。他們注意到與進食相關的信號種類的變化,其中包括增加了大腦下丘腦中多巴胺和阿片類藥物活性。

談到動物的飲食習慣,有幾種互相競爭的模型可以解釋那些控制行為的因素。

一個是蛋白質槓桿假說。它指出,我們一直在吃,直到我們得到需要的所有氨基酸。這樣,當我們食物中的蛋白質類型相對單一的時候,我們就會攝入更多的飲食。最終就會導致發胖。

然而,最新的實驗結果完全排除了這個模型。它支持被稱為特徵模型的理論。該理論認為,一些營養成分讓我們在吃它們時感到快樂,大腦鼓勵我們多吃,直到吃得超過了身體所需。

小鼠攝入的糖分沒有引起體重增加,這一事實令人驚訝,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如果實驗結果對人類不成立的話,那可能是因為小鼠和人類對能量的需求有所差異,因此我們大腦的獎勵中心以獨特的方式對食物中化學分子作出反應。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糖是一種令人無法抗拒的快樂之源,就像脂肪至於老鼠。

“然而,老鼠在生理和新陳代謝方面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Speakman說,“而且我們永遠也不會像是操縱老鼠那樣,來控制人類進行實驗。”

這使得這些研究具有無法估量的價值。但是,下次我希望他們能注意到鹽分的作用。

該研究發表在《細胞代謝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