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了解嗎?

在推進一流本科人才培養的整體部署下,做好招生宣傳工作、吸引優秀學子報考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優秀生源基地建設促進了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的緊密連接,有助於為彼此的發展和人才培養髮揮出更大的作用。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4月24日-25日,雲南大學本科招生辦李晨、藝術與設計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教授、藝術與設計學院陳教授一行赴無錫,對江蘇省無錫市各優秀中學進行了走訪,並舉行了“雲南大學優秀生源基地”簽約掛牌儀式。

無錫已有四所高中榮膺“雲南大學優秀生源基地”稱號

快來看看你的母校入榜了嗎?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它們分別是:

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

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

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

一、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坐落在吳文化的發祥地--有著3200餘年文明史的"江南第一古鎮"梅村鎮,同馳名中外的泰伯廟毗鄰。學校創辦於1913年春,是一所有著悠久辦學歷史、深厚文化積澱、達到省標的國家級示範高中。1960年被定為江蘇省重點中學。1991年被確認為江蘇省合格重點中學,2000年被確認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2000年4月成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實驗學校。2005年成為江南大學附屬中學。

在辦學理念上,以“至賢”為校訓,以教書育人為根本,持續注入學校發展動力。

一百年的奮力圖騰,一百年的教育強國夢,梅中為祖國培育出眾多出類拔萃的人才,被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譽為“共和國優秀人才的搖籃”。學校更屢屢受到江蘇省人民政府嘉獎,被授予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實驗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江蘇省計算機多媒體實驗基地、江蘇省普通高中技術教育與STEM體驗課程基地、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4月25日授牌儀式上,朱校長著重從百年曆史和校風學風兩個方面介紹了梅村中學的品格和育人格局,並圍繞學校師資力量、科研發展水平、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人才培養等方面介紹學校的育人特色。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雙一流”名校生源基地修煉記】

——泰伯故里,至德高風薪火綿延;百年名校,至賢相承博厚悠遠

泰伯廟是梅村高中早期校園的一部分,所以梅中是從泰伯廟裡“長”出來的。古人建造泰伯廟,是為了紀念3200多年前周太王長子泰伯三讓王位、斷髮文身、開化江南、創建勾吳古國的歷史功績。泰伯“至德”的古訓深深地烙印在梅中以“至賢”為校訓的辦學理念中。以吳文化為根基,以泰伯至德精神為底蘊,不斷完善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

至賢是辦學的一種理念、一種追求、一種境界、一種品位,以至賢為校訓,就是對學校全面發展的最高考量。梅中深刻地認識到,一所學校如果要與時俱進、持續發展,就必須走優質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從學生髮展、師資品質、課程水平、教育質量、品牌形象等五個方面彰顯學校的辦學品位。

長期以來,梅中以“至賢”為校訓,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從主張引領、制度建設、課程建設、系統構建、活動促進、文化趨同等六個方面,切實推動學校優質化、特色化發展。為此,學校把這六個方面融入到學校精神“敏毅誠樸,至賢至德”之中,成為學校“底色”,化為全體教職工的共同追求,變成支撐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底氣”。從這個意義上講,梅中的優質特色發展歸根結蒂就是學校發展、學生髮展、教師發展,以三個方面全面發展為載體的優質特色發展,就是三位一體的發展。

歷史在不斷向前,梅中已經迎來了下一個一百年的發展新紀元,學校制訂了優質特色高中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即以“珍愛生命,終身體育;學習方式轉型,評價方式轉變;至德文化浸潤,重在實踐體悟”為三大主線的行動指南。分層推進省基礎教育首批“e學習”試驗學校和技術教育課程基地建設,積極開展各學科在“e學習”平臺上有效訓練策略與方式、評價機制的研究和實踐,建構以課程促進學生個性特長優化發展的新路徑,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深化體育特色培植,建構“陽光體育”新模式,打造棒球人才培養高地,走“珍愛生命,終身體育”的優質特色發展之路。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蘇省太湖高級中學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是省首批四星級普通高中,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學校校園環境優美,共佔地250畝,綠化率超過38%。藝術教育中心、圖書科技中心、實驗樓、體育館等教學設施設備齊全;教育區、運動區、生活區等佈局合理。學校現有學生2600餘名,班級60多個,教職工340餘人,其中省特級教師、市區名師、學科帶頭人等骨幹教師佔33.5%。近年來,有10%的教師在省、市級評優課中獲得一等獎,形成了一支業務素質強、思想品德高的師資隊伍。

近年來,學校辦學實績突出,先後獲得了全國綠色學校、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普通高中藝術教育課程基地等20多項省級以上榮譽。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4月24日江蘇省太湖高級中學與雲南大學以共同選拔和培養優秀人才為目標,舉行優質生源基地建設簽約儀式。太湖高中校長惠明,副校長王星等參加此次簽約儀式。

惠校長簡要介紹了學校辦學特色、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情況。

他表示,希望以“優質生源基地”的建立為起點,雙方開展深度的交流與合作。依託雲南大學的強大資源優勢,加快學校內涵發展,完善育人目標,加速優秀人才培養。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雙一流”名校生源基地修煉記】

敢創是一種精神;善創是一種能力;再創是一種品質

一、“讓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的辦學理念

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學校精神是一所優質高中的靈魂。

二、以質量立校、內涵發展為核心

在辦學策略上,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質量立校、內涵發展為核心,全力打造“小班教育、藝術教育、出國預備教育”三大品牌。開發多元校本課程,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學校管理上,堅持“精細加人文”,強調管理“始於人心,終於人心”,實現管理與服務,管理與師生髮展的和諧統一。在隊伍建設上,堅持“學校的發展首先是教師的發展,教師的發展首先應該是校長的引領發展”,加強校本研修,注重學習研究,整體提高綜合素養,實現學校、教師、學生的高位和諧發展。

三、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素質教育

省太高始終以科學的方式追求教學質量的高位均衡,把促進學生的眼前發展和終身發展統一起來,在質量中心和生本理念的指導下,落實教學常規,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開發校本課程,創新評價體系,夯實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拓展學生學習、發展的空間。

四、開拓創新,打造特色教育

一所沒有特色的學校,必將是一所沒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學校。省太高以藝術班為抓手,打造藝術教育品牌;以創辦出國留學班為契機,積極探索教育國際化途徑。通過近幾年的探索、創新和發展,目前,藝術教育、出國預備教育已逐步成為學校的兩大特色,並得到教育行政部門和 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省太高藝術特色教育,始於上世紀 90 年代初,從藝術興趣小組開始,由興趣小組到特色班,經歷了近20 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現有藝術班 10 個,是江蘇省辦得最早、規模最大的藝術特色學校,近幾年招生呈供不應求的趨勢;每年高考本二進線率穩定在 90% 以上,而且有 40% 的學生被全國排名前十名的頂級藝術院校錄取。

目標、人文、認同、敢創是省太湖高中發展和成功的高度概括,太高人堅信,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就不會有特色,更不會有品牌。創新是太高人的品質,也是這所學校的品質,更是這所學校內涵深刻的文化。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三、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於2000年由市中山高中和市三中兩所歷史悠久的老校合併組建。其中中山高中的校址所在地曾是近代無錫教育淵藪之地“孔廟學宮”,辛亥革命始改辦新學。三中的前身是無錫歷史上第一所私立完全中學——“私立無錫中學”,創建於1920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高陽先生“毀家興學,造福鄉梓”,變賣全部家產籌資興辦,並由著名國學大師唐文治先生出任校長,“掌校十年,義不受薪”。

近百年來,學校桃李芬芳,人才輩出,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傑出人物,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蔣樹聲,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張懷西,國務院原秘書長華建敏,中科院院士薛禹群、張大煜,工程院院士張滌生、江紹基、秦伯益、邱貴興,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慎之,解放軍少將華鍾亮、程坤源,原信息產業部長王旭東,原電力部長史大楨,原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李文海,原中國紡織大學校長錢寶鈞,以及數以百計的專家、教授和行業翹楚。

學校秉承“誠、弘、勤、毅”的校訓,確立了“讓三高中走在改革發展的最前面”的辦學目標,踐行“高尚追求、高度自覺、高位運行”的辦學策略,發揚“積極進取、勇於超越”的辦學精神,堅持“每個學生都重要”的辦學立場,努力實現學生的茁壯成長和卓越呈現。

學校素以校風純正、治學嚴謹、質量上乘而享譽社會,2001年5月建成省重點中學,2006年7月晉升省四星級高中,先後成為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心理教育實驗學校、江蘇省紅十字示範學校、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江蘇省平安校園、無錫市文明單位、市直屬學校“辦學績效突出”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等。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4月25日雲南大學——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優質生源基地”簽約授牌儀式在學校會議室隆重舉行。無錫市第三高級中學校長王曉剛等出席了簽約儀式。

王曉剛指出,三高中和雲南大學都是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老校名校,都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傑出人才。在新時代,兩所學校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雙一流”名校生源基地修煉記】

——高尚追求 高度自覺 高位運行

學校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抓手,激勵學生樂學致知、敦品勵行,培育學生陽光人格,全力打造陽光校園。熱愛運動,是學校送給同學們一生的禮物。校園體育聯賽受到同學們熱烈歡迎,高一、高二年級為男、女生足球、籃球聯賽,高三年級為男、女生籃球聯賽。每週一輪比賽。對各聯賽前三名頒發獎盃和獎牌,對最佳球員、最佳陣容頒發榮譽證書和水晶獎盃。三高中被教育部批准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學校注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形成系列化、科學化的高中生社會實踐方案及制度,分年級、分時機有序推進。藉助“文治大講堂”等平臺深入開展文化塑身工程,使同學們在校內感受到高層次的文化薰陶,見賢思齊,提升素養。通過繽紛多彩的藝術節、讀書節、運動節和日漸豐富的社團活動,著力打造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氣質和陽光活潑的良好形象,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關心學生生活成長和飲食健康,為住宿學生提供公寓樓五幢,每4人一間,有空調、獨立衛生間和淋浴房,每人有獨立的書桌和櫥櫃。學校改革食堂管理體制,實行食堂協作競爭的管理模式。服務上乘,環境舒適,價格合理,每餐提供十多個品種的菜餚供選擇。

學校駛入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軌道,成為區域內引領基礎教育發展的示範性學校。全體師生將繼續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推動學校向著更高層次堅定執著地邁進。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四、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創辦於1918年秋,是無錫地區最早實施新式教育的完全中學。1980年被評為江蘇省重點中學;1998年通過國家級示範高中驗收;2004年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2009年從沁園新村整體搬遷至蠡湖之濱,南鄰會友路,北依隱秀路,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新校園佔地面積158畝。

近年來,在全體輔仁人的齊心努力下,學校先後獲得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用戶滿意服務明星單位、江蘇省模範職工之家、江蘇省中小學基層黨建先進集體、江蘇省平安校園、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示範學校、無錫市辦學績效突出單位等40多項省市級榮譽。

輔仁辦學之初就確定了“明道進德”的校訓,以“設課精良,延聘名師,嚴格管理”的辦學特色飲譽錫城。近百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其傑出代表有著名學者錢鍾書、許倬雲等,以及包括原北大校長許智宏在內的十二名兩院院士等。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4月24日授牌儀式上,張教授介紹了雲南大學的基本情況,重點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態勢、優勢學科、品牌專業、重點專業、特色專業等建設情況,以及學校學生的就業去向、考研情況等,同時將學校今年的招生政策和章程作了簡單說明和分析。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張軍校長介紹學校近年來的辦學目標、育人理念和取得的成績。雙方都表示期望在學生髮展和成長方面多開展互動活動,在中學教學與大學教學有機銜接、中學學習與大學學習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聯合做些研究和討論。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誰說就只知道天一中學?無錫這些響噹噹的中學你瞭解嗎?

【“雙一流”名校生源基地修煉記】

——明道進德,輔仁情懷;薪火相傳,作育英才

在江南人的心目中,輔仁中學是一所人才輩出的名校,學界泰斗錢鍾書先生、宇航學家唐鑫源先生等國際著名人士都曾就讀於該校,輔仁高級中學英才輩出,碩果累累,靠的是輔仁精神——關注學生個體生命發展的教育精神,為學與做人一致的人格精神,融通中西與融通文理的創新精神。明道進德,弘揚輔仁光榮傳統;繼往開來,再鑄輔仁新的輝煌。

學校現擁有七名江蘇省特級教師,兩名無錫市名教師,十名無錫市學科帶頭人,十五名市教學能手以及市教學新秀七名。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超過50%,進修研究生課程的教師有20餘名。一個高素質的充滿活力的師資群體,不斷地開創著學校發展的新局面。老師們愛校愛生,精心執教,每年都為高校輸送大批優秀學子。近幾年該校本科錄取的比例穩定在二本以上85%,三本基本100%。

輔仁高中百年華誕慶典上,張軍校長的一篇致辭,濃縮了輔仁百年辦學歷史,詮釋了輔仁辦學過程中愛國、報國的特質,輔仁始終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秉承“明道進德”的校訓,不忘初心,胸懷家國,砥礪前行。這篇致辭既有對百年閃光歷程的驕傲,又有對今日輔仁辦學風貌的自豪,深情表達了輔仁人親歷輔仁百年華誕的由衷喜悅。

(全文如下)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校友們、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對每一位輔仁師生,都是一個值得記憶的日子。在這辭舊迎新、繼往開來的新春佳節,我們帶著對學校一個世紀滋育桃李的感慨自豪,懷著對辦學先賢前輩的感恩景仰,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輔仁高中百年華誕!一起分享成長的喜悅和收穫的幸福!在此,請允許我代表輔仁高中,向各個時期為學校竭誠奉獻的教職員工、為母校增光添彩的廣大校友、以及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上級部門、各位領導和各界朋友,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謝!

  世紀回望,歲月風華。建校10週年時,蔡其標先生有言:“錫邑之有私立中學,自輔仁始”。整整一個世紀之前的1918年,為回應家鄉民眾對新式中學教育的殷殷期盼,由上海聖約翰大學無錫同學會發起並籌資,在書院弄劉撫院第創辦了私立無錫輔仁中學,唐紀雲先生擔任校董部部長,慕高文先生擔任首任校長,錫城新式中學教育的歷史就此開啟。創校之時,採朱恩沐先生之建議,取“輔仁”為校名,立“明道進德”為校訓。校名本於《論語》:“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校訓出自宋代朱熹對“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註解:“講學以會友,則道益明;取善以輔仁,則德日進”。時任上海聖約翰大學校長卜舫濟先生在1918年輔仁開校典禮上勉贈學校英文校訓:“Live to learn,Learn to live”,意為:“因生而學,因學而生”。 國學大師錢基博先生在1923年輔仁中學第二屆畢業禮上演講時說:“獨念貴校以輔仁二字命名,所以表見貴校教學之目的,在造就君子。”從此,歷史的瞬間定格為永恆,中西文化在輔仁融匯,鐫刻下思想與行動並進的諄諄教誨,並傳遞百年;從此,蓄積人文之底蘊、濡染仁愛之心性、求索卓越之可能、創造社會之文明的“明道進德”精神,成為輔仁辦學之靈魂、行動之司南。百年來,學校三易其址四更其名,卻不改其志,“明道進德”的校訓代代秉承,歷久彌新。

  十秩春秋,振鐸傳薪。無論是在救國圖存的艱難歲月,還是在百業待興的建設年代,在創新圖強的改革大潮裡,直至今天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嶄新徵程中,輔仁始終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奮進在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歷史洪流中,以不渝之志深耕錫城教育,以赤誠之心培育桃李萬千,惠澤桑梓、奉獻社稷的同時,繪就了百年輔仁的壯美圖景。從輔仁校園裡,走出了著名學者錢鍾書、中國油脂化工奠基人顧毓珍、音樂家楊蔭瀏、太空衣之父唐鑫源、經濟學家薛葆鼎、著名史學家許倬雲、著名學者金開誠、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的王忍之、李國光等;走出了錢鍾韓、裘維藩、王序、顧夏聲、季國標、秦伯益、秦國剛、陳丙珍、蓋鈞鎰、過增元、許智宏、許健民等12位兩院院士;走出了陳路、翟志強、吳嘉煒、孫尚武、張宇蔚等一批優秀青年科學家和業界精英;更走出了數以萬計高素質的國家和社會的建設者。可謂是:化育英才萬千,輝映輔仁百年!

  弦誦百年,志潔行芳。往昔的記憶裡,沉澱著厚重的歷史,定格的影像中,凝固著歲月的光輝,跋涉的足印上,鐫刻著收穫的喜悅。從昔日書院弄裡租用的私人房舍,到如今環境優美、設施齊備的文化校園;從創校之初的13名教職員、96名學生,到目前203名教職工、2000名學生;從一所私立中學到江蘇省重點中學、首批國家級示範高中、首批省四星級高中,輔仁,在錫城百年的滄桑鉅變中一路前行,一路芬芳,至今日滿目蔥蘢。飲水思源,我們要永遠銘記聖約翰大學無錫校友會為家鄉創辦輔仁的功德,特別是唐紀雲、楊四箴、李石安、許松泉、吳日永、施和伯六位主要創始人。此時此刻,我們特別懷念慕高文、戴爾、楊四箴、李康復、姚樹人、楊宗照等已故的在各個時期帶領學校不斷向前發展的歷任校領導;此時此刻,我們特別懷念錢鍾夏、錢永之、李永燦、沈制平、裘維琳、龔錫泉、阮扶九、周永菊等已故的為輔仁學子傳道授業、垂範引路的前輩先賢;此時此刻,我們特別感謝顧榮鑫、周建平、高國強、陳江輝、鈕偉國等在改革開放恢復高考以來為提升教育質量、打造輔仁品牌殫精竭慮、無私奉獻的歷任校領導;我們特別感謝一大批德業雙馨、潛心育人、多年傾情耕耘輔仁教育的退休老教師。作為後來者,我們對他們懷著由衷的敬意和深深的感恩;作為接力者,我們擔當著繼往開來、傳承拓新的重任!

  世紀長路,關山初越。一百年,一顆樹早已根深葉茂,一所學校還依然年輕。站在輔仁百年辦學的歷史節點上,與喜悅自豪同時在我們心中升起的是責任和使命。96年前朱恩沐先生的話依然振聾發聵:“始則為學校之切磋,繼則為社會之綢繆,終則為國家之規劃,諸生勉乎哉!”承載著先賢前輩的寄望,朝著夢想指引的方向,我們有腳踏實地的優良傳統,我們有仰望星空的高遠追求。建設品質高中,奉獻卓越教育,造就社會棟樑,我們責無旁貸!

  如同古老的梁溪不捨晝夜奔流向前,輔仁教育在一個世紀的光陰流轉和春華秋實中薪火傳承,生生不息。而古老的梁溪終將匯入浩瀚的海洋,輔仁教育這束浪花只有匯入無錫教育改革發展的大潮、融入辦人民滿意學校的光榮事業,才能獲取不竭的生命活力,並彰顯其獨特的價值和魅力;輔仁高中只有胸懷國家社稷,將學校的夢想深深地植根於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之中,才能不負先賢,有為當下,無愧後人。

  觀歷史,世事滄桑,百年興替;看輔仁,先賢后昆,青藍相繼。書院弄裡,高山流水,傳誦世紀教育清音;將軍橋頭,教澤綿長,厚植杏壇人文底蘊;沁園新村,書生意氣,承繼輔仁辦學風骨;蠡湖之濱,務本拓新,續寫立德樹人華章。在追尋教育理想的道路上,我們歷風雨而不渝節,隔雲泥而不改志!

  明道進德百年秉承,仁愛謹嚴一生持守。祝福輔仁!祝輔仁青春永駐!前程遠大!祝各位領導、來賓、各屆校友、老師們萬事順意、幸福安康!祝同學們身心健康、學業有成!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