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曆法

要學習易經,特別是易經衍生出的風水學和占卦學,就必須掌握相關的歷法知識。

概述

世界不同的文明,曾經孕育出不同的時間系統,這個系統就稱為曆法。無獨有偶,無論古今中外,中國、巴比倫、印度、埃及等,在還沒有文化交流的歲月裡,就已經各自有其曆法,這些曆法的建立,都是依據地球運行太陽一週作準則。

當時的天文學的知識並不發達,採用的是“天動說”,不是“地動說”,故不認為是地球環繞太陽,而是太陽環繞大地。但無論如何,曆法創建者都是看著太陽在天上移動的軌跡,作為一年的依據,這稱為陽曆。今日世界的歷法正統稱做公曆,就是採用最標準的陽曆。

陽曆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秒,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一年分為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數積累起來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裡,這一年叫做閏年,所以閏年的二月有29天。

陰曆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共29天半。為了算起來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中,大小月大體上交替排列。陰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沒有平年閏年的差別。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此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它不能反映季節,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

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後來人們定了一個折中的歷,就是所謂的陰陽合曆。現在我國還在使用的夏曆(也有人叫它農曆),就是這種陰陽合曆。它跟陰曆一樣,也以月亮圓缺一次的時間定做一個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閏月的辦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數跟陽曆全年的天數相接近,來調整四季。

夏曆約每過二、三年多一個閏月。夏曆系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為一月,再配合地球繞日一週之時數為一年,實際上等於陰陽合曆,這就是說中國曆法就有了兩個系統,一個是按地球環繞太陽一週的陽曆,一個是按月亮環繞地球一週的陰曆。從農曆初一月缺到農曆十五月圓這就是陰曆反映的內容,從24節氣分佈上我們可以看到陽曆反映的內容。

易經的歷法

天干與地支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我國古代人民用來記錄年、月、日、時的符號,源於古曆法,而後被中國古代科學文化採用,作為時空參照體系。比如,公曆2009年3月14日16時(即農曆2009年2月18日16時)換算成干支歷為己丑年丁卯月戊午日庚申時。這是四柱預測學(八字預測學)的基礎。在風水學中,干支還廣泛用來分辨方位。

天干地支創設的年代,相傳為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統治中國之時。約在距今四千六百多年以前,黃帝的臣子大撓先創立天干系統,後再創立地支系統。

天於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有十個,用來記錄日子,十日一個循環。

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與戊不同,戊為天干)、亥,共有十二個,用以記錄月份,十二月為一個循環。

易經的歷法

因此,當時的日子,是甲日、乙日、丙日、丁日、戊日、己日、庚日、辛日、壬日、癸日,以三十日為一個月,故每月的日子,共有三個循環。十二個月則為一年,月是以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已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為次序。

不過,後來大家發現只以天干記日、地支記月,實在很不方便,因為十日就一個循環,十二月又一個循環,提起甲日,大家都不知道是哪一個甲日,提起乙日,大家也不知是哪個乙日。同樣,提到子月、丑月,大家也分不清是哪一年的子月、丑月,這個問題必須解決。因此,十天干就和十二地支結合起來,作為計算整個時間的工具,年月日時,都用干支合算。

天干陰陽屬性為: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已、辛癸為陰。

地支陰陽屬性為: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醜、卯、已未、酉、亥為陰。

屬陽的天干只和屬陽的地支結合,屬陰的天干也只和屬陰的地支結合,陽不配陰,陰也不配陽,這樣就建立了六十甲子的系統用於計算年、月、日、時。

易經的歷法

由於干支六十為一組,因此,年份是六十年為一個循環,由甲子年起,依次是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戊辰年等,直到第六十年癸亥年。然後是另一個甲子年,展開另一個年份循環。

月份也是由甲子月起始,依次為乙丑月、丙寅月、丁卯月、戊辰月等,直到第六十個月為癸亥月,共為五年,然後又回到甲子月,展開另一個月份的循環。

日亦是由甲子日開始,即乙丑日、丙寅日、丁卯日等,直到第六十日為癸亥日,即兩個月,然後再展開另一個循環,出現另一個甲子日。

需要注意的是,風水學和占卦學來劃分月份不是按陰曆的初一來劃分的,而是按照二十四節氣來進行劃分的,具體如何劃分,這會在以後的章節裡講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