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蔭千年

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廕千年

王陽明家規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張“蒙以養正”,把勤讀書、早立志、學做人、做好人作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由於長年在西南邊疆為官、征戰,家書成為王陽明開展家族教育的主要途徑,現存《王陽明全集》收錄了大量王陽明寫給兄弟、子女及晚輩們的書信,字裡行間,融入了他對整個家族晚輩的諄諄教誨和殷切希望。

其中《示憲兒》被稱為王陽明家規“三字經”,整篇家書,用歌謠體式,三字一句,共三十二句,一韻到底,朗朗上口。可以說,《示憲兒》三字詩既是亙古不滅的教育法門,也是另一個角度的陽明心學。

示憲兒

幼兒曹,聽教誨:

勤讀書,要孝悌;

學謙恭,循禮儀;

節飲食,戒遊戲;

毋說謊,毋貪利;

毋任情,毋鬥氣;

毋責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惡,是兇類。

譬樹果,心是蒂;

蒂若壞,果必墜。

吾教汝,全在是。

汝諦聽,勿輕棄。

1

一勤讀書,要孝悌

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廕千年

王陽明家訓的第一條就是“勤讀書”。

王陽明曾說:“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在一般人眼中,讀書是人獲取知識的最關鍵途徑。但在王陽明看來,我們心中有良知,良知無所不能,無所不知。所以讀書不是為了獲取知識,只是驗證、呼喚我們良知所已有的知識。

“勤讀書”,那麼讀什麼書呢。王陽明曾對“勤讀書”開出書單:

它必須是原汁原味的經典,也就是當時流行於世的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些書的內容都是激發人內心中固有的善意和智慧的,用今天流行的話來說,充盈著滿滿的正能量。

知道讀什麼書,只是選對了路,如何把路走對,還需要功夫。有人曾問王陽明:“讀書卻記不住,如何是好?”王陽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為什麼非要記住?其實,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體光明。

“如果只是求記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體光明瞭。”可見王陽明要人勤讀書的目的是培養自家心體,自得於心,以其心學語境而言,就是光明良知。所以,套用孟子的話就是,萬書(物)皆備於我——天地之間的一切書籍,都是為我光明良知而存在的。

而孝悌,《論語》中稱“其為人之本與”。王陽明一上來就說了人生的兩件大事,孝悌和讀書。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讀書則是發明本心,修身而成為聖賢的途徑。

2

學謙恭,循禮儀

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廕千年

學謙恭,“謙”,就是謙下。《易經》中謙卦的卦形,是高山在地下,象徵著內心高聳如山,外表卻謙和如平地,鋒芒不露,謙虛謹慎。王陽明對《易經》瞭如指掌,當然知道謙的力量,所以他告訴家人和弟子們,要謙恭。

王陽明認為,人皆有良知,只要肯致良知,人人皆可成聖。既然大家都是聖人,都處於同一層面,任何人就沒有資格輕視別人,所以,“謙”是良知的命令,也是我們對待天地萬物基本的、正確的態度。

王陽明說“器虛則受,實則不受,物之恆也”,謙虛就是要把自己當成空的器皿,而不是實在的一塊鐵墩子。做人要謙虛,不能“太滿”,“太滿”不但裝不進東西,而且最終傷害的是自己。

王陽明教家人遵循的禮法,首先是我們內心認可的禮法,然後才去遵循它。除此而外,偽禮法都應該被輕視,甚至是鄙視。

王陽明除了要家人遵循內心認可的禮法外,還要家人遵循道義。什麼是道義?王陽明的解釋是:“心得其宜為義,致良知則心得其義也。”意思是,心安就是義,而讓人心安的辦法則是致良知。

如何致良知呢?第一,聽命於良知。第二,集義。就是集善,做事符合道義。第三,量知而行“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為致良知”。

最後第四點,極符合“義”的內涵:“當棄富貴即棄富貴,只是致良知;當從父兄之命即從父兄之命,亦只是致良知。其間權量輕重,稍有私意於良知,便自不安。”這就是王陽明所謂的循禮義。

3

節飲食,戒遊戲

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廕千年

“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解,卻於身外覓神仙。”這是王陽明的《養生歌》,通俗易懂,意義卻極為深遠。依王陽明之見,養生要由修身來體現,它貫穿於飲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中。

王陽明告訴家人要“節飲食”,分為三個層次。首先,餓了就吃,但不能吃太多,只要保證我們身體的能量即可。不但不能吃太多,而且要量力,這個“力”是經濟基礎。

餓了吃飯是天理,但如果超出你的經濟基礎,大魚大肉,這就是人慾。其次,飲食不可斷,不能用外力阻止人體需求,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最後,你要把食物徹底消化吸收,否則不如不吃。

王陽明所謂的“戒遊戲”,不是徹底和那些遊戲斷絕往來,而是要以道與志向貫穿遊戲。“雖小道必有可觀”。

4

毋說謊,毋貪利

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廕千年

王陽明訓導家人“毋說謊”,因為說謊意味著欺騙良知,非致良知。良知說“是”,你偏說“非”,良知說“非”,你偏說“是”。長此以往,形成慣性,就成了口是心非的人,成了個虛偽的人。不但別人鄙視你,縱是你本人,因常和良知作對,也會受到良知的譴責。

如此,有何修身養性可談?所以,王陽明講“毋說謊”,要依良知而行,要有誠意。陽明心學認為,良知無善無惡,但良知所發出的“意”卻有善惡,這個“意”就是念頭,我們要在事情上依良知的指引修正我們的念頭,這就是誠意。

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必有事焉(心上無時無刻不存天理、去人慾),所以“毋說謊”,只是個具體要求,王陽明希望家人後輩真正做到的是“誠意”。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王陽明告誡家人毋貪利,並不是說任何追求利的行為都是錯誤的,而是主張在追求利的過程中,讓良知流行其中,所以“毋貪利”其實是讓人省察克治,最終把貪利的念頭清除出心。

5

毋任情,毋鬥氣

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廕千年

人的確是有感情的動物,但老天給我們這種感情時,不是讓我們來揮霍、放縱它的。流露情感時要適度、適可而止。如果無法做到適度和適可而止,那就是任情。人如果不能控制過度的情緒,就最終會成為情緒的奴隸,為其所驅使。

得意時就喜不自禁,失意時就怒氣沖天,這就叫人被情感所左右。當氾濫的情緒主宰你之後,你根本關注不了當下,分不清對錯。

《增廣賢文》中說:“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追”。這正是告誡我們任情恣性的危害。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感情,合理地表露情緒,這樣才能提升人生的質量和敏銳度。

在人生中,很難做到不鬥氣。有人問王陽明,人若忿懥(生氣)了該怎麼辦?王陽明回答:“忿懥幾件,人心怎能無得,只是不可有耳。凡人忿懥,著了一分意思,便怒得過當,非廓然大公之體了。故有所憤懣,便不得其正也。”

生氣這東西,人人都會有,但你不能過。你生氣的時候,其實就是把外來的東西強行納入了自己心上。和它一較勁(鬥氣),就完全不符合天理了。

6

毋責人,但自治

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廕千年

責備別人是件輕快活,上下嘴唇一碰,就完事了。責備了別人後,也不必再有後續工作。但責己就特別麻煩,凡是責己,是自己必有錯了。認識到了錯誤後,就要否定自己,然後還要改正,這個過程非常痛苦而且耗費氣力。人往往好逸惡勞,所以,很多人都在責人而不責己。

但實際上,責己是真切的為自己好,而責備別人卻對自己毫無益處。有句古話說的好:“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毋責人”,遇事不要“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

自治,就是自己治理自己。一言以蔽之,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管理,聽上去很大,其實無非就是責己。常反省自己的不對之處,加以改正。當你把所有精力和時間都用在自我管理上,正如王陽明所說的,你哪裡有時間去責人呢?

7

能容人,是大器

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廕千年

那些盛氣凌人,看不起別人的人,都是沒有修養的目光短淺者。一個有修養的君子,不會因為別人的地位低,或沒有才幹而看不起別人;其次,他們看不起別人,無非是因為別人不如他,但是未必別人以後也不如他,所以說,這是目光短淺。

一個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處、遠處,即便處在比別人優勝的環境中,也會謙卑自牧,清靜自守,絕不會盛氣凌人。

能容人,是大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王旦是宋代的宰相。一天,宋真宗向王旦“告密”說:“卿雖稱其美,彼專談卿惡”,意思是,你雖然總說寇準好,寇準卻專門說你壞。

王旦聽後,也不生氣,笑著說:“按道理應當這樣啊。我任宰相時間久,處理的政事多,缺失也必然多。寇準對您從不隱瞞,可見他忠誠直率,這也是我最敬重他的地方。”

一次,中書省的文件送到樞密院,因為文件不合格式,寇準閱後,便報告了宋真宗,王旦因此受責。不出一個月,樞密院的文件送到中書省,也有不合格式的地方,秘書覺得正好以牙還牙,高興地把它呈給王旦,王旦卻讓秘書把文件送還樞密院,讓寇準修改後再送來,寇準想起自己的作法,不禁汗顏。

8

凡做人,在心地

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廕千年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壞,是兇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這是王陽明家訓的尾聲,琅琅上口、樸實無華的幾句話卻足以讓人深思一生。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良知就是“好心地”。有人問王陽明:“既然良知是指引人向善的,而人人皆有,為何會有惡人?”王陽明回答:“惡人的良知被遮蔽了。”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認為,惡人的良知被遮蔽,就是良知不能發揮作用,分不清是非善惡,於是有了好人和壞人之分。所以,良知就是心地,良知光明,就是良人;良知被遮,就是惡棍。

這種看法其實是不對的。王陽明早就說過,良知無論光明還是被遮蔽,它都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它肯定能判斷出是非對錯。但是,惡人不會執行良知的命令,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良知永遠是向善向“是”的,但是,我們的心所發出的意(念頭)卻是有善有惡的。所以王陽明要求我們要誠意——真誠地對待自己的念頭——即正念頭。

而心地,原本是佛教用語,指的是存心、用心。存心就是光明良知,用心就是誠意。歸根結底,所謂“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壞,是兇類”說的就是:念頭正時是良人,念頭歪時是壞人。

所以,做人在心地,就是在唸頭。這件事,你的念頭是好的,你就是好人;那件事,你的念頭是壞的,你就又成了壞人。

我們可以從西漢宣帝時的宰相丙吉身上得到證明。丙吉有一天出門辦事,見到有人正在打架,已滿臉血汙,倒地不起。丙吉卻似沒看到般,就從械鬥現場走過。

出了城就是郊區,有人驅著一頭牛走過,那頭牛氣喘吁吁,伸長了舌頭,有氣無力地緩緩前行。丙吉急忙讓車伕停下牛車,上前查探,如同醫生檢查病人一樣認真。回來的路上,他的車伕忽然說道:“老爺,我就不明白了。”丙吉問:“你怎麼啦?”車伕說:“生死事大,您見到有人械鬥,置之不理。可看到一頭牛,卻跑上去噓寒問暖。牛比人大?”

丙吉說:“這你就不懂了,打架鬥毆的事自有京城治安官負責。而那頭牛喘得厲害,我擔心是天熱的原因。現在剛進入春天,如果天氣炎熱的話,那麼老百姓今年的收成就成問題了。我身為宰相,黎民百姓的生計問題是要管的,打架鬥毆的事不是我管的。”

後人評價說,丙吉識大體。馮夢龍卻嘲諷道:“牛體比人體大,他的確是識大體。”人命關天,丙吉不管,這就是念頭不對,此時,他成了壞人。牛吐舌頭,他下車詢問,所抱的念頭是對百姓收成的擔心,這個時候他又成了好人。

佛家講,“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儒家說,動機最重要;王陽明則說,要真誠地對待你的意(念頭),時刻提防它。其實大家說的都是一回事:好人和壞人,不是永恆的。它們在互相轉變,轉變的玄機就是我們的念頭!

明末的心學門徒高攀龍也有類似的家訓:我兒生在世上,只想著怎樣做一個人,這是第一重要的事,其他事都不要緊。做人的道理不必多說,只消看看《大學》這本書即可。按書上說的去做,就不會有錯。

王陽明告誡家人時用的比喻非常貼切,他說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樣,而人的行為就像果子一樣,如果蒂不好,果子會受到影響;如果蒂壞了,果子也會尚未成熟就墜落,甚至爛掉。

做一個好人,從眼前看,得不到什麼好處,但從長遠看,卻是佔了大便宜;做一個不好的人,眼前可以得到一些好處,但從長遠看,必然要吃大虧。學習王陽明家訓,在實際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做一個“心地好”的人,如此定會對自己大有益處。

王陽明《示憲兒》:不到百字,福廕千年

轉自丨“曾國藩讀書會”(微信ID:ZGFDSH),略有刪減。圖文版權屬於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