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北獨特的民族風情——薩滿神歌儀式

辽北独特的民族风情——萨满神歌仪式

薩滿神歌是古代民間燒香祭祖時口頭演唱的歌謠,是居住在東北的漢族旗人喜樂家堂的時候吟唱的祈神長歌,是東北地區古儀式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絕唱,屬於民間歌謠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珍貴的民間文學遺產。

遼北獨特的民族風情——薩滿神歌儀式

“薩滿”一詞,意為“因興奮而狂舞的人”,薩滿教信仰源遠流長,在滿——通古斯語族的滿、錫伯族、赫哲族、鄂倫春族及蒙古語的蒙古族、達斡爾族中發展了幾千年。特別是從公元九世紀到十九世紀,遼、金、元、清幾代的北方民族崛起的一千多年間,薩滿教經歷了自己的繁榮鼎盛時期,在崇拜大自然的多神靈和崇拜祖先神靈等祭祀活動方面趨於完備,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跳神儀式歌舞,緊密伴隨軍事、政治、文化及日常生活,成為民間不可缺少的的信仰和藝術的內容與形式。十六世紀以後,建洲滿族貴族努爾哈赤創建的八旗制,沿襲了金代女真人的信仰習俗,把薩滿儀式直接應用到八旗制下的軍民生活中,使薩滿跳神祭天地鬼神、祭祖先成為必需的生活內容,流傳至今,已有三百年的歷史。

遼北獨特的民族風情——薩滿神歌儀式

遼北獨特的民族風情——薩滿神歌儀式

解放前,遼北的法庫、鐵嶺、昌圖,遼東的鳳城、岫巖,遼南的新民、遼陽,遼西的彰武、黑山都廣泛流傳。在漢族中,無論旗人、民人都能哼上幾句。它的產生和發展與遼寧地區的地理歷史、風俗習慣、語言特點、民族宗教、自然環境等都有血肉關係。目前我們鐵嶺市檔案館就保存有關薩滿神歌儀式的專輯及珍貴的整個儀式全過程的照片及音像資料,這部分珍貴材料是由我市已故作家、原文聯主席王國興先生搶救整理、錄製出版並捐贈我館的。薩滿神歌雖然在東北地區源遠流長,卻是口口相傳,一直沒有文字記錄,經王國興先生的蒐集整理,終於形成了文字記載,為民間文學填補了一項空白。《薩滿神歌》於1988年出版時,得到了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溥傑先生曾為該書題詞:“薩滿崇先,陽春絕唱”。1992年該書還榮獲首屆中國北方民間文學獎一等獎。1991年又在他的親自主持下,請薩滿歌舞唯一在世的傳人,時年已八十四高齡的法庫縣農民陳俊清老人,仿照神歌儀式原貌,完整地演繹了起伏跌宕、多姿多彩的整個儀式的全過程,錄製成專題片,留下了珍貴的影視資料,再現了古老而又神秘的薩滿大千世界,呈現給我們新鮮而濃厚的中國北方鄉土文化。薩滿神歌的唱詞、音樂、舞蹈,反映了漫長曆史時期內北方各民族不斷演化的文化觀念,是北方民族文化的百科全書,是歷史的活化石,是探索人類史前文化又一條重要途徑。因而通過欣賞這個儀式,就可以走進神秘的薩滿世界,去探尋人類祖先的生存軌跡,領略那充滿原始野性的質樸和壯美,體驗那獨特的民族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