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會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句話?

昌cs


三國時諸葛武侯的大名垂千古!



我想每一個喜歡諸葛亮和愛讀三國史的人來說,每每讀到《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這一章時:當司馬徽再遇劉備,得知是徐庶向劉備舉薦的諸葛亮時就說過“元直欲去,自去便了,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又說過“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的感嘆。當時心裡不禁會覺得一突,為什麼這時諸葛亮還未出山,司馬徽會有這樣的言論,又不免感到忐忐。而縱觀諸葛亮一生也確實應驗了這句“不得其時”的論斷。真的是讓人們為諸葛亮的一生感到痛惜、哀惜、悲惜、憐惜!這也是為什麼剛開始司馬徽不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原因。正因如此諸葛亮千百年來一直在世人的心目中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是後人爭相學習的典範!後世之名人墨客也多有追評高論,不勝枚舉。其中以杜甫的詩詞《蜀相》最為貼切肯實,讓人讀後再憶起諸葛臣相時禁不住潸然留下。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首經典的稱頌,緬懷一下三國時期這位偉大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經濟家、建築製造大師、大詩人的豐功偉績: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宮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那麼在漢末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之時,諸葛亮為什麼沒有選擇曹操或是孫權呢?諸葛亮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人,父親諸葛圭雖然早亡,但也是漢朝官員,職位太山都丞。因為他叔叔諸葛玄和荊州劉表關係不錯,所以諸葛亮一家就一直居住於當時荊州的管轄範圍內。常和當時的荊襄名士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徐元直為友,坐而論道。而當時曹操的專權挾帝和看出東吳孫權只會偏安一禺的現狀,作為漢家臣子後人的諸葛亮是覺不會與他們同流的。劉備大漢後裔,皇室貴胄,又素有壯志,雖然未遇諸葛亮之前一直都鬱郁不得志,但這都不是真正影響司馬徽所謂的“不得其時”的原因。而且崔州平“由亂而入治,由治而入亂”的論述,也間接說出了諸葛亮跟隨劉備的“不得其時”。三國演義開場所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歷史的延續發展,朝代的興衰更迭,不會因為個人的意志而轉移改變,三國時期的歷史發展也正是“由治而入亂”的開始,歷史也證明劉備不是那個“由亂入治”的人,曹操也不行。那麼這個道理別人都懂,諸葛亮也更加明白,也看的透徹。那麼導致諸葛亮最終跟隨劉備出山的理由,我想原因有二,第一是諸葛亮確實為劉備的三顧之真情所打動,士為知己者死!第二我在之前的悟空問答中也說過,諸葛亮絕對對自己的能力有著相當的自負,企圖幫助劉備重拾山河,重造漢室,重寫歷史。我這絕不是貶低武侯,而是對武侯能力的高度讚揚。他絕對有扭轉乾坤的能力,比及呂望、子房的豪情!就像他用七星續命一樣有著強大的自信!但終究“不得其時”啊!!!諸葛亮的一生充滿了智慧、忠勇、樸實、辛勞、大度,他的形象光芒萬丈,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為劉備光復漢室的夙願中去,直到死也不忘蜀漢山河,蜀漢人民,最後葬於定軍山遙望北方,以此守護著蜀漢的漢中大門。希望能看到後代北伐成功的那一天!劉歡的一首《哭諸葛》是那麼的讓人心肝悲慟,讓人憐憫惋惜!



遙想武侯當年意氣風發,未出茅廬而定三分天下計;火燒新野初展風姿;聯孫吳舌戰群儒;借東風赤壁敗曹;奪荊州為主謀基業;戲周瑜為蜀去強敵;哭周瑜英雄惜知己;入西川先主成帝業;取漢中曹操敗退;重養民後世頌其德;降姜、馬為蜀儲人才;困陸遜八陣顯威力;擒孟獲為漢平後方;輔後主、倆上表彰顯忠誠心;斬馬謖方見治軍嚴謹;用兵奇謀空城計,別出心裁木牛連環弩;罵王朗尊漢抑魏;戰司馬計高一籌;七星續命神鬼莫測;除魏延用心良苦;葬定軍夙願未甘!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鞠躬盡瘁 ,又何為死而後已。諸葛亮的精神用完美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這就是為什麼司馬徽說徐庶“惹他出來嘔心血也”。可見司馬徽看人之準,也算稱得上諸葛亮的知己了。


真是:

一生為主身先死,

鞠躬盡瘁只為國。

空餘陣圖與瑤琴,

留得美名在人間。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水鏡先生即漢未名士司馬徽。

司馬徽博學多識,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是三國的"世外高人"。他的弟子很多,據說諸葛亮和龐統都拜他為師。而司馬徽對兩人的才華也很欣賞,並不遺餘力去推薦二人,甚至打出了名譽天下的廣告語:伏龍、鳳雛得一,能安天下。


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時,司馬徽感嘆地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瞭。一方面是說劉備是個雄才大略的名主,跟著他乾沒有錯,有前途。另一方面是諸葛亮一直隱居南陽,"樂耕"的時間太長了點,錯過了絕佳的下山時間。

要知道諸葛亮隨劉備下山時,天下形式大致是: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戰勝袁紹,雄霸中原,已是一家獨大的梟雄。唯一能跟曹操抗衡的孫權偏處江南東吳一隅,只能消極防守而無多大反擊能力,其它荊州劉表、益州劉璋都是無能之輩,做不出什麼大事來。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跟隨居無定所的劉備下山,可謂白手起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同時,要面臨曹操等人的圍剿,於夾縫中生存,箇中艱辛可想而知。


而如果諸葛亮能在官渡之戰前出山,如此,曹操和袁紹兩虎相爭,劉備正好可以藉機發展壯大勢力,甚至可以先奪取荊州為根據地,形勢和發展機遇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1、諸葛亮出山的時候,年方27歲。而劉備已經47了,比諸葛亮足足大了20歲。古人的壽命,因受到醫療、食物等條件的侷限,本就相對比較短。所以,才會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說法。即將跨入老年的劉備(五十即可稱“老年”),與諸葛亮還能有多長的合作時間,誰也不敢逆料。如果不能一戰而奠定統一的基礎,那麼,很可能就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了。依我看,這也是司馬徽嘆息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在天下大亂之時,也就是曹操消滅袁紹之前;那時候諸侯割據,各自為政。如果有能人(比如,那時候就有諸葛亮),那麼各個擊破,打好統一的基礎的機會就大得多。曹操就是這樣做的,終於統一了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北方。而可惜的是,那時候的諸葛亮還沒有長成,更無從跟隨劉備。而諸葛亮出山的時候,這個黃金機會已經沒有了。再要打基礎,難度遠比曹操打基礎的時候大得多。這也可能是司馬徽嘆息的原因之二!

3、在《演義》中,阿斗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角色。這一點,司馬徽應該是知道的。如果劉禪和劉備一樣的精明,我想司馬徽也不會發出那樣的感嘆。因為即使劉備死後,如果阿斗精明,也必定能和諸葛亮配合得相得益彰。正因為阿斗的無能,司馬徽認為諸葛亮不可能得到阿斗的配合。這可能是司馬徽感嘆的原因之三了!


傲視蒼穹39


為什麼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惋惜的說:“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因為

一,三國時代,英雄倍出。

魏的曹操,吳的孫權,蜀的劉備都是雄才大略,高瞻遠矚。他們手下的荀攸,荀彧,郭嘉,程昱,張昭,魯肅,周瑜,陸遜都是一時之豪傑,蓋世之英雄。都用盡心機心智為自己的集團謀劃最大的利益。在這英雄輩出的時代,諸葛亮只是蜀國的一個傑出人物,其他兩個集團都有與他勢均力敵的優秀人才。

二,益州疲弊,國小民弱。

當時天下三分,魏國佔據天下十三州中的八州,人口越四百多萬。吳國佔據四州,人口約二百多萬。只有蜀國最小,僅佔據一州之地,人口也少的可憐,區區九十八萬。以積弱積貧之地與其他兩國爭雄,難怪聰明天縱如諸葛亮也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三,棄長取短,勉力強撐。

軍事並非諸葛亮所長,其實孔明先生所長者是治國。但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為了擴展蜀漢集團的生存空間,也為了蜀漢不被別人吞掉,諸葛亮只能逆天改命,勉力以弱罰強。結果耗盡心血落得個“殞命五丈原”。

所以說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煙雨江南1573


水鏡先生說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是什麼意思

說到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其實還真的是有點點可惜了,真的是才智過人,但是就是不能把三國給統一了,其實這件事情早有人預言了,那就是水鏡先生早就說過“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來揭秘看看吧!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諸葛亮遇到了劉備這樣的明主,但是他出生在一個亂世之中,一生操勞是在所難免的,最後諸葛亮無功而返,病死五丈原也說明了這一點。

諸葛亮一心為大漢盡忠,但是他盡忠的時候,大漢其實已經是一個空殼子了,而且當時曹魏、孫吳的政權都是非常強大的,如果諸葛亮要實現自己興復漢室的目標,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這就是所謂的未得其時。

其實,這句話中的,孔明未得其時,並不僅僅是指諸葛亮投奔劉備的時間。

未得其時中的這個“時”字指的是天時中的時,是諸葛亮出山沒有天時這一優勢。

正是因為他沒有天時這一優勢,所以他六出祁山都沒有成功,最後還病死在了五丈原上,最後落得個出身未接身先死的悲壯結局。

這句話並不是水鏡先生說的,這句話是司馬徽的讖語,只是司馬徽在同情諸葛亮的遭遇。

孔明的不得其時還有一種說法,也就是他加入劉備集團的時間太晚了,如果劉備在徐州的時候,他就加入劉備集團,劉備的霸業是很可能成功的。

然而,劉備在徐州的時候,是195年的事情,這時候的孔明只有十四歲,年紀還是非常小的。

而這時候的曹操早已經成了氣候,天下局勢更是錯綜複雜,即使孔明再有本事,他也不可能興復漢室了。

綜合上面的介紹,諸葛亮雖得其主,就是他得到了劉備這樣的君主,但是不得其時,說的是他不得天時,而且加入劉備集團也太晚了。


歷史壹加壹


《三國演義》裡出現的這句話,不管是否在正史上出現過,都很好地總結了劉備諸葛亮這一對完美君臣,更點明瞭諸葛亮的命運。

首先,我們看看諸葛亮想要什麼樣的“主”?諸葛亮隆中讀書時,自視甚高,自比管仲樂毅。這是非常猖狂的!要知道,齊國能成為春秋霸主,管仲功勞最大;樂毅幫助燕國下齊七十餘城。兩人一文一武,諸葛亮也暗示自己能文能武,文能定國,武能安邦。諸葛亮想要什麼樣的主公,其實他自己在作品裡寫了:“太公九十而非不遇,蓋審其主也!”在他看來,如果不能像姜太公遇周武王那樣,寧願終生不仕!管仲、樂毅得到齊桓公、燕昭王的充分授權,君臣相和,這就是諸葛亮期望的君臣關係。

劉備就是諸葛亮期望的主公!劉備一直對諸葛亮是信任的,而且諸葛亮小劉備20歲,正好是託孤之選。很多人以為劉備入川后,給法正、李嚴的官比諸葛亮大,以此認為劉備疏遠諸葛亮。豈不知,那是籠絡蜀中人心的需要!劉備死後,劉禪稱諸葛亮相父,對其言聽計從;諸葛亮的丞相府大權獨攬。為避免尷尬,諸葛亮一大半時間駐漢中,為自己和劉禪都留足了空間,蜀漢政權超級穩定!

為什麼“不得其時”呢?因為兩人相遇太晚了! 當時,曹操已經得到天下的一大半,而且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區。曹操兵鋒未達荊州,荊州文武都做好了投降準備,這就是當時的現實。當時的江東,如果不是魯肅、周瑜堅持,也是主張投降的;後來的漢中張魯,也是不打算抵抗就投降。劉備在劉表手下“寄寓”,兵少,沒有地盤,想要對抗曹操而三分天下,已經很難很難。


九州歷史


通常對於這句話。大家都有一個很大膽的猜想,那就是水鏡先生的身份,水鏡先生的名字叫做司馬徽,大家很容易聯想到一個人那就是最後令三國歸晉的司馬懿,實際上,諸葛亮的出山很可能是司馬家族一盤大棋的一部分,只有通過天下三分才能削弱曹操的勢力,才能逼得曹操重用司馬家,最終讓司馬氏李代桃僵,去控制曹丕,曹睿,形成最後天下歸晉的結局。所以即便是諸葛亮天縱奇才加入蜀漢,最後也逃不過滅亡的結局,於是便有了水鏡先生的這句話: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時胖紙說詭事


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水鏡先生在書中,被大作者家羅貫中,描繪成仙界之人……所以水鏡先生的預言那是一點沒錯……但從三國的走勢,孔明的橫空出鏡,相遇劉備(雖得其主)也是必然的,終結(不得其時)也是在情理之中……謝謝……


A7278A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英雄逐鹿中原,使得中原成為戰火頻發之地,而位於中國南部的荊州則成了濁海中的一股清流,亂世之中的一方淨土,如此世外桃源的存在,使得天下隱士皆往荊州避難,使荊州一度成為了天下才俊的隱居之地。

當時荊州有龐德公、司馬德操、諸葛亮、龐統等大才之人,龐德公有識人之才,評價此三人,稱司馬德操為水鏡、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故臥龍鳳雛之名號得以傳頌。

司馬德操如水中明鏡,能看穿一切,諸葛亮胸懷大志,一旦得勢,便猶如龍入大海,龐統則如雛鳳一般,待羽翼豐滿,便可鳳舞九天。

劉備在窮途末路之時,得徐庶推薦,三顧茅廬 ,在隆中與諸葛亮相見,兩人相見恨晚,互為知音,諸葛知劉備素有鯤鵬之志,施仁義於四海,深受民眾愛戴,又為漢室宗親,追隨之,必使自己管樂之才得施,鴻鵠之志得展。可以做一番驚天偉地之大事。

當諸葛亮認為自己得到明主而欣喜時,水鏡先生司馬德操則感嘆曰:“孔明雖得其主,但不得其時也,可惜!可惜”。以水鏡之才,說此話必有深意,仔細揣摩,果然不一般,把當時之天下局勢看的相當透徹,果不愧為水中明鏡。

諸葛亮出山時為公元207年,當時天下格局為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手下文臣武將眾多,兵強馬壯,已非人力可圖也,而孫權則繼父兄之基業,佔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以長江為天塹,加之有託孤之臣周瑜張召輔佐,難以攻克。

所以當時留給諸葛亮施展才華的地方已經很少了,只有荊州和益州,而荊州之地,為東吳長江之上游,對孫權威脅太大,必會有一番爭奪,只有益州之地尚可,而益州雖為天府之國,但卻是死地,北有曹操,東有孫權,皆虎狠之輩,必把劉備封死於大山之間。

諸葛亮縱有管樂之才,處於蜀地也難以施展,國力弱小,人才缺乏,又加之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幾乎處於與外界隔絕的狀態,諸葛亮龍困淺灘,虎落平川,明知北伐無望,卻也只能如此,否則正義難存,蜀之亡矣!可嘆諸葛曠世之才,面對蜀之一隅寸地,只能無奈的閉上了雙眼。

諸葛亮如早出山二十年,必可以一展所學,掃平亂世,蕩清乾坤,又何至於蝸居於蜀地,累死於五丈原。


三千年讀史看人生起落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打仗要看天時、地利、人和。有人說三國時曹操佔天時,孫權佔地利,劉備占人和。因為劉備仁義,所以占人和。但是,打仗只靠人和是很難取得戰爭勝利的。劉備是個賣草蓆出身的皇室後代,靠仁義贏得了一份天下,然而和曹操相比,差距太大。曹操是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又注重人才的培養和重用,具備了海納百川的胸懷。軍事實力的競爭關鍵靠人才的競爭,曹操的人才可以說人強馬壯,人才濟濟。曹操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多謀善斷。所以能打敗多謀少斷,且人強馬壯的袁紹。而劉備只會流眼淚,沒看出他有什麼才幹。水鏡先生早就看出了這一點。因此才勸解諸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