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央行降准,地產股反而慘跌?

為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

,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決定: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這短短的110個字中,透漏出兩個重點:首先是降準,其次是債轉股。

宏觀大環境還是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為了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利用各種貨幣工具進行去槓桿。

其實,降準這個,財叔在週五已經給大家預測過了。對於降準這個話題,財叔覺得是:去槓桿,就用債轉股!

銀行發了一個定向降準的政策。簡單說是一個精確的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妙招兒。

長期以來,許多銀行和信託的非標產品,經過層層嵌套,最後成為高息債的資金來源。

一旦出問題,就會產生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效應,從而引發系統性的事件

所以不久之前出了一個叫做資管新規的東西,它的核心是三條:第一條是去剛兌,就是剛性兌付;第二條是去多層嵌套;第三條就是穿透式監管。

資管新規的核心就是保護銀行。

這三條加在一起,就是阻斷金融機構和高利貸之間的通道,從而解除高利貸違約潮對銀行的傷害。

美國金融危機之後好像有一個概念,叫雷曼兄弟時刻。換言之只要銀行安全,就阻斷了系統金融風險的可能。

所謂金融去槓桿,本質上就是挖個坑把高利貸的雙方都埋了。

其實施從現在開始還有一年多,這期間就是銀行證券信託出清高風險產品的時間窗口。

那麼,此次降準,能放出來多少水?

7000億的基礎貨幣供應,加上5倍貨幣乘數,大概能放出3.5萬億的活水。

有人說,為什麼是5倍的貨幣乘數?我在這裡簡單解釋一下。

銀行有100塊,按照20%的準備金率計算,準備金預留20塊,80塊全部被A借出,A把貸出來的80塊又全存銀行,銀行預留16元作為準備金。

剩餘64又被B貸出,B把貸款來的64塊再存進銀行,銀行預留12.8元作為準備金,再貸出51.2元給C。

再存銀行,再貸給D,再。。。再。。。

依次類推,市場新增的貨幣量大概=80+64+51.2.... = 100*(1/0.2)=500%

也就是5倍的槓桿,7000x5=3.5萬億。

還有就是債轉股,上文說了,降準的目的是為了去槓桿。

用”債轉股”完成”去槓桿”,是中國經濟的偉大實踐,是對西方經濟學的重編。

1,槓桿的意思是,負債率太高,例如淨資產1億,負債3億,三倍槓桿。

2,債轉股就搞笑了。本大爺的公司,負債3億還不出,馬上變老賴了,沒關係,把2億債務甩給銀行,算銀行入股的股本金,就不用還錢了。

第二天,本公司就是淨資產3億,負債1億,非常優質,基本無槓桿。

3,去槓桿,就是拿筆畫一下就行了。我是服氣的。

理論界公認的上一次大規模“債轉股”,銀行成為接盤俠,是1999年。背景是1998國企大下崗。

20年前的債轉股,國企改革情況?

歷史的時針撥回20年前,中國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又恰逢東南亞金融危機。

當時,信貸投放導致國內出現大量過剩產能,資源嚴重錯配,國企大面積虧損,銀行大面積壞賬。但政府通過一系列改革,順利化解了這一“頑疾”。

當時採取的貨幣政策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供應偏緊張。行政命令上和現在一樣,也是供給側改革,也就是去庫存的政策。

還有一個重磅就是債轉股,金融政策兜底。

於是出現了牛逼哄哄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為解決銀行體系鉅額不良資產問題,1999年囯務院相繼成立東方、信達、華融、長城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

東方資管負責收購、 管理、處置相對應的中囯銀行、信達負責中囯建設銀行和囯家開發銀行、華融負責中囯工商銀行、長城負責中囯農業銀行所剝離的不良資產。

國有四大行行的壞賬問題解決後,相繼在A+H股上市。

工行,2006-10-27在上海上交所、香港聯交所同時掛牌。

中行,2006-6-1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06-7-5在上海上交所上市。

建行,2005-10-27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07-9-25在上海上交所上市。

農行當時處於股改,股改完成後,2008年也在上海上交所上市。

為何央行降準,地產股反而慘跌?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承接銀行壞賬,然後發行信託,由居民買單。

現在的債轉股呢,債務轉化為股權,扔在二級市場流通。投資者買單!

所以說:債務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