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北独特的民族风情——萨满神歌仪式

辽北独特的民族风情——萨满神歌仪式

萨满神歌是古代民间烧香祭祖时口头演唱的歌谣,是居住在东北的汉族旗人喜乐家堂的时候吟唱的祈神长歌,是东北地区古仪式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绝唱,属于民间歌谣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

辽北独特的民族风情——萨满神歌仪式

“萨满”一词,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萨满教信仰源远流长,在满——通古斯语族的满、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及蒙古语的蒙古族、达斡尔族中发展了几千年。特别是从公元九世纪到十九世纪,辽、金、元、清几代的北方民族崛起的一千多年间,萨满教经历了自己的繁荣鼎盛时期,在崇拜大自然的多神灵和崇拜祖先神灵等祭祀活动方面趋于完备,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跳神仪式歌舞,紧密伴随军事、政治、文化及日常生活,成为民间不可缺少的的信仰和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十六世纪以后,建洲满族贵族努尔哈赤创建的八旗制,沿袭了金代女真人的信仰习俗,把萨满仪式直接应用到八旗制下的军民生活中,使萨满跳神祭天地鬼神、祭祖先成为必需的生活内容,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辽北独特的民族风情——萨满神歌仪式

辽北独特的民族风情——萨满神歌仪式

解放前,辽北的法库、铁岭、昌图,辽东的凤城、岫岩,辽南的新民、辽阳,辽西的彰武、黑山都广泛流传。在汉族中,无论旗人、民人都能哼上几句。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辽宁地区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语言特点、民族宗教、自然环境等都有血肉关系。目前我们铁岭市档案馆就保存有关萨满神歌仪式的专辑及珍贵的整个仪式全过程的照片及音像资料,这部分珍贵材料是由我市已故作家、原文联主席王国兴先生抢救整理、录制出版并捐赠我馆的。萨满神歌虽然在东北地区源远流长,却是口口相传,一直没有文字记录,经王国兴先生的搜集整理,终于形成了文字记载,为民间文学填补了一项空白。《萨满神歌》于1988年出版时,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溥杰先生曾为该书题词:“萨满崇先,阳春绝唱”。1992年该书还荣获首届中国北方民间文学奖一等奖。1991年又在他的亲自主持下,请萨满歌舞唯一在世的传人,时年已八十四高龄的法库县农民陈俊清老人,仿照神歌仪式原貌,完整地演绎了起伏跌宕、多姿多彩的整个仪式的全过程,录制成专题片,留下了珍贵的影视资料,再现了古老而又神秘的萨满大千世界,呈现给我们新鲜而浓厚的中国北方乡土文化。萨满神歌的唱词、音乐、舞蹈,反映了漫长历史时期内北方各民族不断演化的文化观念,是北方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历史的活化石,是探索人类史前文化又一条重要途径。因而通过欣赏这个仪式,就可以走进神秘的萨满世界,去探寻人类祖先的生存轨迹,领略那充满原始野性的质朴和壮美,体验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