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張明:四十不惑,再出發

人物访谈|张明:四十不惑,再出发

張明身上有很多標籤。如75後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博導,書評人,籃球迷,《權力的遊戲》愛好者……現在,還多了一個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這一今年新增的標籤,其實是他在自己四十歲、社科院工作十年之際,對自己發出的全新挑戰書。

十年研究路,從困惑到找準定位

博爾赫斯曾說,任何命運,只反映於人們大徹大悟自己究竟是誰的瞬間。對於張明來說,至少在學術領域,這樣的瞬間應該發生在他以訪問學者身份赴哈佛進修那一年。

從2007年加入社科院到2011四年間,張明一直處於困惑和糾結中。一方面,他想跟上國際金融研究的前沿領域,做深入的理論研究;另一方面,又對市場變化與政策討論感興趣,想從事政策研究。然而,一個人的能力與時間都是有限的,當看到自己離兩個方向的頂尖學者差距都越來越大時,他感到非常痛苦。

終於在2011年,一個去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的機會為他打開了新局面:“哈佛的學術氛圍很好,每個人都是以興趣驅動去做研究;學者生態也很具多樣性,每一位都有自己專精的領域。在那裡的一年,讓我明白做研究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道路”。

在這座充滿人文情懷的劍橋鎮,蔚藍深邃的查爾斯河邊,張明明確了自己未來的學術方向——結合理論框架與時政研究兩者,做有自己特色的研究。

MVP學者的隊友們

找準適合自己的定位,才能保持對事業的興趣和熱情。那在熱情之餘,如何才能成為一位成功的經濟學者?

北大匯豐商學院教授、世經政所前副所長何帆曾給出這樣一個標準:每年爭取發10篇左右有影響力的工作論文與政策報告,50篇左右有明確觀點的財經評論,堅持上10年,自然會有成就。可見學術道路之艱難嚴苛。而張明是所裡青年才俊中達到這一標準屈指可數的幾位。

“這是一條孤獨的道路,需要自我驅動的能力”,身為博士生導師的張明建議年輕人慎重選擇。雖然從事研究不需要坐班,時間自由,也能收穫滿足感,但絕大部分時候都要一個人坐在書桌邊整理和折騰數據,即使在家也難以陪伴家人,且幾乎全年無休,得無時無刻思考,才能跟上不斷湧現的數據、現象,和同行的步伐。

除了這修行般的意志和家人的支持,在張明看來,好的導師和工作夥伴也是學術道路上的必要的助攻。在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時有北師大何璋教授及社科院餘永定研究員指導鼓勵,在世經政所又有成員間的互相交流、砥礪與鼓勵,“現代經濟學分工越來越細,靠個人單打獨鬥很難,好的學術夥伴可以驅動我走下去”。

在研究所夥伴們的眼中,張明是“令狐沖”式的人物。曾說他的寫作如獨孤九劍般,開門見山,見招拆招,框架鮮明;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則評價他“專業專研專注,研究快速準確、思維敏捷、個性靈動飄逸”。且買單是他,酒品最好也是他。

正是憑著興趣熱情、自我約束、師友勉勵與家人支持這些不可或缺的“隊友”,張明才能如他喜愛的NBA球星科比般,一路斬獲“MVP”無數。

現實與理論碰撞,75後經濟學家之困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曾在張明一本著作的序言中寫道,因為中國經濟太過不同,與經濟學世界的經典理論有太多的格格不入,他們這批75後、幾乎與改革開放同齡的經濟學家,都有著理論和現實碰撞出來的共同的困惑。而被他稱為“75後經濟學家翹楚”“的張明,也許是將現實與理論結合得最好的一位。

張明在2002年碩士畢業後,曾先後就職於畢馬威及Asset Managers Group,具有金融機構從業經驗。而今年四十歲、博士畢業十年、社科院工作十年的他,為了尋找全新的挑戰,選擇加入平安證券,成為新任首席經濟學家。

“做一段研究再回頭看看金融市場,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事情”,張明如是說。雖然這份工作是兼職,但他所在的平安證券研究所,不僅服務外部客戶,落實著“投行+商行”的重要戰略,同時也要服務中國平安這家全牌照綜合金融集團的保險、銀行或其他專業子公司,這反而有助他縱觀中國金融市場的全貌,對在平安和社科院的研究都有助益。

“社科院的宏觀研究從國家層面出發,時間長了會對微觀世界理解不充分,加入平安能夠幫助我對微觀的金融機構、企業和市場運作有更深的瞭解,將過去的宏觀研究夯實微觀基礎”。

而作為賣方參與到金融市場,從象牙塔中出來的他,面對基金經理們不甚“溫和”的提問,一開始也會汗流浹背。“適應之後覺得很好”,張明笑著說,“市場上的討論比較尖銳,反而能暴露以前研究上的盲點,幫助自己提高”。

四十而不惑。這位正在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做減法的中國經濟學家,一旦選擇一份工作,就會盡全力完成。一如他的研究問道之路,紮下根,就用一輩子去追問和探索。

未來十年,不知他還會有哪些新的困惑,又會得出怎樣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