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油里沒有蚝,雞精里沒有雞,龜苓膏里也沒有龜?

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也沒有龜?

在黑心商販幾十年如一日地教導下,我們中國人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正在走向幾千年歷史之頂峰,甚至談虎色變,雖然作為小老百姓該吃還得吃,但對一切食品添加劑側目,瑟瑟發抖。於是"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面也沒有小烏龜"的觀點,幾乎快趕上 "買了老婆餅還是單身狗"這個常識了。

誠然,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普通食客對美味的追求,也為了規模化和標準化加工,市場上的調味品大多是以現代技術改進生產。與傳統相異,並不表示與健康相悖,第一篇就來談談有蠔的蠔油。

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也沒有龜?

我第一次接觸蠔油不是在它的主場粵菜裡,而是在四川火鍋旁見到的。那時我第一次吃成都本土火鍋,麻辣牛油鍋,聞著香也刺鼻。即使這麼油了,川妹子們還要來一碗油碟蘸料,這裡頭就有蠔油。不過,辛辣刺激的雜糅味道讓我根本分不出哪個是來自蠔油的。(維尼師順便吐槽一下,火鍋固然好吃,但是一兩個小時吃幾十種口感不同但味道無二的菜,真的不膩嗎?)

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也沒有龜?

幾次下來,我就對這個蠔油感興趣了。蠔即牡蠣、蚵仔,蠔油以牡蠣煮制熬汁濃縮而來,是在粵菜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調味料,已有數百年曆史。其起源於廣東,得益於豐饒的海產,當地人歷來喜食牡蠣。在一次煲牡蠣湯時,店家忘記了時間,熬煮過頭,意外得到一鍋蠔香醇厚、色澤深紅、華潤濃稠的蠔油,經過傳播,蠔油就此在沿海一帶流行開來。

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也沒有龜?

近代中國,名氣最大的蠔油生產商應該是李錦記了,一手好技藝再加上沒有置身戰火紛飛的祖國大陸,一路發展向上。又有醬料巨頭海天、味達美、欣和、致美齋等企業也參與進來,蠔油市場和細分種類愈發繁榮,行業標準也慢慢得以制定和執行。

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也沒有龜?

現代化的蠔油生產一般分兩種。一種是採收得鮮活生蠔,洗淨後撬殼取蠔肉和蠔汁,攪碎研磨成漿後過濾,所得濾液按配比加入水、糖、鹽、澱粉等攪拌加熱至澱粉糊化,後在經過殺菌處理,裝瓶就是我們手上的蠔油了。第二種方法是,用新鮮蠔肉和蠔汁煮成漿水,再對漿水進行加工,成品封裝。相對來說,磨碎蠔肉方法出產的蠔油口感好風味濃,以蠔漿為原料則節省成本所以成品價格也低一點。

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也沒有龜?

蠔油的品質高低可以用蠔汁含量來判斷,數值越高則成品越鮮美。遺憾的是,蠔汁的含量卻不好測量,於是國家標準以其中的氨基酸態氮為主要理化指標。簡單說就是,若瓶身上有這個值,越高口感越鮮。舉例來說,普通蠔油指標為0.35g/100g,某品牌招牌舊莊特級蠔油由於蠔汁用量大,所以指標數值更高,蠔味也更香濃。

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也沒有龜?

相信大家這下就知道該怎麼選購了,是嗎?並不是,因為蠔油製品裡有時會加入豉油以增加風味,偏偏豉油裡也有氨基酸態氮,所以檢測的氨基酸態氮含量並不能代表蠔汁的含量。那麼,這是不是跟當年牛奶里加三聚氰胺以偽造蛋白質含量的手段類似?也不是,因為蠔汁和豉油本身都是安全的,並且也都是能提鮮的,所以瓶身的含量數據在選購時是有參考價值的。

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也沒有龜?

除了這些硬性指標,選購時,還可以根據蠔油本身的特質來判斷。根據2017年10月新實施的蠔油國標,正品蠔油色澤上以棕色鮮亮為佳,氣味上有鮮蠔香氣無黴變腥臭,味道上鹹甜適中能嚐出鮮美蠔味,質地粘稠均勻無異物。

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也沒有龜?

綜上,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蠔油,裡面都是有蠔的,大夥兒儘可放心購買。當然,市場上也有素蠔油,即是以冬菇替換牡蠣為主原材製得,這是方便素食主義者,並且也有明確標示,所以算不得作假。

蠔油裡沒有蠔,雞精裡沒有雞,龜苓膏裡也沒有龜?

當然,要是你實在不放心,還可以買幾斤生猛牡蠣,帶上靈巧的雙手自制一份蠔油,新鮮健康無需擔心。如果你不會做,那關注微信公眾號,逼迫維尼師交出一份製作清單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