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楊六郎究竟有多厲害?

熊掌大人


【趣談歷史】歷史上的“楊六郎”楊延昭雖然沒有小說演義中那麼厲害,但也讓契丹人非常敬佩。不過,楊延昭雖然被稱為“楊六郎”,可他不是楊業的第六子,而是長子。

網絡配圖

傳說中楊家將號稱“七郎八虎”——楊業的七個兒子,外加一個義子。另外,佘太君、穆桂英、楊排風等一眾楊門女將也各個巾幗不讓鬚眉。歷史上的楊業確實有七個兒子,但並非傳說中的各個驍勇善戰、馬革裹屍,那些楊門女將也都是小說演義裡的虛構人物。當年雍熙北伐,只有長子楊延昭和第二子楊延玉跟從楊業戰死沙場,其餘五人都籍籍無名。

網絡配圖

楊延昭從小就喜歡玩排兵佈陣的遊戲,父親楊業誇讚他:“這小子像我!”因此楊業每次出征,都帶上楊延昭去實戰歷練。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伐,楊業又帶上了長子楊延昭和次子楊延玉。在那場慘烈的戰鬥中,楊業重傷被俘,絕食而死;楊延玉與眾將士也奮戰殉國;二十九歲的楊延昭浴血奮戰,被流矢穿透肩膀,好在僥倖逃生。

國土難收,殺父之仇,喪弟之痛,以及家中年幼的弟弟們……這些重擔全都落在了不到而立之年的楊延昭身上。子承父業,楊延昭傷好之後,重新擔負起河北延邊的抗遼重任。

網絡配圖

鹹平二年(999年)冬,遼軍騷擾邊疆,接連多日急攻防禦力量非常薄弱的遂城。遼軍本以為這個小城唾手可得,卻偏偏遇見了楊延昭坐鎮遂城。楊延昭召集城中所有壯丁登上城牆,全民皆兵,人人手持兵器、農具防守。但是區區一些民兵,根本抵抗不了遼軍的激烈攻勢,楊延昭多次派人向手握重兵駐紮在中山的傅潛求援,均被拒絕。傅潛怯懦膽小,置多個被遼軍圍攻的城鎮於不顧,楊延昭所在的遂城也儼然成了他眼中的棄子。

當時正值隆冬,滴水成冰,士兵百姓們又累又困,在城牆上凍得瑟瑟發抖,卻絲毫不敢休息。眼看遂城不保,而遂城一旦失守,遼軍將會大舉進攻宋朝北方領土。緊要關頭,楊延昭靈機一動,趁業下令所有軍民從城牆上向下潑水。第二天,遼軍又來攻城,卻發現本已千瘡百孔的遂城竟然變成了一座堅實光滑的冰封長城,雲梯根本無法搭在城牆上,砲石打在城牆上最多也就留下一個白點。時間拖得越久,遼軍損耗越大,最終遼軍無奈撤圍。

網絡配圖

楊延昭在極其危險的困境下保住了遂城,大名威震邊庭,人們形象地稱他守衛的遂城為“鐵遂城”,“楊六郎”之名傳得更加響亮。

你一定很好奇,楊延昭明明是楊業的長子,為啥會被人們稱為“楊六郎”,而且小說演義裡他也被說成了第六子,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楊延昭這個大名鼎鼎的外號“楊六郎”,來自於契丹。契丹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是他們的剋星,而楊延昭英勇無比,令遼軍聞風喪膽,因此契丹人傳說他是六郎星宿下凡,稱他為“楊六郎”。於是,在小說演義和影視劇裡,楊延昭就從長子變成了第六子。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文藏


歷史上的楊六郎不厲害。

演義中的楊六郎在歷史中只楊延昭。

楊延昭,本名楊延朗,後改為楊延昭。雍熙北伐時就跟著楊業一起出徵,作戰很勇猛,算得上不負楊家將的名聲。北伐失敗後,楊業也死了,楊延昭繼續活躍在抗遼前線。在楊延昭抗遼期間,表現出色,稱得上是優秀的邊關守將,但是其對於歷史進程、國家軍事戰略等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因此稱不上“多厲害”的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