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嘲笑的小丑巡撫,是第一個反清大吏,保住了中國百萬公里國土

因為在辛亥革命中,晚清江蘇巡撫程德全為顯示“革命必有破壞”,讓人拿著竹竿,捅掉了巡撫衙門屋頂上的三片瓦片,而被魯迅披上了“小丑”的色彩。其實扒扒這位小丑的“黑歷史”,就會發現稱他為英雄一點兒也不為過。

魯迅嘲笑的小丑巡撫,是第一個反清大吏,保住了中國百萬公里國土

19歲那年,程德全完婚後,外出教書賺點生活費。幾年後,母親去世,弟弟妹妹也稍長,為了擺脫窮困的生活,程德全把家託付給妻子,一個人外出尋找機會。他一路北上,來到北京寄住在四川會館,入國子監學習,打算走科舉之路,先考個舉人,再取個進士……

理想很美好,卻沒想到,連續兩次鄉試,程德全都名落孫山,本來就窮困潦倒又老是落第,免不了受人嘲諷。不過,如此困窘的程德全,一直抱著讀書不宜死讀,應經世致用的想法,敏感地注意到了當時東北的緊張態勢。備考之餘,他格外關注東北問題。

一個偶然的機會,程德全結識了一位旗人,兩人相談甚歡。這位旗人驚奇地發現,眼前的這個落榜生,沒有出過關卻對東北問題了如指掌,而且有獨到的看法,不禁暗自欣賞,隨後將他推薦給黑龍江副都統做幕僚。原來,這位旗人不是別人,正是壽山將軍。

程德全總算找到了工作,幕僚做得非常出色,生活也稍有改觀。1899年,壽山擔任黑龍江副都統,特意請程德全來當幕僚。1900年,壽山升任黑龍江將軍,程德全也被委以重任,任黑龍江銀圓局總董兼將軍文案。剛正經八百地當上官,過上幾天安穩日子,程德全就被時代的浪潮裹挾著,站到了風口浪尖。

1900年對於中國來說,無疑是多事之秋。義和團運動還沒鎮壓下去,列強又以義和團為口實,組織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一直在北邊對中國虎視眈眈的俄國,這下子像打了雞血般躁動起來,一邊積極參加聯軍行動,一邊磨刀霍霍向東北大舉進兵,對居住在海蘭泡與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居民進行了血腥的大屠殺。俄軍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

魯迅嘲笑的小丑巡撫,是第一個反清大吏,保住了中國百萬公里國土

面對殘暴的俄軍,壽山率軍頑強抵抗,無奈敵強我弱,節節敗退之後,退守在齊齊哈爾城內。身在前線的程德全看到將士傷亡慘重,已經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為避免更多的傷亡,向壽山建議請和。恰巧此時,卷著鋪蓋逃了一圈的慈禧重回北京,決定向八國聯軍議和,詔令壽山與沙俄議和。於是,議和一事落在了程德全的肩上。

這天,程德全隻身前往俄營,提出讓俄軍承諾不攻城、不殺無辜、不掠財物,以保一方百姓,狡詐的俄軍無論如何都不同意,議和陷入僵局。程德全第三次進入俄營時,拔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以死相逼,要俄軍同意以上幾點。俄軍迫於程德全的氣勢,終於同意。

俄軍來到齊齊哈爾城下時意欲炮攻,程德全見狀,用身體擋住炮口,懇求俄軍停止攻城,並甘願留下充當人質,以確保俄軍和平入城而不傷及百姓。可是一進入齊齊哈爾,俄軍義就開始大肆擄掠。壽山悲憤不已,將後事託付給程德全後自盡了。

為了達到長久控制東北的目的,俄軍想讓程德全出任黑龍江將軍。然而程德全十分清楚,這可不是沙俄的“好意”,如果點頭同意,自己就成了他們操縱的傀儡,國土和百姓就成了別人的掌中之物。他以違背國家體制為由嚴詞拒絕,為了讓俄軍死心,縱身一躍投江自盡。被救起後,程德全抱著最後的希望給沙皇寫了一封信,要求俄軍撤軍,信中還列出不傷害生靈、不奪人財產等九項懇求。

俄軍對軟硬不吃的程德全沒有一點辦法,便將他挾持回沙俄,以圖再作打算。誰知半路上,程德全經不住嚴寒病倒了,俄軍無奈將他釋放,他這才得以脫離虎口,回到齊齊哈爾。以一人之軀同俄軍周旋,保住了百萬公里國土,程德全贏得朝野上下的讚譽。

1903年,慈禧召見程德全,破格提拔他為黑龍江副都統—八旗的高級軍職授予了一個文官。隨後又在1905年,任命他為黑龍江將軍。黑龍江將軍是清代黑龍江地區的一把手,這個清朝“龍興之地”的最高官員向來都是由清朝宗室或旗人擔任,而由漢人出任,程德全是有清一朝唯一一位。

魯迅嘲笑的小丑巡撫,是第一個反清大吏,保住了中國百萬公里國土

憑著實幹,程德全從一個科舉落榜生當上封疆大吏,敢於和沙俄鬥智鬥勇的他可不是腦筋陳腐的官僚。所以當革命之火有燎原之勢時,程德全就意識到大清朝走到了末路,於是,已調任江蘇巡撫的他改變策略,以保護地方經濟與人民生活安定為目標,轉而與革命黨人合作,唯一的條件是:“務必秋毫無犯,勿擾百姓。”程德全剪髮辮脫官袍,親自用竹竿挑去幾片瓦以示革命,促成了江蘇的獨立,成為第一個反清的前清大吏,重要的是沒有流一滴血。

由一名清朝的封疆大吏,“鬧革命”而成為民國的開國元勳,程德全也許算不上“忠君愛國”的典範,但不論與沙俄抗爭還是與革命黨人合作,為官期間都以生靈為念,他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官員,那個時代的英雄。

二次革命後,對於政局深感無能為力,程德全便脫離政壇,吃齋誦佛,1926年在常州剃頭出家,四年後悄然去世,被安葬在蘇州寒山寺內。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任 豔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