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G-44的發明有什麼歷史意義嗎?

鄺小希


二戰時期,德軍工發明的STG-44,是一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槍械,既解決了步槍子彈威力過乘的問題,同時又較好地解決了衝鋒槍發射手槍子彈導致威力不足的毛病。

作為一把自動槍械,STG-44實際上是步衝合一的突擊步槍,既能單發精準射擊,又能連發密集開火,是軍工史上第一把採用中間威力步槍彈的自動步槍。

STG-44發射7.92×33毫米短藥筒的中間威力步槍彈,此彈型比當時德軍普遍採用的7.92×57毫米標準步槍彈要縮短許多,彈頭更輕,發射火藥減少。

儘管此槍的有效射程減少了,但同時槍械的後座力也減小了,解決了自動步槍連續射擊時,精度始終無法保證的技術瓶頸。

此槍研製後,投放到了東線戰場,30發的供彈具,400米的有效射程,後座力低,不僅單發,而且連發精度也很高,動作也非常可靠,威力接近普通步槍,但比衝鋒槍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受到了前線將士的一致好評。

STG-44突擊步槍的服役,讓單發的栓動步槍、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等步兵手中的主要槍械相形見絀。

在實戰中,三五個手持StG44的德軍士兵,就可以壓制住一個班的手持M1的美軍士兵,以及數量更多的使用波波莎衝鋒槍的蘇聯士兵。



國平軍史


StG44突擊步槍,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了短彈殼(比普通步槍彈更短,內部填充的發射藥相應減少)中間型威力槍彈,並大規模裝備的真正意義上的突擊步槍。可以說它是現代步兵史上劃時代的成就之一。

StG44突擊步槍

在StG44突擊步槍出現之前,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研製了供步兵使用的自動步槍,例如俄國的費德洛夫M1916自動步槍,美國的勃朗寧自動步槍(BAR)等等。但是這些自動步槍,都存在著相同的問題,這就是在全自動射擊時,會因後坐力太大變得難以控制(後坐力太大,是因為這些槍械使用的是全威力步槍彈)。另外就是這些槍支的重量較大,不方便單兵攜帶。

7.92×33毫米中間威力型槍彈

20世紀30年代末,德國陸軍開始研究威力小一些的短彈殼子彈,目的是想將衝鋒槍的特點,與自動步槍相結合。這樣雖然在射程方面,要比普通步槍差,但是可以保持比步槍輕便的特點並改善全自動射擊時的精度。1941年,經過反覆實驗後,德國成功的研製出一種7.92×33毫米短彈殼子彈。這款子彈,要比當時的德軍的7.92×57毫米標準步槍子彈更短,彈頭更輕,發射火藥也較少。這樣就能讓單兵能攜帶更多的彈藥。另外,這種子彈的彈頭,在有效射程內的威力足以讓敵軍士兵失去作戰能力,全自動射擊時的火力密度直逼衝鋒槍,後座力也在可控制的範圍內。這類短彈殼子彈被稱為中間型威力槍彈,隨後能使用這種短槍彈的新型自動步槍很快被研製出來。

原型槍MKb42自動卡賓槍

1942年,德國黑內爾公司設計的原型槍,也就是MKb42自動卡賓槍被製造出來,經過測試後,被德國軍方選中。這款自動卡賓槍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可有效壓制衝鋒槍射程外的敵方火力點。當幾支自動卡賓槍開火時,能發射出大量子彈,這將會把敵方士兵壓制在掩體後方。另外,密集的火力也可大幅提高擊中敵方的幾率。

2.這款自動卡賓槍使用的彈容量為30發的弧形彈匣,比當時其它步槍的備彈量更高,可以減少戰時士兵更換彈夾的次數。

隨後,這款原型槍便進行了小批量生產,並通過空投的方式,送往東線戰場上一支正遭到紅軍圍困的德國部隊手上,使該部隊成功的突圍重圍。

原型槍MKb42自動卡賓槍

正當德國準備大批量生產該槍時,卻遭到希特勒的禁止。當時,希特勒的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期間,所以它下令禁止生產這種不倫不類的武器(近距離火力密集度不如衝鋒槍,遠距離不如普通步槍)。為了能夠進行生產,軍方為其起了一個衝鋒槍的名字,這就是MP43。隨後,設計師為了便於生產,改進設計後,定名為MP44,並少量發配到部隊中。

但紙總包不住火,1944年,希特勒赴東線視察戰況,當他問到德軍官兵最需要什麼的時候,官兵們異口同聲回答:“更多的MP44”。希特勒很好奇這是什麼武器,一看之下發現竟是自己下令禁止生產的武器。最初,希特勒非常生氣,但是當他看過該槍火力展示後,明白當初自己的看法有所偏差,於是宣佈將MP44定名為Sturmgewehr 44(突擊步槍1944年型),簡稱StG44,並優先生產。

StG44突擊步槍

由於當時德國瀕臨戰敗,所以直到戰爭結束時,StG44突擊步槍僅生產了40萬支。雖然無法全面配發德軍,但在1944年時,曾普遍裝備於裝甲旅中,在相關戰役中,StG44突擊步槍給西線的盟軍帶來非常大的震撼。


鼎盛軍事


中間威力步槍彈非常適合400米以內幹架,全自動又能把半自動/栓動打出屎


開始慢慢搶了衝鋒槍飯碗,德三掛了之後STG44投胎做AK、又逼出了小口徑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