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当时流行到什么程度,“安史之乱”的史思明给儿子写信都用诗

唐诗当时流行到什么程度,“安史之乱”的史思明给儿子写信都用诗

史思明

说起历史来,它就像魏巍的高山,不绝的长河,总给人一种凝重的感觉。读史的人不由得在潜移默化中变得严肃、古板起来。其实,历史上除了这些凝重,也有一些轻松的话题,就像巍峨高山上开的一朵奇葩,长河中翻起的浪花,也给人以轻松愉快、赏心悦目的感觉。今天,我们就在严肃的历史中,讲述一些轻松的话题。

唐诗当时流行到什么程度,“安史之乱”的史思明给儿子写信都用诗

安史之乱

这个话题得从“安史之乱”说起,在这场叛乱中,史思明作为独当一面的重要人物,一直是不遗余力的为虎作伥,肆意妄为的。虽是副手,但残暴程度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据史载,他的军队在安史的叛军中,是最残暴的队伍,每攻陷郡城,都杀光老弱男丁,以壮丁为挑夫,把妇女奸淫殆遍,凶淫无比。

唐诗当时流行到什么程度,“安史之乱”的史思明给儿子写信都用诗

惨杀

当时,唐朝对叛军采取的是剿抚并用策略,随着大唐军队的节节胜利,史思明来了个脑筋急转弯,投降了唐朝。朝廷封他为归义王,任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

归顺后的史思明表面看起来温驯了许多,其实他那是蓄势待发,他的野心一点都没有收敛,他“外示顺命,内实通贼”,不断招兵买马,在暗中扩大自己的队伍。

他的一些反常举动,被人报告给朝廷,引起唐肃宗警觉,朝廷正在考虑适当的时候除掉这个祸害。但还没等朝廷动手,史思明得信后,来个先下手为强,再次反叛。

唐诗当时流行到什么程度,“安史之乱”的史思明给儿子写信都用诗

称帝

公元759年,史思明僭称大圣周王。五月,更国号大燕,自称应天皇帝,年号顺天。自己当了皇帝,在那里耍光杆岂不是显得不伦不类,于是开始组建自己的政权结构。他将范阳改称为燕京,当做都城。

当了皇帝的史思明 心情大好,一天,他在宫中宴会群臣的时候吃到新鲜樱桃,觉得味道特别好,便想着给驻守邺城的儿子史朝义寄一篮,让他也尝尝鲜。同时也激励在前方的将士们为自己更好的卖命。

唐诗当时流行到什么程度,“安史之乱”的史思明给儿子写信都用诗

樱桃

东西有了,写什么寄语好呢?

当时是唐朝中期,写诗作赋是非常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寻常巷陌都经常能听到朗朗的吟诗之声,不会吟诗那是很丢人的一件事情。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几首流行歌曲,那会被认为是“out”了;演艺明星不发生点绯闻,那就不是真正的艺人生活一样。

史思明是突厥人,从小没上过学,也没有什么文化,全凭骁勇善战建立军功。但现在当了大燕国的皇帝,不会作诗,那也觉得面上无光不是?今天,憋了半天,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杰作”:

樱桃一篮子,

半青一半黄;

一半与怀王,

一半与周贽。

怀王自然就是他的儿子史朝义了,周贽就是他大燕国宰相。

唐诗当时流行到什么程度,“安史之乱”的史思明给儿子写信都用诗

调换位置

诗成之后,他让在场的大臣观摩,并让大家提意见。这些科举出身的大臣,看到这摊诗歌花丛中的粪便,内心里直作呕。但表面上可不能表露出来,弄不好那是要掉脑袋的。所以,冷了半天场,愣没人敢吭声。

史思明转圈一看:“怎么地,都不做声?是不是被我的诗才给吓愣了?”于是很得意,满面春风的说道:“众爱卿怎么不做声,都哑巴了?”

看情况不吭声也不行啊,皇帝会说大臣不诚心。最终还是其中一人站出来提了个意见,他说:“您的圣作已经非常完美了,简直是挑不出毛病来。如果非要臣下鸡蛋里挑骨头,那我觉得把‘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贽’二句位置调换一下,这样整首诗就更押韵了。”

唐诗当时流行到什么程度,“安史之乱”的史思明给儿子写信都用诗

大怒

这位大臣是从作诗的角度提出来的,目的只是想过关。谁能料到,刚才的欢快气氛被这个“建议”给彻底破坏了。史思明听了大臣的建议后勃然大怒,气愤地说:“我儿岂可居周贽之下?”差点把提意见的大臣拖出去斩首。

原来,大臣想的是诗的韵脚,他十分惦念的是儿子的地位。要把他儿子怀王的位置移到了宰相周贽的后面,是对怀王的大不敬。

虽然史思明这个火发的显得一点文理都不通的粗俗本性,但从这件小事情可以看出史思明的舔犊之情,他对自己的儿子还是非常钟爱的。

侍者抬着樱桃去劳军,当然还要带上“皇帝”的诗作。就这样,这首诗由此才广为传播,并流传后世。

大家不要看不起史思明的“即兴打油诗”,他的诗作也像李白的诗词一样对后世有不同的影响力。

唐诗当时流行到什么程度,“安史之乱”的史思明给儿子写信都用诗

史朝义

过了千年,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一些“善写诗歌”的英雄,比如说张宗昌:

《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镰,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镰?

比如说韩复榘:

《大明湖》

大明湖,

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头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

唐诗当时流行到什么程度,“安史之乱”的史思明给儿子写信都用诗

张宗昌

这些雄霸一方的草莽英雄,兴趣来时,也要附庸风雅;在杀人杀烦腻时,来一点小浪漫。

他们的这些兴趣,是否来自于史思明的启发呢?否则这类人物为何都是“英雄所见略同”,而且诗风相近呢?关于这个问题,只有等待有心人去仔细的研究考证了。

《太平广记》宋·李昉

《古今笑史》明·冯梦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