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可以通過君主立憲走向近代化,爲何滿清卻不行?

蕭曉四姑娘


一山不容二虎

日本已經成功了,享受到了君主立憲向工業化國家看齊的“快感”,自來野心強大的日本可是想要做亞洲老大的!那最大的威脅自然就是亞洲幾千年來的泱泱大國——中國,也就是當時的滿清。

甲午中日海戰,李中堂一人之力建立的私家軍——北洋水師,就差一點把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託的經濟崩潰,剛何況整個中國給個成功後呢!所以日本開始謀篇佈局了。

甲午戰爭日方消耗統計:日本已經花費了臨時軍費兩億日元,而當時日本全年財政收入約6000萬日元。也就是說,為了打這場仗,日本把未來幾年的錢都花完了,整個國家也變成了一個為戰爭服務的機器。在戰爭正式爆發後僅僅三個月內(至1894年11月),日本全國工業生產就減少了一半(51%),商業減少了三分之一(31%),農業生產減少了13%。為了繼續打下去,日本已準備向匯豐銀行借款。

(東京振武學校創辦於1900年,畢業的武裝人員有:蔡鍔陳獨秀、歐陽予倩、方聲濤、吳玉章、黃慕松、王揖唐、唐繼堯、程潛、趙恆惕、李烈鈞孫傳芳、孫武、何成浚、閻錫山、尹昌衡、黃郛、那全、林振雄、蔣中正、張群、姜登選、楊宇霆、熙洽、何應欽、臧式毅等,其中大部分人成為推翻當時中國正統政權北洋政府的核心主力)

一方面保護和支持反清勢力,一方面由政府出錢建立東京振武學校,為中國反動勢力培養武裝人員。看到了麼,這就是如今美國把中東鬧的雞飛狗跳的套路,一摸一樣,幾乎毫無創新,但效果出奇的好。一般都會讓目標國家動亂不止,內部分裂搞內耗,將僅存的國家資源全都用來向外國列強購買軍火。做那些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冤大頭的含恨而亡

此外,有朋友會說民主思維深入人心等等,還有袁世凱稱帝是逆時代發展!這些都是馬後炮好不好,統計過當時中國人的識字率了麼,老百姓十個人,能有有一個人把民主兩字寫出來就不錯了,更別說理解了,所以拋出這種觀點的歷史學家不臉紅麼?當然如郭沫若之流也是社會需要。

真正把袁世凱的民眾支持降低的是“賣國”、“二十一條”。但這個二十一條是日本提出來的好不好,人家袁世凱為了反對用盡了辦法,最終不得不妥協簽署的是《中日民四條約》,大家看下主要內容:

  1. 在山東,日本不僅得以繼承德國的一切利權。

  2. 在南滿,日本得到延長租借地及鐵路期限、其臣民得任便居住、往來並經營農工商業及租用土地等權利。

  3. 在東蒙,日本得到其臣民與中國人合辦農業和附屬工業等權。

  4. 漢冶萍公司可與日本資本家商定合辦,中國不將該公司充公、收歸國有或使其借日本以外的外資。

  5. 在福建,中國政府答應不允許外國在沿岸地方設造船所、軍用貯煤所及海軍根據地,也不借外資自辦。

這條約過分麼?沒割地!沒賠款!承認要麼是既有事實,要麼不影響大局。接著中國趁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沒空理中國,好好發展工業化就好了。要知道當時中國正處於積貧積弱,努力工業化的黃金節點,站在的可是比蘇聯還要早還要好的起跑線上,但可悲的是中國急轉直下進如風風火火的內戰,蘇聯在列寧的戴領帶簽訂屈辱妥協條約後,關起門來發展工業化了。

可笑的是當時五四運動的學生領袖在日本侵華時期,第一時間去當了漢奸,而五四運動的打擊對象,《中日民四條約》中方主要負責人曹汝霖(晚清外交家)先生則在日本侵華時期盡顯民族氣節,寧死不接受日本的高官厚祿的誘惑!)


國與國,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瓦爾登的船伕


君主立憲不是日本走向近代化的關鍵;明治時代建立起來的新政府才是。


明治時代的新政府中,明治天皇扮演的其實是一個很次要的角色,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木戶孝允、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坂本龍馬乃至佐久間象山這些人才是。


說起日本的明治維新,我們很多人都要恨得牙癢癢。


憑啥?憑啥?以前一箇中國的學生,啥事情都學中國,文字也學,喝茶下棋唸佛衣食住行樣樣都學,而且到了近代一樣閉關鎖國,只在佩裡艦隊的“黑船事件”後才被迫打開國門。憑啥一個明治維新就徹底翻身,之後就能騎在中國的脖子上耀武揚威了?


一般人對此的解釋是——英明神武的明治天皇。


明治維新的過程在text書上描述的很簡單。首先幕府是不好的。閉關鎖國。然後這時候東方出了個紅太陽,日本出了個明治天皇。天皇率領長州薩摩,在鳥羽伏見打倒了幕府。從此日本走上了康莊大道。多簡單啊!符合學生們的單細胞思維模式。


那麼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首先,日本雖然在幕府時期閉關鎖國,但江戶幕府對於教育極為重視,設立了廣大私塾。日本人在當時的識字率是世界第一(當然日語的簡便性也功不可沒)。


其次在黑船來訪事件前後,日本已經興起了蘭學,廣泛接受西方文化,尤其以西南的長州薩摩藩為主。可以說,從那次事件以後,日本就已經逐漸開始維新了。尤其是廣泛引進西洋槍炮(如斯奈德型快速裝填步槍)。日本武士是全亞洲最早大量實用槍炮作戰的軍隊。


雖然那時候日本也有尊王攘夷派,但尊攘派並不是挺幕派也不是倒幕派,而是各有重合。而幕府呢,自從末代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上位以後,就受到法國資助,在法國教官指導下成立了西式軍隊。薩長二藩則是在英國資助下改革軍制。也不能說誰就代表先進,只能說幕府當時在改革開放上沒有薩長那麼堅決。


德川慶喜迫於壓力,實行了王政復古、大政奉還(就是幕府領導的武家把權力還給天皇領導的公家),但薩長不依不饒,一定要推翻幕府。於是慶喜不幹了,挺進京都,結果在鳥羽伏見半路遭到阻擊,大敗。這時候薩長還在傷口上撒把鹽,偽造了天皇的錦旗,登高一呼,應者雲集。於是幕府(以及支持幕府的倒黴鬼會津藩)就一下子變成”朝敵“了!熟悉日本文化的都知道”朝敵“是多麼恐怖的存在。


但即便鳥羽伏見失利,即便被不明就裡的民眾視為朝敵,幕府仍可固守江戶誓死一搏,雙方的實力差距並不懸殊,背後又有英法兩個壞蛋的角力。結果怕死的慶喜不幹了,主動獻出江戶,無血開城。於是幕府統治結束,薩長(注意不是天皇)勝利。


這之後建立的新政府,也基本沒天皇啥事情,都是由公家的巖倉具視和薩長的明治三傑(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在進行實際的制度改革和決策。據說,明治天皇那張留著鬍子穿軍裝拍照的照片都是在本人不太情願的情況下拍的。


所以,說到底,明治維新是整個日本民族的勝利,是日本民族不甘落後奮勇發展前進的結果。新島襄、坂本龍馬、山本覺馬都是那時候民間的傑出代表,再加上明治三傑。跟天皇基本上是沒關係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代國家的崛起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民族主義(民族國家的建立)。大和民族在這件事情上是高度統一、整齊劃一,即便存在著幕府和倒幕派的鬥爭,這兩派在接受西方先進文明這件事上可是高度一致。


反觀大清——民族矛盾都沒解決,還能談什麼發展?當然,後來的甲午戰爭中清政府失敗也是導致日本最終後來居上的關鍵事件,因為那時候日本已經是物資嚴重短缺、政府嚴重虧空的強弩之末了。甲午戰爭的勝利相當於原地滿血復活,從此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


思考喵智庫


這個問題不用比較太多的,用什麼其他君主立憲制度來說,其實還是一種誤讀。

我們首先要確定一個事實好了,明治維新後,日本真的是君主立憲制度嗎?

就筆者看來,1911年以後才是,1868年以後不是。以君主立憲制來說,君主的權利被大臣們瓜分,君主或者說皇帝只能擁有一部分的權利對國家事務進行干預。而明治維新後,日本憲法的第一條就是將天皇的權利完全置於第一,乃至於後來神話的地步,這件事在中國史書中也是屢見不鮮的。說日本明治維新後,就走向君主立憲制,還是不恰當的。就憑一人的任免,就可見明治維新其實封建制度的繼續。

乃木希典因為旅順攻防戰的失敗,一直被群臣們看不慣,要求撤換他。只有明治天皇力排眾議,讓乃木繼續打下去。君主立憲制的一個特點就是,內閣可以與君主在人事任免上爭論,當乃木希典的例子很明顯是一人說了算的結果。

然後回頭說大清,大清是絕不可能走上君主立憲制的。

抽象來說就三點

一,滿人的自卑心理

二,漢人割據勢力的存在

三,封建集權的上癮,讓滿人不會放權

首先說第三點,大概會有人這一點是第一點的內容,其實是分開的。在老佛爺去世後,為何皇族內閣一出來,就天下唾罵,說到底就是封建集權制度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可別忘了,溥儀的父親載灃不過是頂著一個攝政王的頭銜,手下無一兵一卒的他,曾決定殺掉袁世凱立威,還不是載灃一人,是一堆滿人想那麼做。可見集權制度的好處大大地。

然後說第二點,袁世凱在後來左右清王朝命運的原因,說到底就是因為袁世凱是軍閥,手上可謂無可用軍隊的清廷只能依仗他。我們甚至可以假設,如果袁世凱不進攻武漢的敵軍,揮師北上殺向北京,北京肯定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這就是太平軍以後,漢人割據勢力存在的情況,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無一人不是軍閥上位的重臣。不僅控制局部地區,可以說是控制了大半個中國的他們,就和袁世凱一樣,是既要依仗,也是萬分害怕的。

這就是第一點的內容了,甲午戰爭中,老佛爺還沒老年痴呆,她自然是知道海軍要是完蛋了,咸豐北狩的事情重演也說不定,為何從頤和園到戶部的翁同龢都不拿一文錢給北洋水師呢?說到底,就是對漢人的不信任的私怨在裡面。翁同龢是和李鴻章的個人恩怨篡奪光緒不支援北洋,或者盡出餿主意。說光緒沒有滿人的征服心理存在,當然是假的。而老佛爺這種心理更甚,她修頤和園被罵,還要修的原因,說到底,就是要證明滿人永遠是中國的主人。就算亡國了,照樣是主人的心理作怪。不過話說回來,滿人的那個皇帝沒有那種心理存在?

這就是中國和日本不同道路的原因之一了。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相對於日本,滿清統治者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民族問題。


接受君主立憲、走向近代化可不緊緊是學習西方技術那麼簡單,他還會帶來整個國家在政治體制上的巨大變革,還會帶來民族自決等民族主義思想,而這種變革會大幅削弱滿洲親貴的權益,這是滿清統治者無論如何不能忍受的。


(要想成功近代化必須要同時接受西方思想)


滿清自立國以來,雖然嘴上說漢臣滿臣一視同仁,但落到實處,向來是將滿臣當做自己人,漢臣當做外人,在統治穩固時,這點還不明顯,到了風雨飄搖的19世紀,這點顯得越來越明顯。


鴉片戰爭後,由於中央政府的權力被削弱,地方漢族地主的勢力大幅增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些人雖然名義上服從滿清,但是暗地裡早就不停指揮了,這從庚子國變就能看出來。


不管慈禧向11國發動戰爭有多麼愚蠢,按照傳統的君臣之道,作為清朝的臣子,都理應不惜代價的增援中央。但事實卻是,李鴻章、袁世凱、張之洞等人皆無動於衷,眼睜睜看著慈禧被趕到陝西。其中張之洞更是擅自和各國簽訂東南互保條約,公開違反慈禧的聖旨。這實際上已經說明清朝的統治危在旦夕,漢族地主早就不聽命令了。


(東南互保條約的簽訂證明漢族地主早就不聽使喚了)


漢族地主們的實力做大讓慈禧產生了極大的恐懼,他發現自己已經過多受制於漢族地主,一旦整個國家接受了西方傳來的民族主義思想(與近代化是同時伴隨的),那麼滿洲貴族統治的崩塌將不可避免。孫中山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已經在知識分子中傳播。

這一點在之後的慈禧新政中暴露無遺。


由於庚子國變,慈禧痛定思痛,決定銳意改革,但是新政中,凡是經濟措施一併應允,政治改革卻一再擱置。削弱鹽鐵專營,大幅讓利給私人企業、開放金融市場,減少政府幹預,這些削弱中央政府的決策,慈禧幾乎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唯有開議會,實行立憲,慈禧一直支支吾吾。



慈禧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他十分清楚,大清帝國是一個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國家,八旗子弟之所以能享受種種特權,什麼都不幹也能享有榮華富貴,全在於滿清皇帝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一旦權力被議會和法院大幅分擔,君主成為了英國女王那樣的虛君,那麼誰來保障滿洲貴族的利益?


與大幅參與商業、軍事、政治的英國貴族不同(英國王權被限制恰是貴族們推動的,旨在擴大自己權力),由於養尊處優,滿洲貴族往往沒有一技之長,完全耽於享樂,對國家沒有絲毫貢獻,而原本被認為是國家主力的八旗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證明不堪大用。事實也確實如此,袁世凱死後,民國軍閥立即斷絕了給滿清貴族的物資供應,很多立即窮困潦倒,北京最底層的人力車伕很多就是原來的八旗,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幹賣體力的人力車伕,其與之前的奢靡宛若隔世。


(失去了滿清政府給予的特權,很多八旗子弟都成為了落魄的人力車伕)


慈禧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他在政治權力上絲毫不讓步,她死後,載灃組建皇族內閣,內閣成員大部分為滿族親貴,一時間搞得舉國譁然,袁世凱,張謇這些滿清高官都徹底失望。


實際上回顧這個時代,所有多民族的大國都在民族主義的衝擊下解體,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皆因民族矛盾而解體,滿清因為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先天缺陷,如此也是必然。


反觀日本,則好的多,日本完全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與西方的民族主義一拍即合,整個國家立即投入到了效法西洋,振興日本的共識之中,不存在八旗貴族那樣的寄生蟲階層,地方貴族是地方的實權者,大幅參與實際的商業和統治,君主立憲正是這些願意接受西方的開明貴族主動擁護天皇建立的。


(作為單一民族國家,日本實行改革的風險要遠小於清帝國)


因此,日本不存在清帝國這樣錯綜複雜的多民族病。


雖然滿清拒絕改革跟中國曆代的文化自大、士人階級的阻撓、集權的慣性都有關,但不可否認民族問題也是其拒絕政治改革的原因之一。


滿清帝國的問題,和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並不本質不同。


沉思的托克維爾


謝謝邀請,好問題。當下對類似問題的反思有極大的意義。

君主立憲的本質是反家天下與獨裁,使國家政治與管理進入精英時代。其成熟於英國,在人類發展史上,意味人類社會從制度與告別封建王權時代進入資本主義時代。其制度體系使現了三個偉大的價值目標:權力更替遠離甚至永遠告別了暴力革命;社會管理之爭不再是權力的博奕,而是方式方法的討論與競爭;全面落實承認資產私有一一王家財產都被承認,這是代際進步期最敏感的點。同時也奠定了一個社會大基調:財富獲敢不能以瓜分他人已有為手段。

但成功執行君主立憲制有一個前提,就是君主對其國家的統治並不強大與牢固,社會精英普遍覺醒不以效忠君主而是效忠國家為準則,精英階層有足夠的實力而君王方沒有足夠實力捍衛應有的權力。

很可惜,大清王朝治下的中國,上述前提一個都不具備。

與日本同時維新時,在中國覺醒的精英極少,沒有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也不能為他們提供力量。而皇室的目的只是想脫弱並無意分權,權力團隊中絕對多數還視效忠皇室為天命,將改良者視為反判。而改良派中的野心家又作祟,使大清國從沒有真正探討君主立憲的機制。

列強的態度也致命。歐美列強來東亞不是當救世主,而是搶殖民地。美國對日本改造造成日本強大引起列強戒心,因此他們雖對中國的改良者提供救護與避難,但只是要利用他們引發大清國的內亂。擊跨清朝體系而不能掘起創造他們瓜分統治中國低成本局面,才是列強的目的。

因此,封建的清朝是中國百年貧弱的罪魁禍首沒錯的,畢竟他們為了家天下而誤了國家。


bashanlaike


滿清經歷了庚子事變疼定思痛決定徹底改革,其中也包括君主立憲。但是由於自身思想的侷限性清政府參考的是當時世界史最保守的憲法——《大日本帝國憲法》。但是清廷氣數將盡 幾年後武昌起義清廷就死翹翹了。再說日本,日本當時的,“君主立憲”是相當保守的。比如憲法裡規定日本國民享有各種各樣的“權利”。但這些權利的最終解釋權都歸天皇所有。沒有人敢質疑明治天皇的權威。至於為什麼日本會成功滿清會失敗,我只能說當時的清朝已經爛到了骨髓裡,再加上跟不上世界發展形式和外部的衝擊,這艘大船早就殘破不堪 早就到了改朝換代的地步。到最後想變法圖強都留一手。能成功才怪了……


好人吉姆


十九世紀的日本德川幕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允同中國朝鮮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允許在長崎進行。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柏利率艦隊打開日本大門史稱黑船事件。以薩摩,土佐,長州,肥前四強蕃和新興工商業主,農民及武土為實現富國強兵聯合成倒幕派要求還政於天皇實行西方式改革,效忠天皇的倒幕派軍隊同幕府軍隊在京郊伏見,鳥羽發生激戰,幕府軍隊失敗,德川慶喜交出權力。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發佈具有政詒綱領性文件《五條誓文》進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改革。史稱明治維新。天皇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加強了中央集權。日本用二十多年時間發展,國力強盛,逐步廢除不平等條約。走上獨立發展的進現代國家行列,脫亞入歐軍事力加強,中日甲午戰爭打敗中國,日俄戰爭首次黃種人打敗白種人躋身於世界資本主義強國行列。中國中國甲午戰爭失敗後民族矛盾加劇,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成立同盟會主張推翻滿清統治。滿清統治者為維護專制統治準備效法日英等國家實行立憲君主專制政體。1905年清政府派載澤等五大臣出洋考查。1908年清政府頒佈《欽定憲法大綱》準備設諮議局,召開國會確立君主立憲政體。預備十年後實施立憲。1908年,慈禧和光諸病世,滿清君主立憲制內閣成員以皇族為主,時稱皇族內閣。遭到全國人民反對。1909年滿清宣佈縮短預備立憲期5年,各省設諮議局,諮政院,準備於1913年召開國會。1911年武昌起義暴發,滿清統治被推翻。日本明治維新實行君主立憲制是一種自上而天下的政治改革,日本是個島國更容易接受西方制度。中國傳統是個大陸國家歷史悠久,政治治度比較完備成熟容易慣性發展不容易接受先進思想制度。滿清統治者只是想維護其皇權統治,實行君主立憲制比較保守,具有欺騙性,加速了滅亡,促使新的政治制度產生。



關東俠客


中日甲午戰爭,直接打斷了滿清的脊樑,也將國人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徹底打醒過來。此後,即在民間與官方都掀起了向日本學習的熱潮。在政治上,仿效日本進行君主立憲的改革的呼籲,也自然越來越高漲,然而,為啥滿清最終卻沒有通過君主立憲而自我挽救呢?

拋開其他因素,單論中日兩國的社會形態的迥異,就決定了滿清不可能實行君主立憲。我們被熟知的社會形態,分為五種,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其實,這是按西方的社會進程劃分的,而並不適用於中國。

過去我們把商周王朝稱為奴隸社會,其實,商周卻是實實在在的封建(封土建國之意)社會,商周時期的社會形態與西方的中世紀更相似。而自秦始皇統一天下,卻是廢分封,行郡縣,建立了集權帝制的形式(最早的集權帝制,出現在兩河流域,聞名遐邇的波斯帝國即是集權帝制形式)。秦滅亡後,漢朝建立,雖是實行了郡國並行制。但不久,漢王朝就見識到了地方封國太重的厲害,自七國之亂平定後,漢王朝實行“推恩令”,使諸侯國越分越小,以致無力與中央對抗。

自漢以後,就幾乎很少有大的封國出現,而至明清,中央集權已達巔峰。而滿清又系漁獵遊牧民族入主華夏,其自身具有很深的奴隸制殘餘,而與華夏的集權帝制相糅合。所以,滿清的中央集權更是空前絕後。

而中央集權與君主立憲卻是背道而馳。日本可以君主立憲的很大原因,就在於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是一直都是封建形態,無論是豐臣秀吉還是德川家康統一的日本,都是一種形式上的統一,而當時的日本仍然是“政出各藩”,各藩的武士也只效忠於各自的藩主。明治維新,雖是以“天皇”為旗幟,但本質上卻是日本的西南強藩抬出來的。所以,日本的政治受到地方藩閥所左右,例如長洲藩主導日本陸軍,薩摩藩長期主導日本海軍,日本天皇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順從“民意”而為之。

而滿清卻不同,權力集於皇室,大臣只知道磕頭如搗蒜,一切全憑皇上聖裁。享受權力高度集中滋味的人,又怎麼會輕易放下手中的權力,去搞什麼君主立憲呢?所以,支持康有為梁啟超搞"百日維新”的光緒,也不過是從沒有真正掌握實權的傀儡皇帝的想法而已。而對於當時滿清真正的“皇上”慈禧來說,君主立憲卻一直是其深惡痛絕的。所以,直到滿清王朝要進棺材板的那一天,還在搞“皇族內閣”來糊弄百姓。

而從歐洲的近現代史,也可以得到例證。在西歐諸國之中,唯獨法國爆發瞭如此跌宕、洶湧的大革命呢?這在於西歐諸國在中世紀普遍實行封建制,君主的權力並不十分強大。而法國從路易十四(太陽王)時期,削弱了貴族的力量,而建立了絕對王權政治。絕對王權政治,雖可以使一個國家在短時期內迅速強盛,但會使國內矛盾長期積壓。歐洲其他國家,君權受到各方勢力的制約,更容易走改革的道路以緩解社會矛盾。

而極權政治的國家,很難通過改革以緩解社會矛盾,唯有通過革命以獲得。沙俄十月革命也是如此,沙俄受蒙古統治二三百年,受東方集權政治影響較深,君主權力過大。此亦是為何日本可以通過明治維新而實行近代化,而滿清就必須通過革命才可走向近代化的原因所在。


歷史聞知社


近代,清朝與日本都受到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被迫打開了國門,然而雙方的命運卻天壤之別:清朝喪權辱國割地賠款,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滅亡;日本力挽狂瀾迅速崛起,搖身一變成為了亞洲唯一與西方列強一較長短的強國。

眾所周知,日本有明治維新,清朝有洋務運動他維新變法,然而結果一個巨大成功,一個非常失敗,為什麼呢?


第一,推動改革的力量與環境不同。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專制發展到了一個巔峰,皇權至高無上,加上滿清的特殊性,當時的清朝已經被奴役數百年早就已經麻木不仁,鴉片戰爭後沒有驚醒,反而仍舊沉迷。

而當時的日本雖然也是封建主義國家,但是天皇大權旁落,雖然有幕府將軍掌權,但是各地的大名、武士也擁有相當的權力,日本的情況反而更加類似於曾經的歐洲,封建勢力其實相對薄弱。


被列強入侵以後,雙方都開始了變革,清朝的維新變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

然而,雖然都是自上而下的變革,清朝的維新變法依賴的只不過是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而維新變法卻得到了日本天皇與大量實權人物的全力支持。

第二,變革的目的與時機不同。

清朝無論洋務運動也好,維新變法也好,還有最終變成一場笑話的“清末新政”,其主要目的並不是所謂的富國強兵,而是維護滿清的封建統治。在變法過程中,但凡會威脅到滿清統治的都被抹殺,如此一來又如何成功?


而日本的明治維新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脫亞入歐”,成為與列強一較長短的強國。日本是單一民族,而當時的清朝滿清沒有這種條件。一旦“開民智”、“興民權”,那就等於是自己摧毀自己的統治,滿清統治比當年的元朝更持久,靠的是什麼呢?

清朝與日本相比,本身就缺乏變法成功的先天條件,即便是有日本那樣的心氣,最終的註定是一場失敗。慈禧太后一再拖延新政,也並非沒有道理,她也知道,不可能像日本那樣能夠一蹴而就。


澹奕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並不是滿清不行,而是被自己玩瞎了。

首先一點,觸碰既得利益階層太多利益。日本明治維新採用的是贖買的方式收購大名和武士手裡的權益,這些封建貴族拿到錢以後很多都轉變為工業主。而滿清的政策制定者就沒有那麼聰明瞭,“許旗人自養”一條就讓滿清貴族無所適從,這些旗人沒有得到朝廷安置費用,沒有一技之長,以前靠朝廷養現在自己拿什麼養自己?(慈禧等頑固派代表的就是這些老旗人的利益)“廢除科舉”那些讀書人讀了半輩子書,就是想靠這些換個功名,朝廷一下子舉行分科考試,取消了八股文,這些讀書人拿什麼生活?(革命黨中有很多人都是知識分子,並不是外國啟蒙有多重要,而是朝廷拿走了他們的麵包)裁撤綠營改練新軍,戊戌變法之前地方的綠營已經在進行近代化的改革,朝廷這一改很多綠營老弱都被裁掉失去了生計。(革命黨在新軍中發展迅速一方面是新軍吸納了很多知識青年入伍,另一方面就是綠營兵對這次改革有牴觸心理被革命黨利用了

第二,預備立憲,操之過急。很多人認為中國的預備立憲期限為九年,是清政府在愚弄百姓,其實看目前的清宮檔案並不是這樣的。“皇族內閣”被天下人詬病也是冤枉了他們,清政府作為執政府希望的是平穩改革,用的都是些皇族中支持變法的人,裡面沒有頑固守舊的大臣。但當時中國各地已經成立諮議局,那些人不斷給地方和中央施壓希望早開議會,早變政體。清政府不得不將預備立憲的時間一再縮減,使得清政府的立憲上馬倉促,很多政令都相互矛盾,改革也是漏洞百出,革命黨人趁機煽動,所以清政府正式著手立憲不足半年就引發了辛亥革命。

第三,財政危機和地方分離勢力。經過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打擊,清政府的賠款壓力劇增,中央沒有資金支持新政的施行,不得不允許地方自籌新政資金。所以各地都開始抽取厘金,截流海關稅收,甚至收取捐納等等,獲得了財政自主。這些錢很多都用來編練新軍,這樣地方督撫就獲得了財權和軍權。所以辛亥革命的時候,各地督撫敢把衙門口的匾換了就宣稱革命,脫離清政府。

綜上,當時的清政府在立憲變法的過程中,客觀條件不具備,操之過急,而且政策制定者本末倒置,更加激化了這一矛盾,最後自己把自己整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