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团年饭,不吃最遗憾

黄梅团年饭,不吃最遗憾

我的家乡黄梅县,大年三十家家吃团年饭。全家人围坐一起品佳肴,尝美酒,团团圆圆,辞旧迎新。它是神圣的仪式,是年味的展示,是一年的盛宴:特别隆重,非常讲究。

吃团年饭的时间有讲究。东港以上称为上乡的地方,大年三十晚餐吃团年饭。吃了团年饭一家人不能出门,都在家里守岁。“围炉夜话”,既有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有对新一年的展望,更多的是在一起相互鼓励,商量新年兴家的计划和措施。东港以下称为下乡的地方,则在大年三十中餐吃团年饭。吃完团年饭,有的开家庭会,有的集中到祠堂拜年,有的到祖坟祭祖,有的则聚在一起娱乐。吃团年饭的时间,千百年来延续至今,没有改变,形成黄梅过年的一定之规。

团年饭的菜肴有讲究。菜肴以煨菜为主,有寓意、有养身之道。主菜有:猪肘子煨竹笋,寓意节节高升,年年富足;土鸡煨香菇,寓意香飘四季,展翅高飞;鲤鱼煨豆腐,寓意喜跳龙门,做官做府;墨鱼煨猪肚,寓意连年有余、肚里有货;肉圆、鱼圆、芋圆,寓意三元及第,团团圆圆;捶肉,寓意除旧迎新,勤劳致富;素炒青菜,干煸鲫鱼,寓意亲亲爱爱,吉祥如意。加起来十个菜,寓意十全十美。团年饭的菜不能炒,不能蒸,寓意新的一年不争不吵。不管年成好坏,无论收入丰欠,团年饭的菜肴基本不变。特别是黄梅上乡家家如此,年年如此。

黄梅团年饭,不吃最遗憾

菜的选料和制作有讲究。猪肘子需取猪前腿活动肉部分,肉质紧实、好吃不腻;竹笋以野笋为佳——又细又嫩。土鸡一定要家养的红冠公鸡,香菇得挑个圆、体大、肉厚、没有破损的。鲤鱼得选两至三斤的整条雄鱼,不剔鳞;豆腐讲究切得四方四正,两边煎得油黄闪亮;鲤鱼豆腐汤要熬得浓鲜奶白。墨鱼选用巴掌大小的,肉质嫩、香气足;猪肚子要黑犍子猪肚。肉圆用的是猪的五花肉加萝卜丁,鱼圆用鳡鱼肉,芋圆用毛芋;三种圆子再加上红苕粉,严格按照各自的配比搓捻成丸。捶肉要把上好的猪里脊肉切成如纸薄片,然后用樟木捶放在红苕粉里捶,最后将捶得刚刚好的肉放在冷水里煮,用筷子不停搅动,好了后,加上葱花、姜末,其香无比。青菜要用菊花心菜,外形像一朵花,好看好吃。鲫鱼要用野鲫鱼,干煸中加点酸辣椒,增加食欲。这些菜荤素搭配,科学合理,荤菜地道,配菜保健。竹笋刮油,香菇降血脂、降血压,墨鱼温补,鱼圆清火,芋圆健胃,青菜清肠润肺,酸辣椒促进血液循环。尽管不是山珍海味,但有口感,有营养。

装菜的器皿和餐具有讲究。除青菜、鲫鱼两个小菜用盘子装外,其他的煨菜都用陶土做的钵装。很早以前,黄梅渡河就专门生产土钵、土罐,全县各地商店有卖。一个钵配一个土炉子,用栗炭火保温,易加热,耐散温。年味经土炉、土钵越熬越浓,越熬越香,香飘到十里八乡。近些年不少家庭用不绣钢、搪瓷、塑料器皿和餐具,代替土钵、土罐、土炉,尽管方便不少,但总觉得不是原来的那个味。吃团年饭的碗、碟、盘、钵、筷子、酒杯、炉子等餐具都要用新的,一年换一次,带来新气象。餐具要根据吃团年饭的人数多摆两套,寓意新的一年添人进口。

黄梅团年饭,不吃最遗憾

团年饭煮的过程有讲究。年饭要用粒粒整齐、颗颗饱满的好米。当家的主妇需提前准备,整了又整,晒了又晒。自己家里有,留着;没有,到米店买;没买上,邻居间兑换调剂。团年饭要多煮一点,寓意年年有余。米汤装在洗米钵里不能喝,“喝了,新的一年会犯糊涂”。家里的老人则在半夜里看钵里的米汤,米汤上面有一层米油。一钵米汤有的地方清,有的地方稠,有的地方米油裂了缝,老人便说清的方位新的一年水多,裂缝的方位水少,稠的方位丰衣足食。一年下来,有时还真是那个事。

参加吃团年饭的人有讲究。吃团年饭的,只能是自己一家的家庭成员。平时,为了生计,一家人四处奔波,利用过年的机会在一起团聚、团圆,也就是团年饭的来历。吃团年饭,一家人都要上桌就坐。婴儿要么由长辈抱着,要么站在特意做成的“站桶”里。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五代同堂,人越多越热闹。一桌不够就把桌子镶起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共享天伦之乐。黄梅人特别重视回家吃团年饭,哪怕远隔千山万水也要往家里赶。吃上团年饭才算过了年,没吃团年饭就留有遗憾,心里不舒服,特别是老人心里惦记,口里唠叨。外人是不能参加吃团年饭的,连嫁出去的女儿都不行,怕她们沾了娘家光,把财气带走。

黄梅团年饭,不吃最遗憾

吃团年饭的程序有讲究准备吃团年饭时,一家人要先洗脸、净手,长者要燃三柱香拜四方、祭天地、供神灵、敬祖宗,祈祷平安顺利。然后燃放鞭炮,鞭炮要放得长、放得响,不能中断。长,代表福寿绵长;响,代表家业兴旺。如果中间中断,怕年中有不顺。黄梅人大年三十吃团年饭之前放鞭炮特别舍得,你家放一万响,他家就放两万响,我家就放三四万响,甚至放十万响,有的还要加放礼花。一家人上桌吃团年饭,按辈分依次坐定,晚辈向长辈敬酒,长辈给晚辈夹菜,每样菜都要尝一点。夹菜时筷子不能乱撬,在盘钵子里夹菜只能由上往下夹,不能由下往上撬动。鱼不能吃头尾,要有头有尾。圆子不能只吃两粒。叫菜名要叫吉利的名字,说吉利话。竹笋要叫节节高,香菇要叫香馨。盛到碗里的饭不能吃完,要留一点,有吃有剩。饭毕不能说吃完了,要说吃圆了。家有不谙世事的小孩,主人提前要教他们说吉利的话,以防小孩说错话。家家特意用红纸写上“不禁童言”签条贴在墙上。团年饭吃好了,预示着新的一年有好的开始,一切和顺,一家人都高兴。

由于文化的多元与融合,黄梅大年三十吃团年饭的习俗也在改革和创新。有的到酒店去吃,有的亲戚合在一起吃,有的把原来不能上桌的菜也拿来吃,不讲禁忌。但不管怎么变,黄梅大年三十团年饭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变不了。黄梅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说起家乡的团年饭,眼里一定有神,心里一定在想,一定说年夜饭是他的饮食最爱。

黄梅大年三十的团年饭积淀着黄梅的文化基因,盛满了各家各户过去一年的欢乐,承载着各家各户新一年的期盼:有父母的厨艺,有甜蜜的亲情,有生活的喜悦,有美好的期待。千百年来,代代传承,浸润着一方文化,蕴藏着浓浓乡情。(作者:万亚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