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的夜市烧烤,不是烤出来的,是“焙”出来的

西安人的夜市烧烤,不是烤出来的,是“焙”出来的

每一个西安人,对历史和美食可能都有一些天生的亲热,探究历史、探索美食,似乎都是天生的爱好。

但总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难以尝试到的美食,我们只能从屏幕里得以观看,今年夏天就有一部美食纪录片,把“烧烤”这类美食推上了C位。

西安人的夜市烧烤,不是烤出来的,是“焙”出来的

《人生一串》作为豆瓣评分9.0的美食纪录片,优秀的不只是美食,还有精彩的“百万文案”。

旁白念着带点B站冷幽默的文案,介绍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烧烤,美滋滋看着纪录片的我默默期待着,属于西安的那道美食出现。

一直到第四集快结束,“这位颇具艺术气息的哥们儿”带着西安烧烤界的魔王——板筋,终于出现鸟。

西安人的夜市烧烤,不是烤出来的,是“焙”出来的

小仙侣觉得这话没毛病,但是这话后头还得加一句“这板筋,能不能吃上要看交情和运气。”

跟那些“西安名小吃”不太一样,烤肉这项食物,除了调料里有点丝绸之路的功劳,没什么太久远的历史故事,据说是三十年前坊上的一位高人第一次把新疆的烤肉引入了西安,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算上这个“据说”流传的时间,烤肉在西安,也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西安人对烤肉的热爱绝对不亚于对传统小吃的感情,没有泡馍馆子营业的午夜,西安街头巷尾都是炭烤的烟火气。

西安人的夜市烧烤,不是烤出来的,是“焙”出来的

西安人的烤肉摊种类丰富,烤肉、烤板筋、烤肉筋、烤腰子、烤鱼泡、烤油馍、涮牛肚都是常菜,烤鸡翅、烤香肠、烤菜、烤海鲜、炒虾尾这些也都少不了。

但为什么板筋最令西安人着迷?

除了牙尖的享受,还有一点点“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一大盘子肉就只能穿出那一小把筋,如果今天恰好能吃上现焙的筋,运气也是一撮儿加分的调味料

西安人的夜市烧烤,不是烤出来的,是“焙”出来的

西安人的烤肉签是细铁签

细铁签子小串肉,是西安夜市烤肉自己作出的改变,烤起来都是一大把一大把的。

想要每一串都烤到刚好的火候,是对每位烧烤师的考验,一把穿好的肉,签头往炉架板上打个整齐,“铛”的一声之后,是时候展现真正的烧烤技术了。

西安人的夜市烧烤,不是烤出来的,是“焙”出来的

西安人的烤肉是现焙的好

夏夜的烧烤摊,食客总是络绎不绝的,贪快的烧烤师傅若是提前焙过一些肉和筋节省时间,这里就很难会有回头客了。

板筋要筋道,一定要是现焙的,焙过两次的筋,就已经失去了灵魂。

西安人的夜市烧烤,不是烤出来的,是“焙”出来的

西安人的夜市要开啤酒

要说吃烤肉,没有啤酒就好像缺少了一些风味,西安夜市的桌上,一定会有干啤、9度或者汉斯小木屋,再加上孩子们喜欢喝的冰峰,除了是对本土企业的支持,更多的是在口味上的坚持,就像牙齿对板筋一如既往的挑剔。

西安人的夜市烧烤,不是烤出来的,是“焙”出来的

西安人的夏天,少了什么都不能少了夜市烧烤摊

城市改造时,夜市是城管的眼中钉,就算是合法摊位,也对市容市貌有不好的影响,所以西安人把烤肉开进了馆子,委屈一下吃烤肉时想沐浴月光的大脑,也不能委屈了念着烤肉的嘴和胃。

在美食中脱不开身的西安人,未尝不是享受这种束缚的。

西安人的夜市烧烤,不是烤出来的,是“焙”出来的

西安的夏天,已经如此猛烈的告诉你它来了,不吃一顿烧烤,岂不是白出这么多汗了!

“伙计,焙把筋!”

借用纪录片“百万文案”的最后一句做结尾

“十三朝古都的夜宵,长夜未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