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六),值得收藏!

第五章:

中學生的人格發展

一、人格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個人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的獨特的反應方式,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它由個人在其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

(二)人格的特徵

人格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具有獨特性、穩定性、整體性和功能性的特點。

1.獨特性

一個人的人格是在遺傳、環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遺傳、生存及教育環境,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心理特點。人與人沒有完全一樣的人格特點。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就是人格的獨特性。

2.穩定性

人格的穩定性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時間的持續性。在人生的不同時期,人格持續性首先表現為自我的持久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所謂人格特徵是指一個人經常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與行為特徵,那些暫時的、偶爾表現出來的行為則不屬於人格特徵。

3.整體性

人格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內在統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控。人格整體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一個現實的人具有多種心理成分和特質,如才智、情緒、願望、價值觀和習慣等,但它們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聯繫並整合成為一個有機組織。

4.功能性

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而是人生成敗的根源之一。當面對挫折與失敗時,堅強者能發奮拼搏,懦弱者會一蹶不振,這就是人格功能性的表現。

5.社會性

人格的社會性是指人格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是社會的人特有的。每個人的人格都打上了他所處的社會的烙印,不同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對個體有不同的影響,使人格帶有明顯的社會性。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六),值得收藏!

(三)人格的結構

人格是一個複雜的結構系統,它包括許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氣質、性格、認知風格、自我調控等方面。

1.氣質與性格

(1)氣質

(孩子剛出生時,最先表現出來的差異就是氣質差異。氣質是人的天性,無好壞之分。)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六),值得收藏!


(2)性格

性格是在後天社會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異,在個性心理特徵中具有核心意義。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言行上,表現了一個人的品德,受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影響。性格有好、壞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風貌。

2.認知風格

認知風格是指個人所偏愛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認知方式。認知風格有許多種,主要有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衝動型和沉思型、同時型和繼時型等。

(1)場獨立型一場依存型

場獨立型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對內在參照有較大的依賴傾向,他們的心理分化水平較高,在加工信息時,主要依據內在標準或內在參照,與人交往時也很少能體察入微。而場依存型的人在加工信息時,對外在參照有較大的依賴傾向,他們的心理分化水平較低,處理問題時往往依賴於“場”,與別人交往時較能考慮對方的感受。

(2)衝動型一沉思型

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反應非常快,但往往不夠準確,這種反應方式稱為衝動型;而有的學生反應雖然很慢,卻很仔細、準確,這種反應方式稱為沉思型。衝動型學生反應雖快,但往往出現很多錯誤,這主要因為他們在解決問題中沒有審查全部問題和可能的答案就匆匆解答。沉思型的學生則相反,他們喜歡深思熟慮,在學習過程中常表現出比衝動型學生更為成熟的學習策略,答案也相對準確。

針對認知風格在反應速度上的差異,衝動型的學生要提醒自己注意深思熟慮,先想後說,先思後行,克服信口開河、亂髮議論的毛病,養成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沉思型的學生則應要求自己在提高學習速度和效率上下功夫,可進行一些必要的反應速度訓練,來提高自己靈活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又快又準。

(3)同時型一繼時型

左腦優勢的個體往往表現出繼時型加工風格,而右腦優勢的個體往往表現出同時型加工的風格。

繼時型認知風格的特點是,在解決問題時,能一步一步地分析問題,每一個步驟只考慮一種假設或一種屬性,提出的假設在時間上有明顯的前後順序;同時型認知風格的特點是,在解決問題時,採取寬視野的方式,同時考慮多種假設,併兼顧到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

3.自我調控系統

自我調控系統是人格中的內控系統或自控系統,具有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其作用是對人格的各種成分進行調控,保證人格的完整、統一、和諧。

(1)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自我觀察是指對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覺察,自我評價是指對自己的想法、期望、行為及人格特徵的判斷與評估,這是自我調節的重要條件。恰當地認識自我,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是自我調節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2)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是伴隨自我認識而產生的內心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上的表現。當一個人對自己作積極的評價時,就會產生自尊感,作消極的評價時,會產生自卑感。自我體驗可以使自我認識轉化為信念,進而指導一個人的言行,自我體驗還能伴隨自我評價,激勵適當的行為,抑制不適當的行為,如一個人在認識到自己不適當的行為後果時,會產生內疚、羞愧的情緒,進而制止這種行為的再次發生。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識在行為上的表現,是實現自我意識調節的最後環節,如一個學生意識到學習對自己發展的重要意義,會激發起努力學習的動機,在行為上表現出刻苦學習、不怕困難的精神。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監控、自我激勵、自我教育等成分。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六),值得收藏!

(四)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

1.生物遺傳因素

(1)遺傳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

(2)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徵的不同而異。通常在智力、氣質這些與生物因素相關較大的特徵上,遺傳因素較為重要;而在價值觀、信念、性格等與社會因素關係緊密的特徵上,後天環境因素更重要。

(3)人格發展過程是遺傳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影響人格的發展方向及程度。

2.社會文化因素

每個人都處在特定的社會文化之中,文化對人格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社會文化塑造了社會成員的人格特徵,使他們的人格結構朝著相似性的方向發展。其作用可歸納如下:

(1)社會文化對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後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徵。

(2)社會文化因素決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徵,它使同一社會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因素

強調人格的家庭成因,重點在於探討家庭間的差異對人格發展的影響,家庭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不同的教養方式。家庭教養方式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1)權威型教養方式。採用這種教養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現的過於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來控制。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極、被動、依賴、服從、懦弱,做事缺乏主動性,甚至會形成不誠實的人格特徵。

(2)放縱型教養方式。採用這種教養方式的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讓孩子隨心所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時達到失控的狀態。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多表現為任性、幼稚、自私、野蠻、無禮、獨立性差、蠻橫無理、胡鬧等。

(3)民主型教養方式。父母與孩子在家庭中處於一個平等和諧的氛圍中,父母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並給予孩子積極正確的指導,父母的這種教養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積極的人格品質,如活潑、自立、彬彬有禮、善於交往、富於合作精神、思想活躍等。

4.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不僅是傳授文化科學知識的場所,而且是發展智力、進行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地方,是促進兒童形成和發展人格特徵最重要的部門,學生具有在學校裡通過學習與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優良的人格特徵,才能順利地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生活,併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5.個人主觀因素

人格是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但任何環境因素都不能直接決定人格,它必須通過個體已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和心理活動才能發生作用。社會上各種影響因素,首先要為個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轉化為個體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才能推動他去思考與行動。

(五)中學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中學生良好人格的塑造需要遵循必要的原則,實施途徑和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激發中學生自我教育的意識;

2.進行人格素質的整合教育;

3.實施以提高文化素質為基本內容的綜合素質教育;

4.強化情感陶冶與行為訓練;

5.優化育人環境,協調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形成人格培養的正合力;

6.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

7.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養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六),值得收藏!

二、人格發展理論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指原始的無意識的本能,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遵循“快樂原則”,以尋求原始動機的滿足為原則,追求最大限度的快樂,尋求不受約束的性、軀體和情緒的快感。

自我,是自己可意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尋求“本我”衝動得以滿足,而同時保護整個機體不受傷害。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協調本我的非理性需要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化道德規範、內化社會及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其機能主要在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超我的特點是追求完美,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則”。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強調生物本能即性本能在人格形成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強調嬰幼兒時期的經歷和經驗對人格形成和發展的重要作用。他把發展分為五個時期:

1.口腔期:從出生到12~18個月左右剛生下來的嬰兒就懂得吸乳,乳頭摩擦口唇黏膜引起快感,此期間嬰幼兒以吸吮、咬和吞嚥等口腔活動為主來滿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2.肛門期:大約從12~18個月到3歲左右此期間兒童由排洩而得到感官滿足。在這一階段兒童開始接受排便習慣的訓練,他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排便行為以適應社會的要求。兒童在肛門期慾望的滿足和他在大小便訓練過程中所學到的人際關係方式,對他未來的人格形成產生較大影響,滿足太少或過分滿足均可導致發展的滯留,形成所謂肛門性格。

3.性器期:大約從3歲到5歲

此期間兒童通過性器官滿足原始慾望,兒童表現出對生殖器官的極大興趣,喜歡觸摸自己的性器官。兒童這一階段的矛盾和衝突的解決,對其將來性別特徵的形成和對異性的態度及性生活是很重要的。如果這一階段發生滯留或失敗,可能導致將來的許多行為問題,如所謂的“性器官人格”。

在口腔期、肛門期和性器期的發展過程中,大部分人格特徵已形成。因此,5歲以前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

4.潛伏期:大約從5歲到12歲

在這一時期,兒童的興趣轉向周圍事物和智力活動中,參加學校和團體的活動,與同伴娛樂、運動,發展同性的友誼,滿足來自於外界、好奇心和知識滿足、娛樂和運動等。此時原始的慾望彷彿處於潛伏狀態,在這一階段,兩性之間比較疏遠。

5.生殖期:大約從12歲到成年

青春期是生殖期開始的標誌,此時個體生理發展趨於成熟。在心理和生理上兩性的差異日益顯著,發展到成年階段,主要的滿足將來源於兩性關係的建立。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六),值得收藏!

(二)埃裡克森的社會性發展階段理論

埃裡克森認為,兒童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八個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發展階段,其中前五個階段屬於兒童成長和接受教育的時期。

1.嬰兒期(0~1.5歲):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

嬰兒在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體驗著希望的實現。如果父母或照料者給予嬰兒良好的照顧和愛撫,嬰兒就會對父母產生信任感,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可信的地方。這種對人和環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個性品質的基礎,也是以後各個時期發展的基礎,尤其是青年時期發展起來的同一性的基礎。

2.兒童早期(1.5~3歲):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感

兒童在這一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自主感,體驗意志的實現。兒童渴望嘗試獨立處理事情。如果父母允許幼兒去做力所能及的事,鼓勵幼兒的獨立探索願望,幼兒就會逐漸認識自己的能力,養成自動自主的個性;反之,如果父母過分保護或過分批評指責,就可能使兒童懷疑自己對自我和環境的控制能力,產生一種羞恥感。這一階段發展任務的解決,對個人今後對社會組織和社會理想的態度將產生重要影響。

3.學前期(3~6、7歲):主動感對內疚感

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主動感,體驗目的的實現。兒童的活動範圍逐漸超出家庭的圈子,他們喜歡嘗試探索環境,承擔並掌握新的任務。此時父母或教師認可兒童的活動並進行恰當的指導,兒童的主動性、創造性將獲得發展。反之,如果父母嘲笑兒童的探索,或過多幹涉,兒童就會對自己的活動產生內疚感。

4.學齡期(6、7~12歲):勤奮感對自卑感

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勤奮感,體驗著能力的實現。這個時期,兒童已經進入學校,開始體會到能力和成功之間的關係。他們追求工作完成時所獲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帶來的教師和長輩的認可與讚許。如果兒童在學習等活動中不斷取得成就並受到成人的獎勵,將增強兒童的勝任感,有利於形成進取和勤奮的人格;反之,如果由於教學不當,或努力不夠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遭受漠視,兒童容易形成自卑感。這種自卑感往往是以後學業頹廢的重要原因。

5.青年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該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培養自我同一性,體驗著忠誠的實現。自我同一性是有關自我形象的一種組織,它包括有關自我的動機、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貫經驗和概念。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與職業的選擇、性別角色和人生觀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如果個體在這一時期把這些方面很好地整合起來,其所想、所做與他的角色概念相符合,個體便獲得了較好的自我同一性。如果不能整合,將會導致角色混亂或同一性延遲,產生同一性危機。

6.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感對孤獨感

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發展親密感,體驗愛情,避免孤獨感。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能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為一體,獲得共享的同一性。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個體會變得冷漠,迴避人際交往。

7.成年中期(25~50歲):繁殖感對停滯感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獲得繁殖感,體驗關懷的實現。繁殖不僅指個人的生殖能力,而主要是指關心和指導下一代成長的需要。一個人即使沒有孩子,只要能關心、教育孩子也可以具有繁殖感;反之,其人格貧乏和停滯,這個人便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不關心他人(包括兒童)的需要和利益。

8.成年晚期(50歲至死亡):自我調整與絕望期的衝突

老年人的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埃裡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老年人對死亡的態度直接影響下一代兒童時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八階段和第一階段首尾相連,構成一個循環或生命的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