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上有很多產品經理的思維的理論原來是這樣的

互聯網上有很多產品思維的理論,簡單說來,產品思維是產品經理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很多同學學完創享學院的思維課程,都覺得“哇為什麼感覺要鬥智鬥勇”“完全是宮鬥劇的模式嘛,比什麼延禧宮略和甄嬛傳的還費腦回路”。

事實上,很多事情是相通的,只是宮鬥劇中掌握後宮最大權利是妃子們的目標,而對產品經理來說,洞察用戶心理,滿足用戶需求,是我們的目標。

以下我通過一個面試的案例題拆解產品經理的思考方式:

面試題:過年了,你的親朋好友問您在幹嘛(您是一名pm),你會如何介紹這個職位?

01

第一部分:按照產品經理的思維,產品經理會對問題進行目標用戶的確定和劃分,找到目標用戶的需求——

目標用戶:親朋好友;

場景:過年期間的問候(以和為貴);

目的:介紹我們的職位,“產品經理”

用戶需求:對我們工作的瞭解

02

第二部分,產品經理會對自己的目標用戶進行劃分,進行簡單的用戶畫——“不懂互聯網的親朋好友”

爺爺奶奶等老一輩:年紀65-90歲之間,輩分上,差我們至少兩代。接觸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幾乎沒有。基本上只能使用簡單的老人手機,不會使用電腦。

與父母同輩的長輩親戚:年紀約45-65歲,差我們至少一代。有機會在工作生活中接觸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但更多時候是被動接受產品和服務。

目前生活在小城市或農村的朋友/同學:基本上為同齡人。在生活中接觸互聯網的機會不多,靠學生時期和同齡人之間的消息傳遞有一些不清晰的認識。

目前生活在大中城市的朋友/同學:基本上為同齡人。生活中接觸互聯網較多,但是多和自己日常生活相關,僅僅停留在使用者的層面上。能夠會用但是不知道互聯網公司和互聯網產品是怎麼產生、怎麼運作的。

互聯網上有很多產品經理的思維的理論原來是這樣的

03

第三部分,產品經理確定用戶需求——為什麼詢問我們的職責?

爺爺奶奶那一輩:

期望:孩子有安穩的工作,舒適的生活,令人羨慕的收入。

深層需求:希望你現在過得很好。如果符合上述期望中的幾條,那就算過得挺好的,老人就放心了;

父母同步的長輩親戚:

期望:孩子的工作在大城市有很大上升空間,靠自己的努力實現最的價值,走向人生巔峰,目前有同齡人中相對比較高的收入。

深層需求:攀比或閒聊時的談資。我們家/我某個親戚家孩子怎麼怎麼樣,其次才是關心。

生活在二線城市或農村的朋友、同學:

期望:你別太有架子讓人覺得有距離,別盛氣凌人秀優越感,就行。

深層需求:想要了解你的近況,但也會怕因為差距過大失去共同語言。 其中有部分人可能會潛意識裡面自卑,覺得自己不如大城市裡的人,怕你看不起他;也有部分是混得很厲害發財了,想要看看你的近況,滿足他的虛榮心;

目前生活在大中城市的朋友/同學 :

期望:瞭解你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深層需求:這類人和你的生活軌跡類似,想要和你繼續變得更瞭解,看生活中是否能有些交集,也有攀比的心理。

互聯網上有很多產品經理的思維的理論原來是這樣的

04

第四部分 根據各位親朋好友的反饋制定我們的應答策略

老一輩:抓住”穩定、輕鬆、收入高”等關鍵詞,讓老人放心。

父母同輩:樹立高大上形象,讓對方印象深刻,多談年終福利待遇

生活在小城市/農村的同齡人:實話實說,注意避免可能引起對方誤會的描述。推薦用適當的自黑調節氣氛,增加親和力。用工作的幸福感來讓對方滿足,儘量別提收入。

目前生活在大中城市的朋友/同學 :真實,坦誠相對。

05

第五部分 記得觀察用戶的反饋

老人是否笑著說放心了,長輩是否在未來的一年四處談論你,同學是否關係更緊密了。 根據反饋調整下一輪問答轟炸。

一個簡單的問題,在產品經理看來,並不簡單,我們會從動機、場景、心理、背景深挖用戶需求,時時刻刻在意對方的反饋,注意雙方的互動。想成為一名厲害的產品經理,洞察世事的能力需要一步步培養,實時鍛鍊,建議大家慢慢學習,生活中不斷鍛鍊,如果想知道更多產品經理的思考方式,快來參加我們的試聽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