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我奉太后懿旨出京,誰敢動我?",巡撫:"我敢殺你!"

太監:

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咸豐皇帝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時年僅31歲,在位十一年。咸豐帝在駕崩之前遺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等八大臣輔助年幼的載淳(即同治帝),數月之後,兩宮皇太后(慈安太后和同治帝生母慈禧太后)因不滿八大臣專權而計劃聯絡在京城的恭親王奕訢(咸豐帝的弟弟)發動政變,以奪取掌握在八大臣手中的朝政大權。但此時,兩宮皇太后和八大臣都遠在承德,必須要有一個心腹之人秘密前往京城和恭親王及諸王公大臣聯絡,這個人選攸關此時政變的成敗。選來選去,慈禧太后選中了身邊的太監安德海,安德海這個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就此登上歷史舞臺。

太監:

安德海幼年家貧,自八歲時就淨身入宮做了太監,由於安德海聰明伶俐,很快就得到了咸豐帝和寵妃葉赫那拉氏(即慈禧)的好感,併成為了御前太監。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克北京並焚燬圓明園,咸豐帝慌忙逃往承德避暑山莊,僅一年之後就駕崩於此。隨著之後八大臣的大權在握,慈禧太后感覺自己的權力受到了嚴重威脅,並意欲和留守京城的恭親王奕訢合謀發動政變。安德海成為了向北京傳遞消息的重要一環,安德海星夜兼程進京,將兩宮皇太后的旨意和謀劃交給了奕訢,之後又在安德海的精密安排下,與兩宮皇太后見面商討奪權的陰謀,最後成功地發動了“辛酉政變”,奪去了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的權力。在辛酉政變中,安德海由於充當了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之間的秘密聯繫人,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被晉升為總管大太監,成了朝中顯赫的人物,在宮中更是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太監:

慈禧太后

慈禧想解除奕訢手中的權力。到了同治四年三月,在安德海的密謀下,慈禧借用一個御史彈劾奕訢的機會,發動突然襲擊,親手寫詔書,以“雖無實據,事出有因”的罪名,革去奕訢的議政王和一切差使,不準干預一切公事。一個月後,又以奕訢“深自引咎,頗知愧悔”為由,下令讓奕訢“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無庸複議政名目”。慈禧在這一反一復之間,既輕而易舉地革去了“議政王”的名位和權力,又繼續使用了奕訢,掃除了對自己的威脅。再立大功的安德海更加成為了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上至王公勳貴,下至大小朝臣,無不對其巴結逢迎,甚至向其行賄來求得他在太后面前美言幾句。

太監:

同治七年冬天,安德海在北京最大的酒樓前門外天福堂大酒樓大擺酒宴,慈禧太后為了表示寵愛,特地賞賜了白銀一千兩,綢緞一百匹。同治八年(1869),久在宮闈的安德海想出宮遊玩並藉機斂財,遂藉口預備同治帝大婚典禮,再三請求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置辦龍袍、預備宮中婚禮所用之物,獲得慈禧太后許可。有了太后的支持,安德海置清朝不許太監擅出宮禁的祖制於不顧,帶領著一班隨從,前呼後擁地出京了。清朝對內廷太監的管理一直異常嚴格,祖制不許太監自出皇城,違者殺無赦。鑄成鐵牌立於宮內交泰殿門前,以示警戒。安德海當時只是六品藍翎太監,仗著慈禧太后的寵愛,在未知會任何官方衙門的情況下,便違反祖制、擅出宮禁,最終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太監:

八月,坐著官船浩浩蕩蕩的安德海一行來到了山東德州,從京城出來的一路之上,所過之地的大小官員無不對這位太后身邊的紅人巴結逢迎,安德海也撈了大筆的錢財。志得意滿的他卻想不到要在山東碰到他此生的殺星——山東巡撫丁寶楨。丁寶楨早就對安德海的仗勢驕橫非常憤慨,下令將其抓獲並親自審問。審問之時,安德海大罵道:”我奉太后懿旨出京,誰敢動我?“,丁寶楨大怒道:“我敢殺你!祖制不許太監自出皇城,違者殺無赦。”安德海見丁寶楨動了殺心,慌忙跪地叩頭求饒,求他看在太后的面子上放自己一馬。但丁寶楨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僅三日後,安德海就在山東被斬首示眾。一時震驚滿清朝野,曾國藩讚歎丁寶楨為“豪傑士”一時“丁青天”之譽傳遍民間。慈禧太后聞報也是又羞又怒,但她又無可奈何。

太監:

因為在丁寶楨在奏摺之中說道:“該六品藍翎安姓太監擅離遠出,並有種種不法情事,若不從嚴懲辦,何以肅宮禁而儆效尤,故依祖制將其正法。加上朝臣皆為之聲援,又有祖制在前,慈禧太后也只能啞巴吃黃連,不了了之。還下詔嘉獎丁寶楨清廉剛正。丁寶楨歷任山東巡撫、四川總督,政績卓著、深得民心。光緒十二年(1886年)丁寶楨去世,享年66歲。朝廷追贈太子太保,諡號“文誠”,入祀賢良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