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讀記丨藏在三坊七巷裡的一門「藝術」-鋪首

鋪首

在我國古代宮廷、寺院、廟宇、大宅中,有一種重要的裝飾--大門上的鋪首。什麼是鋪首?鋪首是安裝在大門上銜門環的一種底座,是中國傳統的大門裝飾,是一種獸面紋樣,多為椒圖、饕餮、獅、虎、螭龍等兇猛獸類。


月讀記丨藏在三坊七巷裡的一門“藝術”-鋪首

三坊七巷-鋪首銜環

特別在封建社會,人們比較迷信,認為平日要阻擋一切妖魔鬼怪進門,最主要的方法是在大門門環處放一獸首銜著門環,可以防止妖魔鬼怪入門。

月讀記丨藏在三坊七巷裡的一門“藝術”-鋪首

三坊七巷-鋪首銜環

據說鋪首銜環出現在商代,漢代的陶器和青銅器以及畫像石、墓門以及棺槨上均有出現。那時鋪首銜環鑄飾成青銅器的裝飾構件與祭祀用的的青銅器一樣,起到了與神靈溝通的目的。

月讀記丨藏在三坊七巷裡的一門“藝術”-鋪首

三坊七巷-鋪首銜環

之前對於門環及門環後輔首,我也並不在意,直到有一次逛三坊七巷的時候,接連看到了幾種不一樣的輔首銜環,覺得還蠻有意思,於是並萌發了“收集”的念頭。於是,每走一條坊巷,都會細心地留意沿途的每一扇門,甚至特地停下來欣賞這門上的“藝術”,並用手機將它“收集”起來。就這樣,一路走來一路“收集”,隨著數量的增加,心底彷彿湧現出童年集郵的那種樂趣。

月讀記丨藏在三坊七巷裡的一門“藝術”-鋪首

三坊七巷-鋪首銜環

月讀記丨藏在三坊七巷裡的一門“藝術”-鋪首

三坊七巷-鋪首銜環

月讀記丨藏在三坊七巷裡的一門“藝術”-鋪首

三坊七巷-鋪首銜環

月讀記丨藏在三坊七巷裡的一門“藝術”-鋪首

三坊七巷-鋪首銜環

月讀記丨藏在三坊七巷裡的一門“藝術”-鋪首

三坊七巷-鋪首銜環

月讀記丨藏在三坊七巷裡的一門“藝術”-鋪首

三坊七巷-鋪首銜環

月讀記丨藏在三坊七巷裡的一門“藝術”-鋪首

三坊七巷-鋪首銜環

相關資料(參考網絡資源)

現藏於廣東省徐聞縣博物館的漢代銅鋪首:出土于徐聞縣南山鎮二橋那澗閘東坡漢墓,徐聞是漢代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這對鋪首通長12 cm,寬12cm,長鼻扣銅環長12 cm,寬3 cm,銅環外徑14 cm,內徑9 cm,較重的重1425克,另外一件重1375克。與廣州南越王墓和1978年廣西北插江鹽堆一號漢墓出土的銅鋪首環的銅鋪首環形制相似,反映了當時南越王文化在徐聞具有一定影響。

隋代鎏金銅鋪首:2013年出土於隋煬帝墓,是隋煬帝在揚州的行宮江都宮宮門上的門環,作為陪葬之物被拆下來放進了隋煬帝墓中,銅鋪首的直徑達26釐米,我們應該可以想象得出,當時隋代都宮的規模應該是非常龐大的。

西安唐大明宮遺址出土的唐代鋪首:直徑26.5釐米,環徑20.6釐米。通體鎏金,圓形片狀。獸面的背後為分叉式鉚釘,用於插入門壁,尾端橫折固定鋪首。體積最大的鋪首是河北博物館所藏十大鎮館之寶--戰國立鳳蟠龍紋銅鋪首。鋪首為獸面銜環形,獸面額中部浮雕一鳳,鳳翹首展翅而立,鳳身左右各飾一蛇,蛇纏繞於鳳翅,鳳爪擒住蛇尾。獸面兩側邊緣浮雕向上盤繞的蟠龍各一,左右對稱。銜環上亦浮雕有左右對稱的蟠龍紋。該器全身共雕塑七隻禽獸,龍鳳蛇頸首均突出於器面之上,通身飾細密的羽紋和捲雲紋。鋪首高度74.5釐米、寬度36.8釐米、環內徑16.5釐米、外徑29釐米,口下銜八稜形半環,半環下套銜環。出土於河北易縣的燕下都故城外最北的宮殿建築基址--老姆臺東。

伏羲女媧“鋪首銜環”:中國神話系統的“大神”伏羲、女媧交尾裝飾的鋪首銜環,滕州市(滕縣)出土。東漢晚期,縱84釐米、橫97釐米,為淺浮雕,畫面中央是鋪首銜環,兩側為伏羲、女媧相對,皆人身蛇尾,蛇尾於環內相交,下面左右各有一隻羊。出土的淺浮雕畫面共兩層,下面一層是一人和一龍在遊戲。

最貴的輔首:目前是1923年在山西渾源李峪出土後就被戰國錯金銀饕餮紋鋪首,當年法國古董商萬聶科購回法國,家族遞藏直至上世紀70年代轉藏於歐洲名流貴族隨入藏法國私人博物館,此對鋪首當年在法國期間,深得法國前總統希拉剋垂慕。後來由收藏家虞堅斥資三千萬之巨所納入。比利時收藏家尤倫斯收藏的錯金銀皇者鋪首,與收藏家虞堅所藏屬同級水準。

鋪首銜環和西方的關係

有關鋪首銜環中國和西方之間的關係,奧托·庫爾茲在《東西方銜環獅臉》中說中國的獸臉銜環是受到西方的促動,是中國匠人全心接受了一西方的形式,視為己出並融會於自己的藝術品中。極端民族主義是有害的,世界文化和文明本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現代的考古出土器物早已證實東西方均有“鋪首銜環”。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型式,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都很常見。

16世紀,在德國出現區別於常態的大教堂,(現在的哥特式教堂)意大利藝術家瓦的門拉手被賦予避難權利的象徵物,凡是碰到門環之人,皆被予以保護。到了中世紀許多大教堂的門上有獸臉銜環的拉手,其中以獅臉最多。在有些地方,教堂的門拉手被賦予避難權利的象徵物,凡是碰到門環之人,皆被予以保護。例如諾夫哥羅德教堂門上的獸臉銜環,就曾經被賦予這樣的意義。大教堂長方形銅門有三四人之高,每扇門都顯得修長而黝深發亮。左右兩扇門雕刻著對稱圖案,飛鷹、獅子和騎士人像,都是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時代政教合一的特徵,技藝精湛,活靈活現。

古派學者顧頡剛懷疑禹非人類,而是一種爬蟲,說明了大禹治水是一種蛇文化;而印度則是典型的蛇文化地區。河北戰國時代“鋪首銜環’’也有印度文化的影子。

在西方羅馬時代之前的伊特魯立亞藝術的石棺上、中世紀以及伊斯蘭文化的大門等地方也都出現過。從考古實物可以看出,西方的獸臉銜環最晚於公元前5世紀就已經出現,因此,“鋪首銜環”是中國所獨有,西方所出現者為18世紀出於對神秘東方文化崇拜而被西方廣泛運用的觀點是不準確的。

蒙古地區的“鋪首”最明顯的特點是頭部形狀呈山形。這個呈山形狀的頭冠來自蘇魯錠,即蘇勒德,傳說成吉思汗曾被圍困在一個叫千棵樹的地方,正在危急時刻,他翻身下馬把馬鞍倒扣在地上,天上落下了長矛一樣的東西。從此,成吉思汗舉著這個長矛,長矛指向哪裡,哪裡就奏響了凱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