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考試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分。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塗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傳統教育派代表人物赫爾巴特主張的“三中心”是指( )
A.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和課堂中心 B.兒童中心、經驗中心和活動中心
C.管理中心、活動中心和教學中心 D.管理中心、服務中心和教學中心
2.蘇聯教育家贊可夫倡導的是( )
A.發現學習理論 B.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C.教學與發展理論 D.範例教學理論
3.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認為,“兒童的自然”決定教育目的。這種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屬於( )
A.個人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國家本位論 D.生活本位論
4.教育具有自身發展的規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會隨著社會的改變而改變,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徵( )
A.階級性 B.生產性
C.目的性 D.相對獨立性
5.人的發展既體現出量的積累,又體現出質的飛躍。當某些代表新質要素的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質的飛躍,出現新的年齡特徵。這表明人的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6.在現代學制的發展過程中,西歐19世紀形成了“雙軌”的學制,這裡的“雙軌”( )
A.銜接且對應 B.銜接但不對應
C.不銜接也不對應 D.不銜接但對應
7.有人認為教育投資是有效的生產性投資,這種觀點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種功能?( )
A.政治功能 B.經濟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態功能
8.當前我國中學開設的數學、語文、英語等課程屬於( )
A.學科課程 B.活動課程
C.經驗課程 D.社會課程
9.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定,在課程設置上,高中階段( )
A.以綜合課程為主 B.以分科課程為主
C.以實踐活動課程為主 D.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
10.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體現的德育原則是( )
A.理論聯繫實際 B.長善救失
C.教育影響的一致性 D.因材施教
11.學校德育工作中經常採用的表揚與批評,獎勵與處分的德育方法屬於( )
A.說服教育法 B.品德評價法
C.榜樣示範法 D.品德陶冶法
12.學生課前預習,帶著不懂的問題去上課,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注意聽講。這種注意方式屬於( )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無意後注意 D.有意後注意
13.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呈現的趨勢是( )
A.先慢後快 B.勻速加快
C.先快後慢 D.勻速減慢
14. 曉春上課時把老師的講解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寫在課本上,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他採取的學習策略是( )
A.複述策略 B.組織策略
C.計劃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5.錢老師上課時經常先提出問題讓大家思考會兒,然後再叫學生回答,以使學生的心理活動更好地維持在教學活動中,錢老師所採用的課堂管理方式是( )
A.團體警覺 B.替代強化
C.最小干預 D.處理轉換
16.方華情緒快而強,容易衝動,常常是爆發式的,並伴隨有明顯外部表現,她的氣質類型屬於( )
A.膽汁質 B.多血質
C.粘液質 D.抑鬱質
17.張老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既考慮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也考慮他們在老師指導下可以達到的水平,維果斯基將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距稱為( )
A.教學支架 B.最近發展區
C.先行組織者 D.自我差異性
18.郭陽同學近來總是不由自主地重複洗手,即便是洗了幾遍仍然認為沒洗乾淨。明知沒有必要,卻不能控制自己,這說明他可能患了( )
A.抑鬱症 B.焦慮症
C.強迫症 D.恐怖症
19.皮格馬利翁效應的主要啟示是,教師對學生應該( )
A.鼓勵合作學習 B.給予積極期望
C.提出紀律要求 D.引導發現學習
20.“學習過程就是嘗試錯誤的過程”這一觀點屬於哪種學習理論( )
A.行為主義 B.認知主義
C.人本主義 D.建構主義
21.李老師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十分自信,認為自己能教好學生,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種心理特徵( )
A.教學責任感 B.教學幸福感
C.教學理智感 D.教學效能感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並說明理由。
22. 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23. 教育的任務就是向學生傳授知識。
24.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成正比。
25. 品德形成受情感的影響。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我國當前教育方針的基本內容。
27.教學過程有哪些基本規律?
28. 簡述知覺的基本特徵。
29.簡述發散思維的基本特徵。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並回答問題。
30.材料:
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有一天,我收到班上學習較差同學的一封信,信上說:“您知道嗎?我一直想拿到一個獎狀回家,讓爸媽高興,那樣,他們就會帶我出旅遊了,”看了信,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捫心自問:我深入學生心靈深處了嗎?我關心他們的渴望了嗎?……反思中我萌生了一個念頭……午間,我請來了班上學習後進的學生。我手裡拿著一本書,一支鋼筆,一個足球,一張獎狀。我問他們,如果要你們選擇一樣的話,你們想要哪樣?想不到大家都選擇獎狀。於是,我說:“那好,如果你們想要獎狀,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想想自己在哪方面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請你們寫下來。”開始他們有些茫然,在我的一再鼓勵和啟發下,他們各自寫了自己的長處。接下來的日子裡,這些同學發揮自己的長處,努力表現自己,果然,“每月一評”發獎那天,他們各自得到了“講故事能手”“環保衛士”“勞動標兵”“體育健將”“電腦高手”等獎狀,他們終於在同學中開起頭來了。
為了提高獎狀的“含金量”,使他們下個月能取得“月明星”的稱號,我對他們提出進一步的要求:“講故事能手”要寫一篇班上同學故事一則,“環保衛士”要在班會上做一次“減少霧霾從我做起”的發言,“勞動標兵”要為班上將展開的義務勞動策劃一個活動計劃,“體育健將”要給大家講解一項體育運動的規則,“電腦高手”要給全班同學培訓一次“電腦常用英語單詞”。於是,這些原來不肯讀書,不愛寫作,不喜歡學英語,不願思考的學生動起來……各科老師發現他們學習比以前認真多了,成績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1)該班主任老師貫徹了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則?結合材料加以分析。
(2)該班主任老師採用了哪些主要的德育方法?結合材料加以分析。
31.材料:
初三學生曉輝近期很苦惱,感覺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他覺得自己的情緒來得快,變得也快。在學校,取得好成績時就非常高興,遇到一點挫折又極度苦惱;與同學交往經常為一點兒小事發脾氣,導致同學關係緊張,回到家裡,只要父母過問他的學習,他就很牴觸:“我都這麼大了,還要你們管?”因此,與父母的關係也不融洽,他想改變這一切,可是每次出現狀況時,老毛藥就再次發作,他非常恨自己,每次發了脾氣都後悔莫及,他不知該怎麼辦。
(1)材料中曉輝的表現反映了他情緒發展的哪些特點?
(2)作為教師,請你針對曉輝的問題提出指導建議。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解析:赫爾巴特是傳統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三中心”即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
2.【答案】C。解析:發現學習理論是布魯納提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是巴班斯基提出的,範例教學理論是瓦根舍因提出的。
3.【答案】A。解析:個人本位論強調教育要服從個人的成長規劃和滿足個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對個人的價值,主張教育培養“自然人”,促進個人自我實現。盧梭認為“兒童的自然”決定教育目的,這是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觀的體現。
4.【答案】D。解析:教育的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教育自身的歷史繼承性、教育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受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題幹所述是教育相對獨立性的表現。
5.【答案】C。解析:人的發展既體現出量的積累,又表現出質的飛躍。當某些代表新質要素的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質的飛躍,即表現為發展的階段性。
6.【答案】C。解析:西歐雙軌制以英國的雙軌制為典型代表,法國、聯邦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學制都屬於這種學制。這種學制的學校系統分為兩軌:一軌是學術教育,另一軌是職業教育。兩軌之間互不相通、互不銜接。
7.【答案】B。解析:題乾的描述體現的是教育的經濟功能。
8.【答案】A。解析:學科課程。
9.【答案】B。解析:我國新課改規定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10.【答案】D。解析:題乾的描述體現了因材施數的德育原則。
11.【答案】B。解析:品德評價法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的德育方法。它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等。
12.【答案】A。解析:有意注意也稱隨意注意,是有預先目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主動地對一定事物所發生的注意。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性的聽課,這種注意方式屬於有意注意。
13.【答案】C。解析: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其趨勢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呈負加速,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幾乎不再遺忘了。
14.【答案】D。解析: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與頭腦中的舊信息聯繫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它常被描述成一種理解記憶的策略,其要旨在建立信息間的聯繫。
15.【答案】A。解析:團體警覺是指在課堂管理中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後再去點名,而不是先點名,再提問,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
16.【答案】A。解析:膽汁質的人以精力旺盛、粗枝大葉、表裡如一、剛強、易感情用事為特徵。整個心理活動籠罩著迅速而突發的色彩。根據題幹中對方華的描述,方華的氣質類型屬於膽汁質。
17.【答案】B。解析:維果斯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有水平,即由一定已經完成的發展系統所形成的兒童心理機能的發展水平;二是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也就是說,最近發展區是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藉助成人的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鄰近發展階段間的過渡狀態。
18.【答案】C。解析: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症狀為主的神經症,典型表現是當事人反覆去做他不希望執行的動作,明知沒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就會感到極端焦慮。題幹中郭陽重複洗手,明知沒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是典型強迫症的表現。
19.【答案】B。解析:教師期望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或皮格馬利翁效應,即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傳遞給學生,會使學生按照教師所期望的方向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強調教師期望對學生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應該給予積極的期望。
20.【答案】A。解析: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流派中,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漸進的、盲目的、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因此題幹是行為主義流派的觀點。
21.【答案】D。解析:教學效能感是指教師對於自己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結果的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題幹中李老師認為能教好學生,就是對自已教學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
二、辨析題
22.【參考答案】:
(1)該說法是錯誤的。
(2)這是一種外鑠論的主張,誇大了教育對人發展的影響。它一方面忽視了遺傳及環境等因素對人的身心發展的影響,另一方面忽視了人在自身發展中的主觀能動作用。
(3)實際上,人的發展是內外因交互作用的產物,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而非決定作用,所以該說法是錯誤的。
23.【參考答案】:
(1)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2)教學是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根本目的;教學是以知識傳授為基礎的,不僅是智育的主要途徑,也是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的基本途徑。
(3)所以,以上說法是錯誤的。教學不止是進行知識的傳授。
24.【參考答案】:
(1)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2)一般情況下,動機水平增加,學習效果也會提高。但是,動機水平並不是越高越好,動機水平超過一定限度,學習效果反而更差。
(3)美國心理學家葉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之間關係時發現: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不是一種線性關係,而是倒 U 型曲線關係,即動機強度處於中等水平時,工作效率最高。
(4)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在學習任務比較簡單(容易)時,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會高;在學習任務難度中等,最佳動機水平也適中;在學習較複雜(困難)的問題時,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點會低些。
(5)所以,該說法是錯誤的。
25.【參考答案】:
(1)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2)所謂影響品德形成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家庭、學校教育、社會因素、同伴群體等;內部因素包括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智力因素、情緒因素、情感因素等。在品德形成過程中,教育對象對社的態度和體驗即情感是品德形成的影響因素之一。
(3)因此,題幹說法是正確的。
三、簡答題
26.【參考答案】:
(1)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是我國教育工作的總方向。
(2)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3)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這是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標準。
(4)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總的培養目標。
27.【參考答案】: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一。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學習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2)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掌握知識是發展能力的基礎;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互轉化。
(3)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知識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良好品德是學習的推動力;二者有機結合。
(4)教學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一。承認教師組織者地位,發揮其主導作用;承認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28.【參考答案】:
(1)知覺的理解性。人以知覺經驗為基礎,對感知的事物進行加工處理,並用詞語加以概括賦予說明的過程。
(2)知覺的選擇性。人根據當前的需要,對客觀刺激物有選擇地作為知覺對象進行加工的過程。
(3)知覺的整體性。人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把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多種屬性整合為一個整體的過程。
(4)知覺的恆常性。人的知覺映象在一定範圍內不隨知覺條件的改變而保持相對穩定性的過程,包括大小、形狀、顏色恆常性。
29.【參考答案】:
發散思維也叫求異思維,是指從一個目標出發,沿著不同途徑尋求各種答案的思維,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其特徵表現為以下四點:
①流暢性(豐富性),是指當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定時間內產生不同觀念數量的多少。
②變通性(靈活性),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不墨守成規, 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
③獨創性(獨特性),是指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能獨具慧眼,想出不同尋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輩的方法。
④敏感性,指及時把握獨特的新穎觀念的能力。
四、材料分析題
30.【參考答案】:
(1)該班主任貫徹的德育原則有:長善救失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疏導原則。(任答三點)
①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長善救失原則)。該原則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既要發揚學生自身積極因素去克服道德上的消極因素,又要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材料中,班主任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後進生,並通過學生擅長的方面激勵學生不斷努力,改變以前不愛學習、不努力的現狀。使學生積極踴躍的學習,成績也提升了很多。
②因材施教原則。這一原則是指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以及品德的發展現狀,採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材料中,班主任讓每一位學生都寫下自己擅長的方面,結合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讓學生一點一點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努力,最終取得良好的提升。
③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這一原則是指教育者進行德育時既要尊重信任熱愛學生,又要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將嚴與慈相結合。材料中,班主任積極信任、相信後進生也可以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所以採用寫下優點的方法幫助學生改變。
④疏導原則。該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材料中該班主任發現後進生更喜歡獎狀後,因勢利導,鼓勵和啟發學生寫下併發揮自己的長處,努力表現自己,最終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得到了獎狀體現了對疏導原則的運用。
(2)該班主任貫徹的德育原則有:品德評價法、品德修養指導法、實際鍛鍊法、說服教育法。(任答三點)
①品德評價法。該方法是指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材料中,老師通過選舉“月明星”的方式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改變自己的小缺點,正是體現了這一方法。
②品德修養指導法(個人修養法)。該方法是指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使自我品德不斷完善的一種重要方法。材料中,老師讓學生自己找到自己的特長,通過發揮特長成為月標兵,最終通過優點來帶動缺點,正是體現了這一點。
③實際鍛鍊法。實際鍛鍊法是指教師讓學生參加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鍛鍊思想,增長才幹,培養優良思想和行為習慣。材料中,老師對於學生達到“月標兵”的標準更加嚴格和細緻,每位同學也在老師的要求鍛鍊下形成了,優秀的品質,也能體現這一方法。
④說服教育法。說服教育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材料中班主任利用後進生對獎狀的渴望,鼓勵、引導學生髮揮優勢,努力表現自己,從而提高成績體現了對該方法的運用。
31.【參考答案】:
(1)材料中曉輝的表現反映了他情緒發展:
①情緒的不穩定性(跌宕性、波動性)。他常常因為一點小事情,或者振奮,顯得激動、熱情;或者動怒、慪氣,與人爭吵,甚至打架。如與同學交往經常為一-點兒小事發脾氣,導致同學關係緊張。
②情緒的逆反性。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往往發生在父母或教師等成人遇事“愛嘮叨”,說話過頭,限制了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交友結伴的時候。如只要父母過問他的學習,他就很牴觸。
③情緒變化的兩極性明顯,情緒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相反情緒的轉換劇烈。如他覺得自己的情緒來得快,變得也快;在學校,取得好成績時就非常高興,遇到一點挫折又極度苦惱。
(2)對曉輝問題的指導:
①教會曉輝敏銳覺察情緒,只有首先覺知自己的情緒及產生的真正原因,才能適時對自己的情緒作出適當的反應。
②教會曉輝平和接納情緒狀態,不要因自己的不良情緒而懊惱。
③教會曉輝正確調整情緒,引導從積極方面看待問題。可以採用認知調節法、合理宣洩法、轉移注意法、幽默法等進行情緒調節。
④教會曉輝有效表達情緒,學會正確表達、合理宣洩情緒。
⑤教會曉輝保持和創造快樂的情緒,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點關注,不迷路,分享教師及教師資格證,與你一起考教資!
大家在面試備考中,如有疑問,可以給小編留言或者私信
更多教師資格證往年真題,筆面試資料,網絡課程請留言回覆給我。
湖南地區需要教師資格培訓、普通話培訓、教師入編考試培訓、學歷提升的考生可以私信給我。
科一、科二、結構化面試網絡視頻精講課限時活動79.9元/科,雙師型教學,花一份的錢,聽兩位老師的課
每推薦一名小夥伴和你一起報名學習,即可獲得10元返現紅包
上不封頂
閱讀更多 教師考培中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