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打人罵人?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不滿足自己的要求,就打人罵人是很多小孩子的行為習慣。對於這種行為聰明的媽媽們如何糾正?

案例:嘟嘟17個月了,他媽媽反應最近小傢伙一言不合就會打人罵人,令家長十分苦惱。一般嘟嘟媽遇到他打人罵人,都會非常生氣,嚴厲制止,但是多次這樣糾正依然無果。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打人罵人?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Answer:17個月的孩子也是不容易呢!意識很強,但是表達能力尚沒有跟上,這種感覺很沮喪吧?

事實上,像嘟嘟這樣通過動作或簡單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寶寶們很早就開始了。其中有些行為是可取的,像12個月的寶寶舉起小手讓抱抱。而另一些則是令家長非常煩惱的,如打人、踢人、咬人、罵人等。但因為還說不好話,他們也只能用這些行為表達自己的情感了。據此我們也可以判斷,孩子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已經非常抓狂了。他不會說:媽媽,你不多給我一塊餅乾,我非常非常生氣!或者直接說:我討厭你,媽媽!

對於孩子的粗魯動作最聰明的應對方式,是堅定地(而不是粗魯地)抓住他的胳膊,用毋庸置疑的語氣說:不要打人(踢人、咬人、罵人等),會把別人打疼的。我知道你因為(還要吃餅乾……其他自行填空),但是(我沒有給你……),你非常生氣。但是不能打人,別人會疼的。語氣一定是堅定的,但不是生氣的。因為孩子並不是故意這樣做的,只是不會表達而已。

聰明的媽媽明白,這是一個教育孩子懂規矩的好時機。也可以趁機讓孩子瞭解情緒,學習控制情緒。需要讓孩子明白生氣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帶著情緒所做的行為可能非常不妥。做媽媽的責任是教給孩子哪些行為可取,哪些不可取,讓孩子慢慢學會控制情緒。用語言表達情緒非常重要,它能產生共鳴,隨著孩子的成長語言也會成為他控制情緒的法寶。

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打人罵人?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制止了不當行為並明確了孩子的情緒後,接下來可以教給他可取的發洩方式。大部分家長都認為生氣時打人罵人是不可取的,但是各自的發洩方式也不同。有些鼓勵孩子對著空氣大聲喊,把氣憤喊出來。有些讓孩子通過跺腳宣洩,或者拿蠟筆畫出來,撕報紙或者對著柔軟的東西打拳擊,如枕頭等。具體採用什麼方式看各人喜好了,其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學會用可取的方式控制情緒。

學習控制情緒需要一個過程。孩子會逐漸學習,直到3歲左右才慢慢有了認識。並且在青少年時期,將這些技巧不斷練習加強。控制情緒的技巧是一生中非常寶貴的財富,因此在孩子們學習它的時候,聰明的媽媽們應給予耐心地理解和支持!不要嫌煩,而是把它看作孩子學習寶貴技巧的重要機會。

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打人罵人?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孩子怕黑怎麼破?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學習?孩子身上起了好多紅點是什麼,怎麼處理?西方有什麼先進的育兒技巧?更多育兒精華,請關注頭條號【寶媽值得看】,讓我們共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