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王陽明:修心就是修福

王陽明:修心就是修福

王陽明曾經是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心學曾經是一門風靡天下的顯學。在當代中國,假如你在大街上做一個調查,問一問王陽明是誰,以及心學在講什麼,也許在一百個人中,不見得有幾個人能答得上來。

王陽明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哲人。他繼承了宋代大儒陸九淵的思想,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

在他看來,人活於世,煩惱苦悶皆由心生,而他提出的處世五法則是引導眾人抵禦外界紛擾的絕佳智慧。讀懂王陽明,讓心靈去修行。讀懂王陽明,就能擁有健康心靈。

王陽明學說的精髓在於“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他認為朱熹要求人們絕對服從抽象的“天理”是沒有道理的,不符合現實社會的客觀實際。

他認為“天理”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要求人們“知行合一”,通過提高自己內心的修養和知識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慾與雜念,從而達到社會的和諧運行,即所謂的“致良知”;教化人們,應將道德倫理融入到人們的日常行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慾,就可以破除“心中賊”。

王陽明主張“致良知”,認為只有療救人心,才能拯救社會,只有每一個人去掉內心世界的“惡欲”和“私慾”,才能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王陽明的“心學”肯定了每一個人的感性認識,更貼近現實生活,遠比朱熹的冰冷冷的教條更有人情味。

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最高境界,王陽明用自己一生的行動實現了人生的最高價值。王陽明臨終前,他的學生周積問他還有什麼遺言,他自信而樂觀地說:“我心光明,亦復何言!”後人從中不難品味出他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修身養性的最高之境,在於無論面對何事都能不急不焦保持內心的寧靜。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提到:“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與身體的操勞相伴隨而來的,往往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安。王陽明的欲修身先養心,對修身養性有重要指導意義。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閒,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

王陽明主張欲靜心先戒躁。“如今於凡忿懥等件,只是個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心思,便心體廓然大公,得其本體之正了。”

意思是:如今,對於憤怒等情緒,只要順其自然,不過分在意,心體自會豁然開朗,而實現本體的中正了。依王陽明之見,心胸狹隘的人,只會將自己侷限在狹小的空間裡,鬱鬱寡歡;而心胸寬廣的人,他的世界會比別人更加開闊。

王陽明所提倡的欲心曠先求簡,在某種程度上與道家所說的“順其自然”相仿,但相對於老莊的無為之態,王陽明推崇的是“無為之下的有為”,即以退為進大道至簡的本真心態。

人活一生也應如此。為什麼人們會不厭其煩地追求那些看似風光,實際上令人身心疲憊的“負擔”呢?皆因內心少了一種簡單的人生態度。與其困在財富、地位與成就的壁壘中迷惘,不如嘗試以一顆簡單的心,追求一種簡單的生活。

王陽明的心學有兩個要點。一是“心即理也”,即一個人只要能夠悟到心的本體,心本身是善的,人心的制高點是良知。那麼他就可以日益精進,達到成賢成聖的高度。心學的第二個要點就是“知行合一”。

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說,在道德觀念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就是行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的行,就是知的完成,知行是合在一起的。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誠字有以工夫說者。誠是心之本體,求復其本位,便是思誠的工夫。”在他看來欲簡泊,先意誠。人的本心就是真,這世上只有兩件事,一件為真,一件為假。求真必然務實,求假自然務虛,虛實之間,體現的不僅是對人的態度,更是對自己的認識。糊弄別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難。

要判斷一個人的心靈狀態是否健康良好,最簡單的標準,就是王陽明經常引用的《中庸》裡的一句話:“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也就是說:一個人無論處在怎樣的境遇之中(富貴、貧窮、順境、逆境),都能保持自在安詳、自得其樂的心境,都始終保持內心強大。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稱為“君子”,亦即心靈健康的人。而要想獲得這樣的心靈狀態和精神境界,就必須通過兩個字——修行。

今天很多人之所以感覺沒有幸福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在於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懂修行為何物,從而疏於照看自己的心靈。心靈是幸福的“感受器”,而健康和良好的心靈狀態則是幸福的直接源泉。

因此,如果我們對於心靈的運作機制一無所知,對於心靈與人生的關係全然懵懂,任由自己的心靈家園常年拋荒,那無異於親手斬斷了我們與幸福之間天然具有的聯繫。

王陽明:修心就是修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