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瀋陽姑娘讓古老手工藝術「復活」

手鞠,提起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但如果提起蹴鞠,大家都知道是古代對足球的稱呼。

手鞠,又稱手毬,是一種民間藝術形式,起源於中國唐代的蹴鞠,可拿來拋擲把玩。公元7世紀由遣唐使帶到日本,經過幾個世紀的傳承,發展成為一種民間手工藝術。由於其漫長的製作過程融入了製作者的心意,手鞠也成為一種帶來好運和象徵幸福的禮物。在日本,手鞠也是“新年”的寄語。

80後瀋陽姑娘何欣就是一名手鞠手作人。(周頌雪 劉珺 實習生 鄭朕)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手鞠的製作是從球芯開始的,棉花、包裹好的花籽、泡沫球都可以用來充當球芯,通過絲線的一圈圈纏繞,慢慢形成一個圓圓的線球。製作者會根據自己的設計把球體進行分面,並在上面用彩色絲線纏繞、縫製出幾何圖形。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何欣正在根據設計圖紙為球芯分面。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這個30釐米的球被何欣分成了32面,現在已經進入到縫製圖案的階段。這樣一個手鞠製作完成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何欣從瀋陽航天航空大學藝術設計系動漫專業畢業後,成為一名美術老師。幾年前,她在網上看到一位日本老人制作手鞠的畫面,照片中一個個五彩斑斕、大小不一的彩色圓球把何欣深深打動了。就這樣,何欣愛上了手鞠製作。經過一年的潛心研究,她覺得這項起源於中國的傳統手工藝術需要繼承和發揚。三年前,何欣辭去了大學美術老師的工作,全心全意製作手鞠,並創辦了“狐狸鎮”這個品牌。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在何欣的工作室裡,每天都會有手工愛好者來學習手鞠的製作。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壓力下,安下心來製作手工,可以讓人找到一份難得的清淨和放鬆。很多學員開始時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但在何欣的指導幫助下,都製作出了屬於自己的手鞠。何欣說:“那一刻,我是最有成就感的。”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很多人對何欣放棄教師工作很不理解,但對於何欣來說,那是一成不變的工作,而現在她教學生製作的每一個手鞠,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每一個步驟中都充滿了未知。何欣說:“在手作的時間裡,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每次上課前,何欣都會把學員的線盒準備好,認真查色、纏線。這樣的工作量要比她做一名美術老師的工作量大得多,但是何欣樂在其中。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一團團細細的絲線,經過手作者的用心纏繞,成為飽含時間與耐心的藝術品。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這個精緻的耳環是何欣親手為自己做的,她說:“比起那些昂貴的大牌飾品,我更喜歡為衣服精心搭配的手作飾品。”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何欣正在用她製作的手鞠裝點自己的工作室,一個個水晶球裡裝滿了她親手製作的手鞠,也裝進了她的夢想。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包含著創作者絲絲縷縷的情誼,纏素球、分球定位、配色、繡製圖案,每一步都必須精準,最後的成品才會綻放完美的指尖芳華!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這些製作好的車用掛飾和箱包掛飾都是喜歡手鞠的顧客專門定製的。何欣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手工製作藝術品。與流水線上的工藝品比起來,這些手作產品的意義更為深刻。未來,何欣希望能有機會去日本學習,讓這門起源於中國的傳統民間藝術迴歸到它的發源地並掀起熱潮。

80后沈阳姑娘让古老手工艺术“复活”

手鞠作為中國傳統手工藝術品,儘管曾一度被人們遺忘,但如今這種表面精緻、刺繡複雜的手鞠在像何欣這樣的手作者的推廣下,又重新迴歸到我們的視線當中,並被越來越多人所喜愛。

對於何欣來說,這些靠一針一線纏繞、縫製出來的手鞠就是她的世界,它們圓了何欣的手作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