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兵手中的毒刺,直升機眼中的天敵:這個東西常被人以爲是美國貨


單兵手中的毒刺,直升機眼中的天敵:這個東西常被人以為是美國貨


我國自行研製、生產的“前衛一號”便攜式防空導彈武器系統於1994年英國範堡羅舉行的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上首次展出,引起各國防務部門及傳媒的極大關注。基本性能與美國“毒刺”導彈相當。

“前衛一號”是紅外被動式自動尋的、單兵肩射便攜式防空導彈。它可全向攻擊高速噴氣式飛機和武裝直升機等各種空中威脅目標。其任務是對前方地域內的戰鬥分隊進行空中掩護,對前方裝甲、機械化部隊進行跟進掩護。

單兵手中的毒刺,直升機眼中的天敵:這個東西常被人以為是美國貨


“前衛一號”導彈系統的基本型為單兵便攜式,它可根據用戶需要加裝在陸地軍用車輛、艦艇、直升機上作為防空武器;也可與小口徑高炮組合在一起,形成彈炮臺一的自動化防空系統。“前衛一號”導彈武器系統的基本作戰部分由筒裝導彈、發射機構及地面電池/致冷氣瓶組合三部分構成。輔助配安裝備有射手訓練裝備及武器系統綜合測試車。“前衛一號”導彈裝在發射筒內組成筒裝導彈。發射筒既可作為導彈攜帶、運輸、保管的包裝筒,又作為導彈作戰使用時瞄準目標和發射導彈的支撐。“前衛一號”導彈的外形為鈍頭細長圓柱體,頭部接近半球形,彈身為圓柱體,尾部收縮呈“船尾”狀。它有一對活動舵面裝在彈身前部的舵機艙上,兩對梯形尾翼裝在主發動機噴管外圍的尾翼座上,構成“X-X”形的鴨式氣動佈局。導彈在發射筒內時,舵面收攏於舵機艙內,尾翼周向摺疊。導彈出筒時舵面與尾翼靠彈力自動展開。導彈由4個艙段組成,從前向後依次為:導引頭艙、舵機艙、戰鬥部艙和聯合動力裝置。

單兵手中的毒刺,直升機眼中的天敵:這個東西常被人以為是美國貨


主發動機為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其一級推力可使導彈在極短時間內達到續航速度,二級推力用以在續航段內保持這二速度。主發動機採用電子延時點火,在導彈飛離射手安全距離後點燃,以避免主發動機尾焰燒傷射手。尾翼組件由4片梯形翼面及尾翼座構成。尾翼可提供導彈升力,井保證導彈飛行穩定性。“前衛一號”的後翼採用斜置安裝方式(尾翼平面與彈體軸線有一定的夾角),以便在飛行中產生滾轉力矩,使導彈獲得必要的滾轉速度。

“前衛一號”武器系統可對各種空中目標實施全向攻擊。進行攔截時,目標的最大速度為300米/秒,作戰高度為300~4000米,最大作戰斜距可達5000米。“前衛一號”導彈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精度高,具備全向攻擊及“發射後不管”等特點。系統長度僅為1.532米,重量不超過17千克。導彈的殺傷威力大,其戰鬥部重達1.42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中最重的,其殺傷威力較第一代便攜式防空導彈提高了40%。

單兵手中的毒刺,直升機眼中的天敵:這個東西常被人以為是美國貨


該導彈系統反應時間短,從起動電池至導彈出筒不超過5秒。該導彈系統的使用、維護、保管也很筒便。戰時維護、攜帶及使用由1名士兵即可完成。作戰時,射手將其展開扛在肩上,只需在必要的目視條件下,即可按發射規則發射導彈。發射陣地的選擇和轉移方便、便捷,只要是能保證射手安全,又便於射手發現、跟蹤目標的任何場地均可發射導彈。導彈發射後即能自動跟蹤目標,射手可以立即轉移陣地,兔遭敵人攻擊。“前衛一號”導彈在發射前存放在密封的發射筒內,在貯存及運輸時,筒裝導彈又放在具有除氧、除溼功能的密閉貯運箱內,導彈的貯存壽命長,可靠性高,非常適合在野戰條件下使用。

單兵手中的毒刺,直升機眼中的天敵:這個東西常被人以為是美國貨


(長得其實一點也不想美國毒刺,但是總被人以為是美國貨)

“前衛一號”導彈系統機動性好。行軍時,射手用揹帶將該系統背在背後,也可放在包裝箱裡用機動車輛運送或用飛機空投,其運輸幾乎無任何限制條件。值的一提的是,近年來,敘利亞和也門以及巴基斯坦等地的各個派別的武裝,使用“前衛”-1便攜式防空導彈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在國外經歷了實戰的檢驗,收穫了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