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十一),建議收藏!

第八章:

班級與班集體建設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十一),建議收藏!

一、班級的概念

班級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是學校進行教育和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學習、生活、發展的直接環境,同時也是學生實現社會化發展的重要場所。

班級是人類歷史不斷髮展的產物。最早使用“班級”一詞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班級對於學生的成長有三方面的作用:(1)有利於促進學生相互學習與共同成長;(2)有利於學生社會化與個性化發展;(3)有利於學生提升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

二、班集體的形成與發展

(一)班級與班集體的區別

班集體是按照班級授課制的培養目標和教育規範組織起來的,由具有明確的奮鬥目標、堅強的領導核心及良好紀律和輿論的班級學生所組成的活動共同體。

班集體與班級一字之差,卻具有不同的意義。簡單來說,班集體不是學生的簡單集合,是不會自發’形成的。班集體是班級群體的高級形式,班集體的形成需要全班學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學科教師的共同努力。

(二)班集體的發展階段

一般來說,新的班集體從其初建到成熟,是一個連續的動態的過程,需要依次經過三個動態發展的階段。

1.初建期的鬆散群體階段

這一時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的時期,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經受考驗的關鍵期。

2.形成期的合作群體階段

形成期是班主任培養班級骨幹的重要時期。

3.成熟期的集體階段

班主任已開始成為班級領導者,主要任務在於根據學校教育計劃,加強班集體的特色化建設,同時根據對每位學生的充分了解,為學生提出發展規劃建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班集體的基本特徵

一個成熟的班集體,一般具備以下基本特徵:

1.共同的奮鬥目標和為實現這一目標而組成的共同活動

共同的奮鬥目標是班集體發展的方向和動力,是班集體形成的基礎條件。

2.健全的組織機構和堅強的領導核心

團結有力的班幹部是組織實施班級活動的重要保證力量。

3.嚴格的組織紀律和健全的規章制度

健全的集體還受到相應的規章制度的約束,並把取得集體成員認同的、為大家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作為完成共同任務和實現共同目標的保證。

4.健康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集體輿論是集體中形成的為大多數成員贊同的意見和思維取向。健康的輿論是影響學生髮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感染與薰陶的方式,使學生明辨是非、美醜與善惡,對集體成員具有約束力。

班風是班級中多數成員所表現出的共同思想和行為傾向,包含情緒狀態、言行習慣、道德面貌等,它是經過一定時間的相互影響而逐漸形成的,是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標誌。

5.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

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一定會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也會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審美情趣,必然也有不同的人生目標與理想追求。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十一),建議收藏!

三、班集體的建設策略

(一)全面瞭解和研究學生

全面瞭解和研究學生是培養良好班集體的先決條件,常用的方法有研究書面材料、觀察、談話、調查等。瞭解研究學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學生個體來說,主要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生活環境,個人經歷,身體素質,學習情況,個人興趣,社會交往及思想品德等。對學生群體來說,主要了解研究群體的共性特點,如班級成員當前的思想狀況、學習動態和發展趨向,非正式群體的形成情況以及班級成員間的人際關係等。

(二)確定班集體的奮鬥目標

集體奮鬥目標是指集體成員在一定時期,一定階段實現的任務和要求。它是集體形成和發展的動力。確立班集體的奮鬥目標,第一,要把握目標的方向性,即每次活動的目的任務要符合黨的教育方針,符合社會的要求。第二,要把握目標的激勵作用,即符合集體和每個成員的內在需要。

確立集體奮鬥目標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具體化目標法。即把學校總的教育目標具體化為班集體的目標,再根據集體中每個成員的不同情況提出具體要求。第二,系列化目標法。即把班集體奮鬥目標分為近期、中期、遠期等系列,結合班級特點和具體任務分步驟實現。第三,針對性目標法。即針對班集體存在的問題而提出活動要求。

(三)建立班集體的領導核心

堅強的集體領導核心是建立和形成良好班集體的基礎和條件。

(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鞏固與發展班集體的重要手段,是班集體凝聚力的粘合劑。

有效的課堂管理

一、課堂管理概述

課堂管理是指教師為有效利用時間、創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設性的學習環境以及減少問題行為而採取的組織教學、設計學習環境、處理課堂行為的一系列活動與措施。

  (一)課堂結構

課堂結構即課堂教學結構,可以從縱橫兩個維度來認識,從橫向上看,主要包括課堂教學目標、教學主體(教師與學生)、教學中介(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關係;從縱向上看,則包括課堂教學計劃之不同環節的活動內容與形式組織以及時間劃配。對於具體一節課的結構把握如何,可以從四個指標來衡量:即量(質量和數量)、序(程序或安排)、度(教學要求的程度、速度、強度)、勢(教學情境),它們共同直接地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影響課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1.背景情況:這是影響課堂管理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課堂文化和課堂設計的狀況,以及既有的師生關係。

2.教學目標:這是關於課堂教學與管理的總方向的決定因素,集體目標必須與學生個體目標間達成協調與融洽。

3.課堂規模:課堂規模主要是指學生的人數多少,它直接影響課堂管理行為的有效性。規模越大,對教師要求就越高,對學生的自我約束要求越高,課堂規則越需正式。相反,規模越小,越便於教師有效調控。

4.凝聚力:是對課堂管理行為的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常表現為成員集聚在一起的願望和高度的承諾,同時尊重和鼓勵行為與思想上的個別差異存在。它也是班級中和諧關係、良好班風的反映。

5.課堂規範:是被課堂中所有人所接受和期待的行為準則和模式,能使人的行為簡易化和易於預測,避免尷尬的人際關係,便於教師控制指導學生的課堂行為。

6.教師領導:指教師作為課堂領導者對課堂的全面影響,包括對課堂進程與發展的影響力,以及對學生的思想與感情發展的影響,含正式影響與非正式影響。

(三)課堂管理的原則

1.讓全班學生迅速靜下心來學習。

2.堅持要求全班學生予以充分的配合。

3.對教室內發生的一切保持警覺。

4,有清晰明確的對策應付緊急情況。

5.教師對同學的注意力要一視同仁。

6.不要將學生之間作比較。

7.遵守諾言,付諸行動。

8.確保學生有充足的實踐活動。

9.儘量把課堂常規事務全權交給學生。

10.順利結束課程。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十一),建議收藏!

二、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

(一)課堂氣氛及其類型

課堂氣氛作為教學過程的軟情境,通常是指課堂裡某些佔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我國學者將課堂氣氛劃分為積極的、消極的和對抗的三種類型。

1.積極的課堂氣氛

積極的課堂氣氛是恬靜與活躍、熱烈與深沉、寬鬆與嚴格的有機統一。也就是說,課堂紀律良好,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活躍,師生雙方都有飽滿的熱情,課堂發言踴躍。在熱烈的課堂氣氛下,學生保持冷靜的頭腦,注意聽取同學的發言,並緊張而又深刻地思考。師生關係融洽,配合默契,課堂氣氛寬鬆而不渙散,嚴謹而不緊張。

2.消極的課堂氣氛

消極的課堂氣氛常常以學生的緊張拘謹、心不在焉、反應遲鈍為基本特徵。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情緒壓抑、無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小動作多,有的甚至打瞌睡。對教師的要求,學生一般採取應付態度,很少主動發言。有時,學生害怕上課,或提心吊膽地上課。

3.對抗的課堂氣氛

對抗的課堂氣氛實質上是一種失控的課堂氣氛。教師失去了對課堂的駕馭和控制能力,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各行其是,教師因此有時不得不停止講課而維持秩序。

  (二)課堂氣氛的影響因素

影響課堂氣氛的因素有很多種,其中的主要因素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和課堂物理環境因素。

1.教師的因素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領導方式、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以及教師的情緒狀態便成為影響課堂氣氛的主要因素。

教師的領導方式是教師用來行使權力與發揮其領導作用的行為方式。勒溫曾在1939年將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集權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種類型。這三種不同的領導方式會使學生產生不同的行為反應,從而形成不同的課堂氣氛,其中民主型的課堂氣氛最佳。

教師期望通過四種途徑影響課堂氣氛:

一是接受。教師通過接受學生意見的程度,為不同學生創造不同的社會情緒氣氛。

二是反饋。教師通過輸入信息的數量、交往頻率、目光注視、讚揚和批評等向不同期望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反饋。

三是輸入。教師向不同期望的學生提供難度不同、數量不等的學習材料,對問題作出程度不同的說明、解釋、提醒或暗示。

四是輸出。教師是否允許學生提問和回答問題,聽取學生回答問題的耐心程度等等,都會對課堂氣氛產生不同的影響。

教師的積極情緒狀態往往會投射到學生身上,使教師與學生的意圖、觀點和情感連結起來,從而在、師生間產生共鳴性的情感反應,有利於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2.學生的因素

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課堂氣氛是師生共同營造的,因此,學生因素對課堂氣氛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學生對集體目標的認同是良好課堂氣氛形成的必要前提。其次,學生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學習習慣,有利於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此外,課堂中的集體輿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關係,都會影響課堂氣氛。

3.課堂物理環境因素

課堂物理環境主要是指教學時間和空間因素構成的特定的教學環境,包括教學的時間安排、班級規模、教室內的設備、光線、座位編排等。能讓大多數人覺得舒適的課堂物理環境,有利於良好課堂氣氛的形成和維持。

  (三)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策略

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不僅需要教師能夠有效調控和機智應對影響課堂氣氛形成的因素,還需要教師掌握基本的營造策略,二者缺一不可。

1.準確地鑑定、分析課堂氣氛是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瞭解課堂氣氛的狀況,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

2.時刻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感染學生。教學活動不僅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是師生雙方情感和理智的動態交往的過程。

3.樹立典型,利用榜樣示範積極引導學生。教師根據對班級學生的瞭解,在學生中選擇具有說服力的優秀典型,通過榜樣示範的作用使其他學生明確應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應追求的發展目標。

4.妥善處理矛盾衝突,建立良好的師生、生生關係。師生關係融洽、生生關係友善是課堂氣氛的基礎與反映。當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發生分歧或者矛盾時,教師需要正視並及時有效地處理,尤其是在師生之間發生衝突時,教師應高姿態,主動承擔責任,給學生做出好的榜樣。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十一),建議收藏!

三、課堂紀律與課堂問題行為

(一)課堂紀律及其維持策略

1.課堂紀律的含義、

為了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協調學生的行為,以求課堂目標的最終實現,必然要求學生共同遵守課堂行為規範,從而形成課堂紀律。課堂紀律是對學生課堂行為所施加的準則與控制。

良好的課堂紀律是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條件。課堂紀律具有約束性、標準性和自律性三大特徵。

2.課堂紀律的類型

根據課堂紀律形成的途徑,可以將課堂紀律分成以下四種類型:

(1)教師促成的紀律

所謂教師促成的紀律,主要指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形成的班級行為規範。這類紀律在不同年齡階段所發揮的作用有所不同,年齡越小,學生對教師的依賴越強,教師促成的紀律所發揮的作用也越大。

(2)集體促成的紀律

集體促成的紀律主要是指在集體輿論和集體壓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體行為規範。集體促成的紀律主要有兩類:一是正規群體促成的紀律,如班集體的紀律、少先隊的紀律等;二是非正規群體促成的紀律,如學生間的友伴群體的紀律等。教師應著重對非正規群體加以引導,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並使之融合到正規群體中來,使每個學生都認同班集體的行為規範。

(3)任務促成的紀律

任務促成的紀律,主要指某一具體任務對學生行為提出的具體要求。這類紀律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

任務促成的紀律是以個人對活動任務的充分理解為前提的,學生對任務的意義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覺遵守任務的紀律要求。教師要很好的運用學習任務來引導學生,加深學生對任務的理解,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課堂紀律問題,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4)自我促成的紀律

簡單說就是自律,是在個體自覺努力下外部紀律內化而成的個體內部約束力。自我促成的紀律是課堂紀律管理的最終目的。

當學生能夠自律並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和集體的行為標準時,便意味著他能夠為新的更好的集體標準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標誌著學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

3.課堂紀律的影響因素

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是課堂的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的相對穩定的組合模式就是課堂結構。它包括課堂隋境結構與課堂教學結構,都對課堂紀律有著重要的影響。

(1)課堂情境結構

課堂情境結構主要是指課堂學習情境的安排上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①班級規模的控制

過大的班級規模限制了師生交往和學生參加課堂活動的機會,阻礙了課堂教學的個別化,因而有可能導致較多的紀律問題,從而間接影響學習成績。然而過小規模的班級又不經濟,所以中小學班級最好以25~40人為宜。

②課堂常規的建立

課堂常規,也就是教室常規,是每個學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課堂行為準則。從上課、發言、預習、複習、作業,到寫字姿勢、自修、教室整潔,課堂常規為學生提供了行為標準,具有約束和指導學生的作用。

③學生座位的分配

分配學生座位時,最值得教師關注的應該是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因此分配座位時,一方面要考慮課堂行為的有效控制,預防紀律問題的發生;另一方面要考慮促進學生間的正常交往,並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徵。

(2)課堂教學結構

課堂教學結構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導下為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對構成教學的諸因素在時間、空間方面所設計的比較穩定的、簡化的組合方式及其活動程序。課堂教學結構能使教師滿懷信心地按照教學計劃有條不紊地教學。而教師良好的心理狀態又會感染全班學生,從而增強他們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減少背離性,避免課堂秩序混亂。

課堂教學結構的安排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①教學時間的合理利用

課堂活動分為學業活動、非學業活動和非教學活動三種類型。通常情況下,用於學業活動的時間越多,學習成績便越好。因此,不應該使他們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等待教師幫助、上課做白日夢以及在課堂上嬉鬧等方面。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建立完善的課堂秩序,有效地將學生吸引到學業學習上來,使花費在維持紀律上的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

②課程表的編制

課程表是課堂教學有條不紊進行的保證。在編制中要注意:

第一,儘量將語文、數學、外語等核心課安排在學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第一二三節課,而將音樂、美術、體育、習字等技能課安排在下午。

第二,文科與理科、形象性與抽象性學科應交錯安排,避免學生產生疲勞和厭煩。

第三,新、老教師教平行班的時間間隔要不同.新教師間隔時間短,以保證第二班的教學效果更優;老教師間隔時間長,以避免簡單重複產生乏味感。

③教學過程的規劃

良好的教學設計是維持課堂紀律的又一重要條件。不少紀律問題是因為教學過程規劃不合理造成的。因此無論是教學目標的設立,還是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師都應認真對待。

4.維持課堂紀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課堂規則。課堂規則是課堂成員應遵循的課堂基本行為規範和要求。積極、有效的課堂規則有以下特點:第一,由教師和學生充分討論,共同制定;第二,儘量少而精,內容表達多以正面引導為主。

(2)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教師應做到:首先,增加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其次,保持緊湊的教學節奏,合理佈置學業任務;再次,處理好教學活動之間的過渡。

(3)做好課堂監控。教師應能及時預防或發現課堂中出現的一些紀律問題,並採取言語提示、目光接觸等方式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行為。

(4)培養學生的自律品質。促進學生形成和發展自律品質,是維持課堂紀律的最佳策略之一。教師應做到:首先,教師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加強課堂紀律的目的性教育;其次,引導學生對學習紀律持有正確、積極的態度,產生積極的紀律情感體驗,進行自我監控;最後,集體輿論和集體規範是促使學生自律品質形成和發展的有效手段,教師應對其加以有效利用。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十一),建議收藏!

(二)課堂問題行為及其應對

1.課堂問題行為的性質

課堂中學生的問題行為是指學生不能遵守公認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這樣的行為不僅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課堂紀律問題。

2.課堂問題行為的類型

中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課堂問題進行了分類。

奎伊等人在其研究的基礎上,把課堂問題行為分為人格型、行為型和情緒型。

人格型問題行為帶有神經質特徵,常常表現為退縮行為。

行為型問題行為主要具有對抗性、攻擊性或破壞性等特徵。

情緒型問題行為主要是由於學生過度焦慮、緊張和情緒多變而導致社會障礙的問題行為。

我國也有學者將課堂問題行為分為行為不足、行為過度和行為不適三種類型。

行為不足主要是指人們期望的行為很少發生和從不發生,如沉默寡畜等;行為過度主要是某一類行為發生太多,如經常侵犯他人;行為不適是指人們期望的行為在不適宜的情境下發生,但在適宜的情境下卻不發生,如上課時放聲大笑等。

3.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

(1)學生的因素

①適應不良

也叫個體人格的適應不良,是指個體不能很好地根據環境的要求改變自己,或個體不能積極作用於環境並改造環境,由此產生的各種情緒上的干擾。學校中常見學生人格適應不良的症狀是注意廣度低、多動、尋釁鬧事、學術志向水平低和人格的不成熟等。

②厭煩

教學內容不適合學生的程度和水平,太難或太容易,都會使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或興趣,感到索然無味;而教師教學方法過於單調或語言平淡,也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③挫折與緊張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出的學習和行為上的要求,不可能適合每個學生的情況,這就不可避免地會使有的學生面臨失敗或挫折的威脅。而挫折容易使學生緊張、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發洩、尋釁鬧事。也有的學生採取逃避的方式,表現出迴避批評、嘲笑及被人拋棄的不利情境的退縮性問題行為。

④尋求注意與地位

有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知道自己在學習方面不可能得到教師和其他同學的注意和認可,但他發現,教師為維持課堂教學秩序對問題行為比較注意,於是他就會故意出現某些問題行為,以引起教師或同學的注意,並獲得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

⑤過度活動

過度活動的學生,有的是由於情緒衝突,有的是由於腦功能失調,使他們對於刺激過於敏感或有過度反應的傾向,因而在課堂上對一些無關刺激也易作出反應從而造成問題行為。主要表現為注意力無法集中在課堂上,行為衝動,容易擾亂課堂秩序。對於由於生理原因造成問題行為的學生要熱情交往,幫助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衝動,而不要濫用藥物。

一般說來,男學生的問題行為比女生要多一些。

這既可能是由於男孩語言技能發展較慢,導致其社交學習較晚造成的;也可能是因為低年級中女教師多,而使男生出現了學習適應上的困難。

(2)教師的因素

①要求不當

有的教師要求過嚴,學生動輒得咎,造成師生矛盾和衝突逐漸尖銳化;有的教師則要求過低,只要學生不惹是生非,其他一概不管,這樣課堂紀律必然渙散。

②濫用懲罰手段

懲罰雖能迅速而有效地制止課堂問題行為,但若不分青紅皂白地懲罰,則會降低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使學生產生怨恨情緒,從而誘發攻擊性或退縮性問題行為。

③教師缺乏自我批評精神

當問題行為嚴重干擾課堂教學時,教師常對學生嚴厲懲處,而很少引咎自責,這更會加劇學生的不滿情緒,導致問題行為變本加厲。此外,教師教學內容與方法不當,營造過於強烈的競爭氛圍,也會引起不同的問題行為。

(3)環境因素

環境影響包括家庭、大眾媒體、課堂內部環境等方面的影響。

①家庭因素。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自制力差,極易衝動,容易產生對抗性逆反行為。父母不和、經常打鬧的家庭的孩子,在課堂上會表現出孤僻退縮、煩躁不安。有的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容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放蕩不羈,促使孩子產生問題行為。

②大眾媒體。現在正處於信息時代,大眾媒體在某些情況下也對學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一些暴力、色情等低級庸俗的內容激發學生去效仿,這些行為能延伸到課堂上。

③課堂內部環境。課堂內部環境,諸如課堂內的溫度、色彩、課堂氣氛、課堂座位的編排方式等都會對學生的課堂行為產生十分明顯的影響。

4.課堂問題行為的處置與矯正

(1)制訂適宜的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中的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必須要適合學生的程度和水平,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取得較滿意的成績或成就,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時,較好的學業成就也能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提高其在班集體和家庭中的地位,改善其人際關係,從而使其能更好地適應課堂環境。

(2)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的認知結構

教師在引進新知識、新內容時,要交代清楚它的來龍去脈,把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繫起來,也就是把新知識整合到學生頭腦中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使他們具備進行新的學習的知識結構基礎。

(3)給予精確而嚴格的指導

教師應給予學生清晰的指導,包括學生將做什麼、為什麼做、怎樣做、怎樣獲得幫助以及完成課堂作業後幹什麼、完成作業需要多少時間、不能按指定時間完成時該怎麼辦等,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足夠的信息。指導除言語方式外,還可以採用寫黑板字、放投影或用紙寫指導語等多種形式。

(4)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

良好的教學秩序會營造出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使教師與學生情緒平靜、思維活躍,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而要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首先就要建立合理的課堂結構,也就是良好的課堂情境結構和良好的課堂教學結構。

(5)行為矯正與心理輔導

對已經產生問題行為的學生,就要採取行為矯正和心理輔導的方法來處理。

行為矯正是強化學生的良好行為,排除不良行為的一種方法。這實際上是一種行為療法,具體步驟是:①確定需要矯正的問題行為;②制定矯正問題行為的具體目標;③選擇適當的強化物與強化時間的安排;④排除維持或強化問題行為的刺激;⑤以良好行為逐漸取代或消除問題行為。行為矯正必須以師生的密切配合為前提。

對複雜問題行為,尤其是那些由內在刺激引起與維持的問題行為,矯正效果並不顯著,需要心理輔導來解決。心理輔導主要是通過改變學生的認知、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來改變學生的外部行為。

(6)協調同伴關係

有課堂問題的學生,往往表現出人際關係適應不良。因此,教師必須為他們創設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創設更多的讓他們在班集體中發揮才能和積極作用的機會,使他們能得到同伴的同情、尊重和認可,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在班級中的地位。同時,還要注意制止學生中對他們造成傷害的行為。

(7)與家長合作

教師必須主動地與家長合作,互通信息,共同配合,採取有效措施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促進學生積極行為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