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里的弘晝王爺,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

熊掌大人


弘晝是弘曆(乾隆帝)的弟弟,生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比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9月25日)的弘曆小1歲。

據說雍正帝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曾經在他和弘曆之間遊移不定。

據桐城姚永樸所著《舊聞隨筆》中的記載:

世宗既即位,別定立嗣法,將書名藏金匱中。顧鍾愛第五子和親王弘晝,而第四子高宗夙為聖祖所奇,嘗有“此人異日福過於朕”之諭,因猶疑不決。

乃以二篋,一置玉印一枚,一置明珠十顆,賜二子,使隨意祗領。和親王取珠,而高宗受印。上嘆曰:“天也!”於是密定高宗為嗣。

也就是說雍正帝曾經把一個玉印和明珠十顆讓弘曆和弘晝選擇,弘晝選擇了珠子,弘曆選擇了玉印,因為玉印象徵了權力,雍正帝認為這是天意,所以確定秘密建儲的對象是弘曆。

《舊聞隨筆》記敘江南名士等掌故相對還靠譜一些,轉述宮闈秘聞就多少有點道聽途說的成分了,雍正帝為人行事到底如何見仁見智,但無論對他做正面還是負面評價的人,對他這個人行事果斷、心思縝密基本上是認可的,

很難想象皇位繼承人這樣的事情會出以“抓周”這樣的方式,再說,雍正帝在雍正元年(1723)即秘密建儲,具體人選雖然沒有明示,但三個月後的是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週年忌辰,雍正帝即選派年僅13歲的弘曆代表自己前往景陵祭奠康熙帝,這無疑已經暗示了是在位的皇帝特遣未來的皇帝向升遐的皇帝致祭,是向康熙帝在天之靈奏告儲位已經有了歸屬,不待用玉印明珠再來進行遴選。

但是,這個故事的象徵意味很符合弘曆和弘晝的關係,弘曆選擇玉印,所以被封為寶親王,隱喻大寶有歸,弘晝選擇明珠,所以被封為和親王,類似以後奕訢的恭親王封號,隱含意義是表示要兄友弟恭和和睦睦——後來乾隆帝一生製作印璽有1800餘方,常用的印章大概有500多枚,成為一個彈幕狂魔,說來抓玉印倒真的和他脾性相合,這是玩笑話,暫且按下不表。

乾隆帝即位後,“憲皇所遺雍邸舊貲全賜之,王故甚富饒”(《清史稿》作:性復奢侈,世宗雍邸舊貲,上悉以賜之,故富於他王),也就是說把雍正帝當初當雍親王時候的所有財產全部賜給弘晝,

這也就是所謂“國事家務事分開來辦”的意思,表示在公我是皇位的繼承人,在私父親所有的私財全都是給親愛的弟弟的,玉印明珠的故事估計是因此而衍生出來,兄弟兩人一個佔一個貴字一個佔一個富字。

當初雍正帝以雍親王身份居藩的時候,生性儉樸,家規嚴正,門下包衣又在外仕途得意的多,常有孝敬,那份私財確實很可觀。

當然,貴為天子自然富有四海,弘晝雖然“富饒”、“阿瑪的私財可以敞開來花”,

但說到底還是乾隆帝富,弘晝心裡未必舒服,有觀點就認為因為弘晝憤懣不平,所以好言喪禮,具體來說就是弘晝口口聲聲“人沒有百年不死的,何必忌諱?”他曾經親手製訂喪儀,自己坐在庭際,使王府上下把自己當死人祭奠哀泣,他卻一本正經地喝酒吃肉(祭品)為樂,還製作了各種鼎彝盤盂作為明器(陪葬品),放在自己的座椅床榻邊上。

歷史小說家高陽(許晏駢)先生有一個觀點,認為弘晝此舉,有最大的倒黴事不過是丟了皇位,我已經最倒黴了,死不死的也就沒什麼好多忌諱的了。

當然,這只是對歷史人物心理的一種揣測,並不百分百可靠。換個角度,弘晝以放浪荒唐來韜光養晦,保護自己,在邏輯上也是成立的。

當然,弘晝的荒唐和《延禧攻略》中角色的樣子不同,電視劇畢竟是演義。

乾隆帝對弘晝,基本上是富家長子對待驕縱的幼子的態度,有督責教訓,但總體上是寬大優容的,這也算他吸取了父輩九龍奪嫡互相殘殺的教訓吧。







談古論金


弘曆(乾隆)有九個異母兄弟,弘曆排行老四,弘晝排行老五,僅比弘曆小四個月。乾隆即位後,還在世的兄弟只有五弟弘晝和十弟弘曕。

在諸兄弟中,與乾隆關係最緊密的就是弘晝。他倆從小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師讀書,朝夕相處,可謂手足情深。雍正生前雖然罪喜歡弘曆,心中對繼承人早有歸屬,但弘晝同樣深受寵愛,

乾隆即位後,兩人的關係發生了驟然變化。如《延禧攻略》所描繪的那樣,乾隆的確一度很放縱弘晝這個弟弟,弘晝曾因和軍機大臣訥親鬧矛盾,當眾毆打訥親,乾隆目睹了整個事情的經過,既不怪罪,也不出聲阻止;乾隆在經濟上對弟弟也很大方,雍正駕崩後,乾隆還曾將父皇的雍親王舊邸及財物全賜給了弘晝。

弘晝的本性算得上驕狂,還曾對乾隆鬧過小性子,說過一些在帝制時代算得上“大不敬”的話,後來清醒過來想乾隆的請罪,乾隆告訴他:“如果我答覆一句,我們頂撞起來,你就該粉身碎骨了”。

乾隆對宗室在政治上管控的一直很緊,弘晝也不例外。

在乾隆的不斷敲打之下,驕狂的弘晝逐漸變成了一個“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之人,當然,你可以認為他這樣也算是收斂鋒芒的避禍之舉。弘晝在家裡養著戲班子,自己改寫戲文,自己親自上陣彈唱;弘晝最有名的荒唐之舉在《延禧攻略》中也說到過,弘晝喜歡裝成活死人,演習自己的葬禮,親人奴僕哭的越投入,他越開心。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弘晝因病身亡。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弘晝是死於政治鬥爭。《延禧攻略》對此顯然是杜撰的,當然我們對電視劇完全不必較真。


張明揚不說話


弘晝是和弘曆一年生的皇子。弘曆的地位應該是很早就確定了。

他們的父親雍正剛剛登基後,雍正元年的正月大祭後就把弘曆叫到養心殿給他吃了胙肉,似有託付江山社稷的意思。

雍正元年的八月,雍正就召見總理事務王大臣和九卿們宣佈說建儲的事,雍正說“今朕特將此事,親寫密封,藏於匣內,置之乾清宮中世祖章皇帝御書《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乃宮中最高之處,以備不虞。”

弘晝應該也早就知道自己於儲位是無緣的,而並不是像《延禧攻略》裡那樣野心勃勃。這個儲位也並不是弘晝讓給弘曆的,因為這件事他根本沒有讓或是不讓的資格。

在弘曆編輯自己詩文成書的《樂善堂文鈔》中有弘晝所作的序文。弘晝自己也在序文裡寫自己的兄長弘曆得天獨厚,深受皇祖之恩,表自己不敢和兄長“同年而語”。同在《樂善堂文鈔》的其他序文裡,張廷玉、鄂爾泰、朱軾等幾乎就是把弘曆視為儲君了。

弘晝雖然無緣於儲君,但還是父親雍正很喜歡的兒子。雍正也會派弘晝去處理一些政務,比如文廟典禮之類的,只是作為皇家的代表沒有什麼實權。但是雍正很早就給了兒子弘晝爵位,雍正十一年弘晝就被封為和親王。在弘晝被封和親王后也派他和兄長弘曆一起處理政務,似乎有讓他與兄長弘曆和衷共濟,追隨兄長的意思。

弘晝應該是比較驕橫。因為雍正兒子不多,除了秘密立為儲君的弘曆就只有弘晝,直到雍正晚年才又生下弘曕,之前肯定也比較溺愛弘晝。

雍正死後弘晝在乾隆朝也參預朝政,驕橫肯定是改不了的。因為一點小隙曾在廟堂上毆打顧命大臣訥親。這性情也足以說明父兄對他的縱容了。


沅汰


【文藏來答】歷史上的弘晝,集三大愛好於一身——喝酒、聽戲、辦喪,是個特別不著調的王爺。

網絡配圖

雍正帝只有四個皇子長大成人,其中弘時奪位失敗,英年早逝,最小的弘曕過繼給了別人,只剩下繼位的乾隆帝弘曆與和親王弘晝,因此哥倆關係很要好。弘晝性子較為乖張怪異,無意於權位,而醉心於吃喝玩樂,致力於畢生有三大愛好:

1、喝酒

弘晝有一首著名的《金樽吟》:“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臺郎醉紅塵。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有人說這正是弘晝的高明之處,他曾見證兩位哥哥弘時和弘曆你死我活的皇位之爭,因而選擇避讓策略,表明自己無心爭權奪勢,唯願做個及時行樂的逍遙閒散王爺,以求保全。

網絡配圖

2、聽戲

弘晝還特別喜歡聽弋陽腔——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聲腔。他把《琵琶行》、《荊釵記》等眾多詩詞戲曲,都改編成弋陽腔的唱本,然後讓人演出來。可能是這些詩詞劇本不適合用弋陽腔演唱,賓客們全都捂著耳朵,不勝其煩,恨不能逃之夭夭,可弘晝卻聽得有滋有味,樂此不疲。

網絡配圖

3、辦喪

和親王弘晝最怪異的愛好,是置辦喪事。他曾說:“人沒有活一百年還不死的,既然如此,死還有什麼好避諱的?”他特別想體會一下死後有人給自己哭喪的感覺,於是真動手給自己搞起了喪事。

他親自給自己制定喪葬儀式,就像棺槨停屍那樣,坐在庭院中接受人們的弔唁。他讓侍衛們模仿哭喪的樣子,給他上祭祀的供品,而他還裝作一臉嚴肅地吃祭品。除了吃祭品、聽哭喪,他還讓人做了各種各樣的紙質冥器,鼎、彝、盤、盂……一應俱全,做的特別精緻逼真,這些冥器都擺在自己的塌前,用來代替古玩。

網絡配圖

打架

乾隆帝對弘晝很縱容,更加劇了他“愛搞事情”的性子,一言不合就動手。

有次上朝,弘晝與軍機大臣訥親起了小爭執,他一怒之下,竟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毆打訥親。這一幕,不禁讓人想起唐朝名將尉遲敬德居功自傲,為爭搶座位,當著唐太宗和文武百官的面,毆打唐太宗的堂弟李道宗(任城王)。不過,當年是功臣武將毆打王爺,到了弘晝這兒,正好反過來,變成王爺毆打功臣武將。乾隆雖親眼目睹弘晝的粗暴行為,卻沒出聲阻止,事後也沒有怪罪他。從此,文武百官無人敢惹這位囂張王爺。

網絡配圖

弘晝瘋瘋癲癲,裝痴賣傻,或許也是他的一種處世智慧吧,畢竟身在帝王家,不好擺脫威脅皇位的嫌疑。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文藏


歷史上的弘晝是有名的糊塗王爺,靠著難得糊塗,一輩子過得也是寵辱不驚,逍遙自在。別看他做出來的荒唐事,活出喪,朝堂打架,……讓人瞠目結舌,事實上他活的最清楚,知道自己要過怎樣的日子。



“世事無常耽金樽 杯杯臺郎醉紅塵 人生難得一知己 推杯換盞話古今”一首金樽吟吐露出弘晝的內心世界。其父雍正,歷經磨難最終在九龍奪嫡中勝出,而失敗者如太子,大阿哥,老八等等,都在悲慘中死去。特別是弘晝的哥哥弘時,在跟弘曆爭奪儲位中失敗後,就莫名的死去,還被削除宗籍。最是無情帝王家,想必弘晝是深有感觸的。



皇帝只有一個,爭到也未必是好差事,看看自己老爹雍正在位十三年,兢兢業業,最後還是因為改革觸動了相關人等的利益,留下罵名無數,到頭來又得到什麼?還不如做個逍遙自在的王,世事無常,能得一個知己,對飲話古今,一輩子也就這麼過去了。因此對於最高權力毫無眷戀,做出些荒唐事也是表明自己無意捲入爭儲,雍正也就不為難他,乾隆也少了個對手,反而對弘晝照顧有嘉,這或許就是弘晝的捨得智慧吧。


朕的心疼


雍正共有10個兒子,除早夭或年幼的外,長至成年的有弘時、弘曆、弘晝、弘瞻四人。弘時在成年的四子中年齡最大,但他為人放蕩不羈,恣縱不法,因此不得其祖父康熙的喜愛。弘時滿17歲時,到了可以受封的年紀,卻沒有得到世子的封號,或許是因為他本人的行為不配得封的緣故。雍正五年(1727),雍正帝以弘時“性情放縱,行事不謹”為由,對其嚴加懲治,削去了他的宗籍,弘時心情抑鬱,不久死去。

康熙晚年諸子奪嫡鬥爭那樣激烈,他也只是採取軟禁的辦法懲罰胤禵、胤礽等為爭位不擇手段的兒子,雍正卻用如此嚴酷的手法對待親生子弘時,一方面是因為弘時罪孽深重,另一方面表明雍正對敢於忤逆他意志的人絕不寬恕,哪怕是他的親兒子,敢違揹他的話也會嚴懲不貸,表現出他殘酷戾狠的一面。

弘曆(後來的乾隆)早就被秘密立為儲君,雍正十一年(1733)被封為寶親王,開始參與辦理一些朝政事務。

弘晝是4個成年皇子中的老三。《清史》中說他自幼聰明伶俐,很受雍正的寵愛,經常有意派他處理一些政事,雍正八年(1730),他受命去曲阜主持闕里文廟的祭祀典禮 ,十一年被封為和親王,大約是雍正希望他與弘曆和衷共濟 ,將來竭力輔佐哥哥治國理政,而不要再出現叔伯輩那樣同室操戈的兄弟爭位事件。 雍正十三年,清廷設立辦理苗疆事務處,令弘曆、弘晝、主管大臣負責這一機構。雍正如此煞費苦心栽培弘晝,無非是增加其歷練,為以後幫助其兄長弘曆處理政務夯實基礎。

史載,和親王弘晝性情驕橫,桀驁跋扈,並非循規蹈矩之人,雍正死後,他干預朝政,氣焰囂張,就因為一些小小的矛盾,他竟在朝堂上當眾痛毆顧命大臣訥親(遏必隆之子)。 這種驕橫跋扈的性格,必是雍正帝給慣出來的。雍正的兒子雖多,但長大成人的僅4個,他在世時,弘瞻還在吃奶,所以只見過3位皇子成人,而大兒弘時因罪戾觸犯了他而遭革斥,弘曆又被預定為儲君,餘下的只有弘晝,為了使弘曆即位稱帝后不致孤立無援,他必然有意扶植、培養和寵溺弘晝,遂養成了天潢貴胄最易滋生的自命不凡、驕橫任性、肆意妄為的通病。

和親王愛新覺羅·弘晝雖然地位尊崇,但一生庸庸碌碌,無大建樹。他是清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爺,喜歡鋪張浪費大辦喪事,並把供奉的祭品一掃而光...... 也有人說他大智若愚,他之所以裝瘋賣傻,只是在韜光養晦,以避免捲入弘時和弘曆的儲位之爭。乾隆三十五年(1770),弘晝薨逝。諡號恭王。

【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插圖為網圖】


鐵馬冰河wu


《延禧攻略》中弘晝是一個荒唐王爺,恃寵而驕,仗著皇帝哥哥乾隆做了不少壞事,女主魏瓔珞的姐姐的死亡就與弘晝分不開。劇中弘晝還與佘詩曼飾演的嫻妃有一段感情糾葛,一度自願成為嫻妃太后之路的棋子“劇中很多人都有人愛,弘晝沒有,弘晝最愛的人也不愛他”。各中心酸是弘晝感情史的寫照罷。在另一部很有名的歷史劇《雍正王朝》中弘晝卻被看作一個頂聰明的任務,小小年紀明哲保身,自有一番看法,被很多人喜愛。


我覺得兩部劇合起來的弘晝,正好是歷史上真實的弘晝。弘晝歷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爺,他出活喪,瞎胡鬧以看府中人為自己哭喪而尋樂。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這是弘晝為了遠離政治,展示出自己沒有奪嫡之心,給雍正一顆定心丸。雍正也看得出這位五兒子的心死,封其為和碩親王。

到了乾隆年間,弘晝被封為和親王。乾隆對這個弟弟也十分寵愛。甚至弘晝在朝堂上公然毆打一等公訥親,乾隆也沒有說什麼。雖然訥親也不怎麼被乾隆喜歡,最後因為戰略失敗被賜死。但是朝堂毆打朝廷一等公,可是羞辱朝堂,對皇帝的大不敬,乾隆居然沒有追究。這事一方面表現出弘晝確實恃寵而驕,另一方面展現乾隆著實愛護弟弟。




紅雨說歷史


弘晝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雍正在位時,乾隆有段時間不受待見,雍正有意考驗弘晝,弘晝看到雍正在皇位上,勤奮努力,戰戰兢兢,他發現皇位並不是他所追尋的,於是自己給自己出殯,三番四次給宮裡報喪,雍正看到他無心皇位就沒有為難於他,絕了有可能傳位於弘晝的念想,一心一意扶持乾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