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記憶,山水風光里的美食小吃

桂林的清晨,金色陽光撒在樹梢、屋頂,空氣溼潤、清爽,隱約透著桂花的清香。

出門覓早餐,旅館的路對面即有一家“桂林米粉店”。桂林米粉是聞名的本地美食小吃,自然不能放過機會,毫不猶豫直奔那米粉店而去。走進小店,特有的香氣撲面而來,吃客不少,看樣子都是附近的居民,個個吃的滋滋有聲。交錢買票,五元錢一碗,便宜。燙熟的米粉圓細、嫩白、爽滑、柔韌,配上花生米、辣椒醬、滷牛肉,澆上秘製的滷湯,再隨個人口味自行添加酸筍、酸豆角、香蔥等調料,調出一碗色香味俱佳的桂林米粉,看著讓人直咽口水,趕緊找地坐下,嘗來一口,味道自然是極好,可以稱上極品美味。

桂林記憶,山水風光裡的美食小吃

桂林米粉名聲在外,也只有在當地吃的才地道、純正,究其緣故,應該是因為水土和配料,我想。桂林米粉用的是當地的酸筍、酸豆角等,其他地區要麼沒有,要麼吃起來不是那個味。

桂林山水風光迤邐,沿灕江轉了一天。黃昏,華燈初上了,飢腸轆轆找飯店。江邊小街裡有家“茶味緣油茶館”,油茶很多地方都有的,不知道這桂林城裡的油茶館有些什麼特色。在油茶店找了個圓桌邊坐下,服務員熱情地上來了茶水碗筷;遞來菜單,看菜名有些莫名其妙的,不知是些什麼,也有些許菜名熟悉,是客家菜,逐叫服務員看著推薦上幾盤特色菜來。

桂林記憶,山水風光裡的美食小吃

不一會,上來油茶几小碗,油茶似湯似茶,嘗來味香清爽、可口。廣西各地的少數民族都有打油茶的習俗,用茶油爆炒少量米粒,放入本地產的大茶葉一起翻炒,輕輕捶打,再加適量的井水,用文火煮成茶湯,是逢年過節必備美食,也是待客的最高禮儀之一。油茶配佐食的是艾餅,一種用艾葉汁兌入糯米餅,蒸熟或油煎來吃,這個在廣東的客家飯店裡吃的多。

炒螺絲和乾煸小河魚都是灕江裡特產的河鮮,地道的本地美食,味道極鮮美。聽說桂林灕江前些年粗放商業開發,水質環境受到破壞,近年來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加強保護,灕江生態逐漸恢復。白天遊玩灕江,見那灕江水清澈見底,可見各色嬉戲小魚和搖曳的水草,想來恢復已見成效。

桂林記憶,山水風光裡的美食小吃

下酒的滷菜口感不錯,滷味不重,稍清淡,應該滷料的緣故。蒜蓉炒青菜看起來枝葉不小,吃起來沒有筋絲,口感脆嫩;炒紅薯粉條的色澤油亮很是誘人,看著就有食慾,這個紅薯條是第一次品嚐,較普通粉條粗且綿軟爽口。

不知不覺,我們已消耗掉五六盤菜。最後,服務員端來兩籠精緻小蒸麵點,勉強各自嚐了一個,糯軟綿甜,太飽,已吃不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