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酒論》之《好壺出雲南》

華夏神州,西南邊陲,十萬大山之間,不僅保存一座規模宏大,歷史悠久,古韻流芳的文廟,文廟的福地就是歷史文化名城建水,古稱:臨安府,又名建陽。此地還有傳承數百年,歷久彌新,生機盎然,獨領風騷,集詩、書、畫、印、刻、磨六位一體的陶藝奇葩----紫陶。

自古,擅飲茶之人,亦好精美巧雅的茶壺,耳熟能詳的以宜興紫砂器為大眾追捧,其實非也,明朝開始,四大流派各顯風流,各領風騷,各具特色,除宜興紫砂器外,廣東的石灣陶,四川的榮昌陶,雲南的建水紫陶。最與眾不同的建水紫陶別有洞天,材質精良,工藝繁雜。其一原料,紫泥細如脂粉,宛如摩登女郎搽摸的香粉般細膩,故稱紫陶,有泥無砂。其二工藝,斷簡殘帖,需要陶胚上刻陰線,填五色土,再燒製。其三,無釉磨光,看似施釉,摸著釉滑,其實是繁複細緻的打磨工藝,古時有一兩壺一兩銀的說法,可見一把古韻悠悠的紫陶茶壺耗費不菲。

彩雲之南,人傑地靈,物產豐富,玉出雲南,茶出雲南,壺亦出雲南……好茶,好水,好壺,喝出健康,才不枉費做一回雲南人……祝願朋友們,品茗讀書時,也把玩一把心怡的紫陶茶壺。

這正是:壺雖小容宇宙乾坤,茶一葉知天下枯榮!

願天下茶友:紫陶泡普洱,品出茶滋味。

----------- 作者楊建源,系雲南省中小企業協會會長

《茶酒論》之《好壺出雲南》

本文版權歸屬楊建源先生,整理於茗陶雅藏團隊

《茶酒論》之《好壺出雲南》

茶友們覺得喜歡可以點點關注,每天推送普洱茶知識或當地民俗文化讓您成為普洱茶資深“老茶客”,還請茶友們提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和建議在下方評論處留言,也可以私信作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