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告訴你,爲什麼要「過午不食」

中醫告訴你,為什麼要“過午不食”

過午不食,是佛陀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也是中醫所提倡的。在佛教律部中正確的說法叫“不非時食”。也就是說不能在規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

什麼是“過午不食”?

午就是指午時。我們所說的過午不食並不是一種簡單的節食方法,而是中醫所倡導的一種健康飲食方式。一般指13時後不再進食固體食物,也有指13時後不再進食除水果、水之外的飲食。

為什麼要“過午不食”呢?

佛教所說的“過午不食”並非完全屬於信仰的東西,而是堅持過午不食對於機體新陳代謝是非常有利的。談到這裡我們不能不談到“子午流注”,因為她是“過午不食”的理論指導。

中醫告訴你,為什麼要“過午不食”

那麼什麼是“子午流注”呢?

我國古代中醫聖賢發現因太陽、地球、月亮位置的變化,其引力使人體的十二條經脈在十二個不同的時辰有興有衰。便把人的十二經脈、十二時辰及人體的五臟六腑聯繫配屬,得出某經絡臟腑在某個時辰運行活躍的規律,稱之為“子午流注”。這種把生命與時間有機結合起來的治病養生觀念,是中醫不同於西醫的地方。現代時間生物學亦認為人體生命現象、生理活動都具有相對穩定的時間節律性,包括季節、晝夜等節律,稱之 “生物鐘”。

子午流注對調養身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過午不食”:

子時(23點-1點) 膽經最旺,膽汁推陳出新。

丑時(1點-3點) 肝經最旺,肝血推陳出新。

寅時(3點-5點) 肺經最旺,將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輸送於百脈,迎接新一天的到來。

卯時(5點-7點) 大腸經最旺,此時起床利於排洩。

辰時(7點-9點) 胃經最旺,此時吃早飯,有利飲食物收納。

巳時(9點-11點) 脾經最旺,有利於飲食物運化。

午時(11點-13點) 心經最旺,心火生胃土,有利於飲食物的腐熟。

……

亥時(21點至23點) 三焦經最旺,三焦經遍通人體上中下,將飲食物的精華和水液運送到五臟六腑和全身各處。

下面我們教您來怎樣做好“過午不食”。

1、卯時(5點-7點)手陽明大腸經旺,有利於排洩。

中醫告訴你,為什麼要“過午不食”

晨起大便是手陽明大腸經正常及活躍的標誌,此時起床活動排洩大便是為“過午不食”的最好準備。

2、辰時(7點-9點)足陽明胃經旺,有利於飲食物受納。

辰時吃早餐,猶如汽車加汽油。由此可知,這個能量轉化的物質——早餐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吃好,吃飽! 吃飽,可避免9-11點脾經沒有可以運化的東西。這個時辰一定要記得早餐。如果你不吃,胃就是空的,時間長了就會出現各種胃病。

3、巳時(9點-11點)足太陰脾經旺,有利於飲食物的運化。

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與胃統稱為後天之本。脾是消化、吸收、排洩的總調度,統領大小腸。脾的功能好,食物就運化的好,就能夠把單位飲食物轉化為更多精微物質,人體精力和思維旺盛活躍,人也不會發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