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結核病治療方案,在這裡!

結核病是青年人容易發生的一種緩發傳染病,人與人之間呼吸道傳播是本病傳染的主要方式。除少數結核病發病急促外,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

最有效的結核病治療方案,在這裡!

同樣作為肺部疾病,肺炎的療程為一週左右,而肺結核的療程卻至少需要六個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結核一科主任醫師段鴻飛表示,如此長的療程看似難以令人滿意,但是,對結核病而言,目前的治療方案是幾代科學家們歷經汗水和犧牲奉獻給人們的。

段鴻飛介紹,在1882年羅伯特•科赫發現結核菌是結核病的罪魁禍首前,結核病患者主要通過休息、曬太陽、補充營養,依賴人體抵抗力對抗疾病。結核菌的發現使人類同結核病的鬥爭從被動防禦發展為主動進攻,科學家通過設計化學合成的藥物,破壞細菌結構。結核病的治療從此進入了化學治療時代。

從鏈黴素單藥治療結核病到異煙肼、鏈黴素和對氨基水楊酸聯合治療,再到由北京市結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嚴碧涯教授團隊提出的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聯合治療方案,結核病的化學治療在往療程短、療效好和服藥方便等方向發展。

最有效的結核病治療方案,在這裡!

“如今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聯合治療方案,已成為迄今為止抗結核治療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案,治癒率達到95%以上,不僅把療程縮短至6個月,而且,所有藥物都可以口服,便於於患者用藥。”段鴻飛說道。

段鴻飛表示,儘管抗結核化學治療效果顯著,但仍有不少人存在認識誤區。

結核病治療過早停藥導致治療失敗或復發

“有些患者由於症狀減輕過早停藥,也有些患者使用所謂更先進的方法試圖短期治癒結核病。但是,生長緩慢的結核菌很難被藥物徹底消滅,主要依靠延長療程殺滅這類細菌,這也是目前抗結核療程長達6個月的主要原因。”段鴻飛說。

療程結束後肺臟還有陰影並非沒有痊癒

很多肺結核患者在就診時,肺部病變已經存在了較長的時間,具體表現是胸片上病變有“新”“老”病變共存的特點。“新”病變經積極治療後可以全部或大部分吸收,而“老”病變大部分不能吸收。

段鴻飛解釋說:“所以多數患者臨床治癒後,肺內會殘留一些疤痕組織,屬‘不可逆’的改變,永遠不會消失。即便是治癒的結核病患者,治療後肺部可能仍然存在陰影,但不影響以後的工作和生活。”

擔心抗結核藥物的副作用 不正確用藥

目前,化學治療在結核病治療中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同所有藥物一樣,抗結核藥物也存在藥物的不良反應,以藥物性肝損害多見。

“具體表現為腹脹、食慾下降、噁心,化驗檢查可以發現轉氨酶或膽紅素的升高。”段鴻飛補充,“但是,藥物不良反應只見於少數患者,定期複查血常規和肝功能,及時發現藥物不良反應,完全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藥物對身體的損害。”

結核病治癒後 不必過分擔心疾病復發

不可否認,結核病治癒後有極少數的患者在隨後的生活中出現結核病復發,段鴻飛說:“但是,不必過分擔心。”

首先,目前抗結核療程長達六個月已經充分考慮到結核病可能復發的特點,足療程治療能最大程度減少復發的可能性;其次,90%的復發發生在停藥的第一年,規範治療後遠期復發的可能性很低。所以,在患者停藥的第一年應該定期到醫院檢查,連續觀察一年以後,完全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

— END —

版 權 聲 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