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清明圖

三晉清明圖

我們遠在唐代祖籍山西太原的老鄉白居易曾在《寒食野望吟》中描繪過這樣一幅清明圖景:“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這幅悲慘淒涼的圖景應該是定格在許多人心中唯一的清明畫面。清明節,它不僅是祭奠性節日(上墳掃墓),還是紀念性節日(寒食禁火)和娛樂性節日(踏青插柳)。

山西不僅因為發生在綿山的介子推的故事而成為清明節的發源地,更因為這些歷史淵源而成為清明風俗最完整的保存地。山西清明風俗為世人展開的,是一幅生動清晰、特色鮮明的立體畫卷。

寒食禁火

三晉清明圖

打開三晉清明圖,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準備西園賞禁菸”、“正是夜堂無月,沉沉暗寒食”、“霽日園林好,清明煙火新”等關於寒食節期間熄舊火、禁用火、點新火的畫面。山西人也稱寒食節為“冷節”、“禁菸節”、“禁火節”,大部分地區通常在清明的前兩天或前一天過寒食節。

山西人為應付禁火而提前準備的冷食,色彩斑斕,琳琅滿目,為沉沉的寒食畫面增添了許多情趣和亮色。

許多地區盛行用白麵捏成拇指般大小的燕子及其他飛禽走獸、瓜果花卉等,蒸熟後著色,俗稱“燕燕”、“子推燕”或“寒燕”,有的紮在棗圪針上,有的用線穿起來掛在屋裡,或互相贈送。孩子們拿到精緻的“寒燕”後特別高興。呂梁民間有童謠吟唱道:“三月裡寒食又清明,燕燕站在圪針上”。

寒食節期間,呂梁的柳林、中陽、臨縣等地民間講究吃油糕和“攤黃”———用小米麵攤在鐵鏊上烙熟,既能熱吃,也能冷食;晉南一帶寒食節期間喜歡蒸大饃,中間夾核桃、紅棗、豆子之類。家家還要做黑豆涼粉,切薄片灌湯而食。另外,還喜食涼麵、涼糕等;交城、文水一帶,則喜吃炒麵,即玉米、黃豆炒熟以後拌紅棗,磨成麵粉,吃時攪到稀飯裡,攪成硬糊狀,即古代所說的“糗”,也可以放在嘴裡幹食;晉西北一帶將白麵和好以後,製成小拇指大小的小丁,曬乾,再用細沙土炒熟,人稱“面豆豆”,也叫“炒疙瘩”;晉北地區習慣將黑豆芽生好後,用玉米麵包著食用……

上墳掃墓

三晉清明圖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這首詩雖然出自白居易之手,但任何一個人描繪山西清明景象時,都無法迴避這些令人斷魂的畫面。

山西普遍稱掃墓為上墳,人們到故去的親人墳前供上果品點心,焚香燒紙,灑酒祭奠,還要往墓頂和墓周添些新土,剷除墓上雜草,象徵為親人修房,以防夏天雨大屋漏,山西民謠唱道:“清明細雨催人哀,漠漠頭野花開,手端祭品肩扛鍬,都為先墳上土來。”

祭奠親人的悽切情景各地均同,但祭奠的細節卻又各不相同。清明節上墳時,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說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山西北部多數地區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裡。晉南一帶,舊時各家上墳都在清明前十天就陸續開始,而在清明前一天或當日,則是集體在家廟(亦稱“祠堂”)祭祀祖先,祭祀一般要在清明節中午十二時以前完畢。據說,十二時以後的時間是留給戲子、吹鼓手用的。掃墓時,一般只限男子,也有的地方男女同去。但在夏縣一帶,卻有男子不上墳的習俗;晉中壽陽一帶掃墓祭祖不在清明當日,而在前一兩日,新媳婦祭祀婆家祖先和出嫁的閨女祭祀孃家祖先則在清明前三天。呂梁地區供品為自家蒸制的花饃、油糕。上墳時還用黃、綠、白紙裁成細條,掛在墳墓四角及樹枝上,並留一部分壓在墳墓頂上;太行山一帶則是用白紙做成紙幡,插於墓頂,如若誰家墳地墓頂沒有插白幡條,則被認為斷子無後,斷根亡苗。陵川一帶則講究掃墓時掃墓人要同去同歸,一些人已經燒祭過了,其他親友就不能再進墓地了;而大同、平遙等地,清明傍晚婦女要在大門外放聲大哭,一時間,“闔村哀聲連一片,傳入耳中都是悲”。

祭奠場面中有些情節生動具體且耐人尋味,晉西北的河曲等地,上墳要帶酒餚,祭畢故人便在墳地裡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晉中的介休等地,供品為麵餅,形如盤蛇,回家後將麵餅放在院裡,曬乾以後再食用,據說可以消災祛病;晉南的許多地方,有的人家要在墳裡栽蔥,意為讓祖先保佑後代聰明。新婚夫婦將豆芽埋於墳地四角,象徵新媳婦已紮根婆家。上墳要將供獻過的雞蛋、花饃從墳頭滾下,讓小孩子爭搶,以示子孫代代相傳。祭畢返家時,拔一把麥苗,由年長的婦女剪一隻紅公雞,雞上系麥苗,吊於屋中樓板下,象徵跡象苗旺。而晉南聞喜等地,上墳時用嵌棗糕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說是為死去的老人抓癢癢……

踏青插柳

三晉清明圖

無論是禁火的冷寂,還是掃墓的悲慼,都擋不住春天對大地的浸染,陽春三月,風和日麗,天朗氣清,草木萌茂,桃紅柳綠,鳥鳴蜂鬧,良辰美景吸引著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前去踏青賞春。“三月三日天氣新,汾河兩岸皆麗人。”除踏青遊玩外,山西各地還有打鞦韆、放風箏的風俗,晉東南民間歷來盛行打鞦韆活動,清明期間,此項活動更為盛行,特別是大姑娘、小媳婦,屆時爭相躍上鞦韆板一展風采。而在田間地頭,到處可以看到歡樂的兒童,手牽風箏線奔跑競比……

山西清明娛樂休閒的盛況,絲毫不遜於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宋代京都汴京郊外汴河兩岸的清明勝景。

清明踏青遊玩作為風俗,最早源於周朝的出遊臨水、洗濯祓除之俗。《論語·先進》中孔子與其弟子暢談理想時,弟子曾皙發表自己的意見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像許多帶有信仰性質的風俗一樣,踏青在時光隧道中流傳發展的過程中悄悄地發生了變異,踏青最初的嚴肅色彩逐漸消褪,遊樂逐漸濃重,最終成為一個娛樂節日。

沉浸在如畫風景中的山西人,可以玩得忘了時間,忘了歸途,卻忘不了剛剛吐出嫩芽的新柳,人們都要戴柳(折柳枝盤成圈戴在頭上)或者射柳(用箭射懸在柳樹下的葫蘆),將蒸好的寒燕插在柳枝上,有民諺道:“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成狗。”

柳之所以在清明風俗圖中如此搶眼,與清明禁火密切相關,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人口、後代之意(中國人稱沒後代為斷了煙火),因此清明寒食禁火時,要象徵性舉火,以免後代、人口在禁火中被禁掉了。如何象徵性舉火呢?中國神話傳說中講太陽中有三足鳥,可從太陽中取火;鳥常棲息樹上,可將取到的火傳到樹上。而清明時柳樹正在吐綠,是鳥最愛棲息的地方,故而清明寒食要戴柳或插柳———象徵性舉火。

風俗圖中的主角其實未必知道柳與火的糾結,他們只是被風俗的力量推動著進行相關民俗事項,晉南一帶盛行清明門上插柳條或松枝柏葉、身上佩麥葉,晉北地區多插柳枝,晉東南地區則在頭上插柳枝柏葉,婦女還要將描金綵勝(首飾)貼在兩鬢……

三晉清明圖

此外,清明期間,太陽落山之前必須停止一切戶外活動,忌使針,忌洗衣服,婦女忌行路,呂梁文水一帶出閣的閨女忌回孃家。傍晚前,要在大門前撒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防止鬼魂進宅。

哀與樂並存,敬與畏同在,是清明風俗的最大特點,清明本身的紛繁複雜由此可見一斑。

一幅清明風俗圖,道不盡山西文明的悠深綿長,訴不完三晉土地的情厚義重,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這裡的人們堅韌豁達的生命觀、生活觀,更是畫盡語難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