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當時流行到什麼程度,「安史之亂」的史思明給兒子寫信都用詩

唐詩當時流行到什麼程度,“安史之亂”的史思明給兒子寫信都用詩

史思明

說起歷史來,它就像魏巍的高山,不絕的長河,總給人一種凝重的感覺。讀史的人不由得在潛移默化中變得嚴肅、古板起來。其實,歷史上除了這些凝重,也有一些輕鬆的話題,就像巍峨高山上開的一朵奇葩,長河中翻起的浪花,也給人以輕鬆愉快、賞心悅目的感覺。今天,我們就在嚴肅的歷史中,講述一些輕鬆的話題。

唐詩當時流行到什麼程度,“安史之亂”的史思明給兒子寫信都用詩

安史之亂

這個話題得從“安史之亂”說起,在這場叛亂中,史思明作為獨當一面的重要人物,一直是不遺餘力的為虎作倀,肆意妄為的。雖是副手,但殘暴程度卻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據史載,他的軍隊在安史的叛軍中,是最殘暴的隊伍,每攻陷郡城,都殺光老弱男丁,以壯丁為挑夫,把婦女姦淫殆遍,兇淫無比。

唐詩當時流行到什麼程度,“安史之亂”的史思明給兒子寫信都用詩

慘殺

當時,唐朝對叛軍採取的是剿撫並用策略,隨著大唐軍隊的節節勝利,史思明來了個腦筋急轉彎,投降了唐朝。朝廷封他為歸義王,任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

歸順後的史思明表面看起來溫馴了許多,其實他那是蓄勢待發,他的野心一點都沒有收斂,他“外示順命,內實通賊”,不斷招兵買馬,在暗中擴大自己的隊伍。

他的一些反常舉動,被人報告給朝廷,引起唐肅宗警覺,朝廷正在考慮適當的時候除掉這個禍害。但還沒等朝廷動手,史思明得信後,來個先下手為強,再次反叛。

唐詩當時流行到什麼程度,“安史之亂”的史思明給兒子寫信都用詩

稱帝

公元759年,史思明僭稱大聖周王。五月,更國號大燕,自稱應天皇帝,年號順天。自己當了皇帝,在那裡耍光桿豈不是顯得不倫不類,於是開始組建自己的政權結構。他將范陽改稱為燕京,當做都城。

當了皇帝的史思明 心情大好,一天,他在宮中宴會群臣的時候吃到新鮮櫻桃,覺得味道特別好,便想著給駐守鄴城的兒子史朝義寄一籃,讓他也嚐嚐鮮。同時也激勵在前方的將士們為自己更好的賣命。

唐詩當時流行到什麼程度,“安史之亂”的史思明給兒子寫信都用詩

櫻桃

東西有了,寫什麼寄語好呢?

當時是唐朝中期,寫詩作賦是非常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尋常巷陌都經常能聽到朗朗的吟詩之聲,不會吟詩那是很丟人的一件事情。就像現在的年輕人,不會幾首流行歌曲,那會被認為是“out”了;演藝明星不發生點緋聞,那就不是真正的藝人生活一樣。

史思明是突厥人,從小沒上過學,也沒有什麼文化,全憑驍勇善戰建立軍功。但現在當了大燕國的皇帝,不會作詩,那也覺得面上無光不是?今天,憋了半天,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傑作”:

櫻桃一籃子,

半青一半黃;

一半與懷王,

一半與周贄。

懷王自然就是他的兒子史朝義了,周贄就是他大燕國宰相。

唐詩當時流行到什麼程度,“安史之亂”的史思明給兒子寫信都用詩

調換位置

詩成之後,他讓在場的大臣觀摩,並讓大家提意見。這些科舉出身的大臣,看到這攤詩歌花叢中的糞便,內心裡直作嘔。但表面上可不能表露出來,弄不好那是要掉腦袋的。所以,冷了半天場,愣沒人敢吭聲。

史思明轉圈一看:“怎麼地,都不做聲?是不是被我的詩才給嚇愣了?”於是很得意,滿面春風的說道:“眾愛卿怎麼不做聲,都啞巴了?”

看情況不吭聲也不行啊,皇帝會說大臣不誠心。最終還是其中一人站出來提了個意見,他說:“您的聖作已經非常完美了,簡直是挑不出毛病來。如果非要臣下雞蛋裡挑骨頭,那我覺得把‘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贄’二句位置調換一下,這樣整首詩就更押韻了。”

唐詩當時流行到什麼程度,“安史之亂”的史思明給兒子寫信都用詩

大怒

這位大臣是從作詩的角度提出來的,目的只是想過關。誰能料到,剛才的歡快氣氛被這個“建議”給徹底破壞了。史思明聽了大臣的建議後勃然大怒,氣憤地說:“我兒豈可居周贄之下?”差點把提意見的大臣拖出去斬首。

原來,大臣想的是詩的韻腳,他十分惦念的是兒子的地位。要把他兒子懷王的位置移到了宰相周贄的後面,是對懷王的大不敬。

雖然史思明這個火發的顯得一點文理都不通的粗俗本性,但從這件小事情可以看出史思明的舔犢之情,他對自己的兒子還是非常鍾愛的。

侍者抬著櫻桃去勞軍,當然還要帶上“皇帝”的詩作。就這樣,這首詩由此才廣為傳播,並流傳後世。

大家不要看不起史思明的“即興打油詩”,他的詩作也像李白的詩詞一樣對後世有不同的影響力。

唐詩當時流行到什麼程度,“安史之亂”的史思明給兒子寫信都用詩

史朝義

過了千年,中國歷史上又出現一些“善寫詩歌”的英雄,比如說張宗昌:

《天上閃電》

忽見天上一火鐮,好像玉皇要抽菸。

如果玉皇不抽菸,為何又是一火鐮?

比如說韓復榘:

《大明湖》

大明湖,

明湖大,

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上頭有蛤蟆,

一戳一蹦達。

唐詩當時流行到什麼程度,“安史之亂”的史思明給兒子寫信都用詩

張宗昌

這些雄霸一方的草莽英雄,興趣來時,也要附庸風雅;在殺人殺煩膩時,來一點小浪漫。

他們的這些興趣,是否來自於史思明的啟發呢?否則這類人物為何都是“英雄所見略同”,而且詩風相近呢?關於這個問題,只有等待有心人去仔細的研究考證了。

《太平廣記》宋·李昉

《古今笑史》明·馮夢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