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心理實驗:新一代的孩子擁有更強自控力

棉花糖心理實驗:新一代的孩子擁有更強自控力

心理學研究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針對兒童自控力進行的棉花糖實驗,心理學家給小孩兩個選擇:給孩子一個棉花糖,馬上就可以吃掉;或者給孩子兩個棉花糖,要等待10分鐘後才能吃掉。 五十年間的綜合實驗結果表明:那些為了得到兩個棉花糖而自願等待的孩子們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展現出了更強的自控力,同時也取得了更為顯著的成就。

近年,棉花糖實驗的創始人、著名發展心理學家懷特米歇爾有了另一項新發現,在2002年到2012年間接受實驗的孩子能夠比80年代接受實驗的孩子們多等待一分鐘,比60年代接受實驗的孩子多等待兩分鐘。

在米歇爾6月發佈的最新論文報告中這樣寫道:“當今年幼的學前兒童所表現出來的自控力相當於以往學齡兒童的水平。”

與此同時另一項針對成人的調查則得出了不同的結論:75%的成年人認為如今的孩子們與半世紀前的孩子們相比更缺乏自制力,並覺得如果自己在4歲時參加這項實驗一定會比自己孩子等待得更久。

“成人對孩子們的期待有些太不切實際了,尤其是在自制力方面。”明尼蘇達大學的斯蒂夫尼卡爾森教授這樣表示。她與米歇爾教授一同寫作了這份心理學報告。

棉花糖心理實驗:新一代的孩子擁有更強自控力

目前科學界對新一代兒童對延遲獎勵展現出良好表現的原因還不太清楚,卡爾森教授表示這或許是由於兒童抽象思維的提升,是智能進一步發展的表現,可由IQ指數測出。

“對於電子科技的依賴或許不會阻礙兒童的心理發展,”這項結論或許另大多數家長感到難以置信,家長們總認為兒童在使用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期間是被即刻滿足的。

研究表明“手機應用軟件或許使兒童難以集中注意力於家庭作業,但是,兒童的抽象思維和注意力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這有助於他們接受延遲獎勵。”

卡爾森和她的同事同時也發現,如今學前教育引導中所涉及的信息記憶力訓練,衝動控制訓練還有行為規範訓練也為提升孩子們的自控力起到了一定幫助作用。

棉花糖心理實驗:新一代的孩子擁有更強自控力

在過去進行的棉花糖實驗中,那些能夠控制衝動、等待更久的孩子在後來都有了更好的發展,包括物質成就、更高的SAT 分數、更健康的體重、更加自信、更好的人際關係等。但當時的這項實驗也有設計得不足之處,參加這項實驗的孩子基本來自於大學周邊的社區,這些孩子基本為家庭狀況中等的白人。後來的一項研究表明家庭狀況相對貧困的黑人和拉美裔兒童在自控力方面有更多的問題。

對此卡爾森指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確實在管理能力方面表現得差一些,包括延遲滿足。即使是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如果他覺得情況具有不確定性,孩子同樣會選擇不等待。如果你都不知道下一餐該從何而來,你當然不會在眼下能夠獲得食物的時候選擇延遲和等待。”

棉花糖心理實驗:新一代的孩子擁有更強自控力

來自羅徹斯特大學的社會學家在六年前進行了另一項實驗,孩子們被分成“條件穩定組”和“條件不穩定組”。在條件穩定組中,14名兒童中的9名進行了等待來獲得第二枚棉花糖,而在條件不穩定組中,僅有一名兒童進行了等待,大部分兒童只等了3分鐘左右。

“延遲滿足並不是衡量自控力的標準,但它能反映許多問題,比如是否具備自控力,還有時代和社會是否穩定。”卡爾森說道。

卡爾森同時也表示,家長的引導十分重要。“如果你能一點一點幫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並讓孩子感受到擁有良好自控力的感覺是很不錯的,那麼他會漸漸自覺去控制自己。實際上是在訓練兒童的神經系統,需要多加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