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老酒造假方式,爱喝酒的你知道吗?

老酒标的特征是什么?一般人常想到:脏旧、破损、泛黄。所以“假老酒”制假者在仿冒时,也绞尽脑汁通过使用各种方式达到这种效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您了解他们的做旧方式,识别起来也就简单多了!

5大老酒造假方式,爱喝酒的你知道吗?

一、低级做旧法——蹭脏

“蹭脏”仿旧者通过将新酒标在地面摩擦、手揉试图达到仿旧的效果。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咱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比如上边的自称1983年的老酒,酒精度标识方式已经暴露了“伪造”身份。%vol是现代标识方式,上世纪80年代常用的是V/V酒精度标识。

但更可疑的是纸张上多出明显砂砾划痕,非常不自然。建议对于这样的产品避而远之。

这种做旧没有改变纸张的本质。尽管外表陈旧,但当您用针挑开表面,就会发现纸张内部是“新”的。

5大老酒造假方式,爱喝酒的你知道吗?

二、低级做旧法——人为泛黄

“旧纸”和“新纸”有什么不一样?!或许您用肉眼无法分别。但当使用显微镜放大后,你会发现:旧纸纤维松散断裂,新纸纤维紧密。旧纸氧化后泛黄,新纸洁白如新。

在纸张泛黄这一点上,造假集团又开始行动了!小学水平的造假人员通常会使用这样的方法:

1、用浓茶水、酱油水熏;

2、放入潮湿的地方使其发霉!

事实上这样的作假方式有点太浮夸:

5大老酒造假方式,爱喝酒的你知道吗?

第一:颜色黄得太夸张!即便是80年代的产品,也不至于如此颜色浓重。

第二:要么就是黄得太均匀,要么就是漏染了某些部位,要么就是黄得有烟雾感。

5大老酒造假方式,爱喝酒的你知道吗?

至于那种故意令其发霉的,就更敬而远之了!品相都这么差,还怎么买呀!

5大老酒造假方式,爱喝酒的你知道吗?

这种做旧方式还是没有改变纸张的本质,从物理学角度观察内部纤维很容易发现这是“新的纸张”。甚至通过化学仪器可以检验到可疑溶液。

5大老酒造假方式,爱喝酒的你知道吗?

三、中级做旧法——灯光照射

由于真相被发现得太快,造假者飞跃性提升——改变纸张本质的造假。

30年前的纸张是买不到了。造假者通过强烈紫外灯照射,加速纸张老化程度,使得内部纤维迅速氧化陈旧断裂!即使物理学家放大观察,也找不出破绽。据说照射10小时,可以老化20年!这种造假,纸张旧得不自然!

自然老化的酒标,通常旧得不均匀,边缘旧中间新。

紫外线灯照射的酒标往往相反,旧得太均匀。并且由于是灯光照射,反而出现中间旧边缘新的现象。

同时,咱们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正面旧反面新。因为造假者忘记照射反面了!

5大老酒造假方式,爱喝酒的你知道吗?

四、中级做旧法——烤箱加热

高中文凭的造假者,又想出了办法——把纸张放入烤箱烘烤,使纤维变脆色度变黄,陈旧明显。据说这个办法,烤上3天等于自然陈旧25年。

不过,您常会在这种酒标上发现烤架网的痕迹,甚至回形针固定的痕迹。如果是一整张纸裁剪,边缘又会不自然,没有那种自然包浆感。

5大老酒造假方式,爱喝酒的你知道吗?

五、高级做旧法——噬洞

能走到这一步的造假者是有“强迫症”的处女座。我们常见到,有年份的老酒标上会有小洞口,这种洞口是怎么出现的呢?

这是微生物虫卵吞噬纸张导致的结果,是老物件的一个显著特征。有些人为了仿造年代久远的民国老酒,常会制假这一特征。

真正虫卵导致的小孔,应该是自然风化的感觉。人为做假总是“棋差一招”!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1、用手撕!拆招:边缘薄纤维长!

2、用刀剪!拆招:边缘生硬整齐!

3、用火烧!拆招:边缘泛黄泛黑!

4、用刀刻!拆招:边缘叠加变厚!

5、用针扎!拆招:边缘挤压下陷!

兵来将挡,见招拆招!当您了解他们的作假方式后,鉴别就不那么难了!

事实上,仿制民国酒标真的很难。那时候用的是手工纸张,纤维较粗,纸张厚薄不均匀。

说起细节,又想到可以通过观察文字色料上来进行鉴别。通常会有这样三个阶段:

1、印刷新品,颜色浮于表面;

2、放置数年,颜色与纸张融合色彩变深;

3、年代再久远,颜色逐渐褪色。

咱们再回顾下前文的那张图:

5大老酒造假方式,爱喝酒的你知道吗?

纸张已经黄得吓人,字体却十分清晰,显然是假冒品。再给大家看一看上个世纪的老酒,对比即一目了然。

5大老酒造假方式,爱喝酒的你知道吗?

文字已经融入纸张当中,并开始有褪色的迹象了!

文:酩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