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締五大名校,民辦轉公辦?我對剛剛問政西安教育的一些看法!

「西安房哥&房叔 」是本地唯一的業主房產自媒體平臺。直言購房真相,我是西安房叔!

不知道多少人和房叔一樣,剛剛看完這一期的問政教育局;思索很久,腦子裡冒出來一個詞,叫憤懣。作為關注度做多,矛盾最集中的一個部門,現場“假、大、空”的回應顯然很難讓人滿意;

五大名校問題,擇校費問題,學拖問題等,都雖有提及,但卻又都是蜻蜓點水一般,未見解決方案,很明顯,單單的表決心,說現象是遠遠不夠的,西安教育還需一劑猛藥。

取締五大名校,民辦轉公辦?我對剛剛問政西安教育的一些看法!

如果說抱怨,不滿,質疑我們可以說到半夜,但這並不是今天的重點,盤踞在西安教育這個產業上的亂象,所有家長這麼多年已經是深有感受,作為遠比房子還是剛需的行業,問題已經攤在這裡了,怎麼辦?這是房哥今天最想說的。

問政教育局

經過前面很多期電視問政的洗禮,這種形式大家也多以熟悉,以前遮遮掩掩,現在拿到檯面上來說,這種思維進步的本身,大家是看得到的;

問政的核心也並不是現場解決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指望一次問政,解決多年頑疾這並不現實,問政更多的是表明一種態度,強調一種存在,告訴大家西安教育的這個頑疾,現在是要開始處理了,但能不能處理的好,這要打上幾個巨大的問號,尤其是看了今天的直播,這個問號更大了。

為何亂象叢生

其實說到底,無論是天價擇校費,名校掐尖,培訓機構點考,能有這些問題的產品還是在於西安的公辦教育太弱,一是體現在數量上,二是質量上,前者說的都是幼兒園,後者則是小學,

節目中沒有點破的是西安這些年公辦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

在公辦上不了,沒得靠的大背景下,孩子的上學總不能等學校質量起來以後再解決;在好學校成為一種極為稀缺資源的前提下,自然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塞錢的,找關係的,只要有這種需求存在,學託這個行業就不會消失;

就像西安現在買房搖號一樣,無論怎麼搖,怎麼監督,核心的問題還是在於市場供應量不足,僧多粥少,僅存的這點粥必然引來爭搶。

取締五大名校,民辦轉公辦?我對剛剛問政西安教育的一些看法!

有這種緊俏存在,就有在其中運作人的產生,運作總為圖利,亂開價就難以避免,違規沒有監管,市場變默認為常態,而當家長認可了,監管默認了,學校得利了,就變成一個我們覺得“正常的事情”,進名校那就得拼關係,你爸局長你先進,你爸科長排第二,他爸科長二舅子就在第三,而這種所謂關係也是稀缺資源,一般人不認識怎麼整?

有錢在呢,不認識二舅子,但二舅子認識錢,我也認識錢,我就認識二舅子了,錢成為買賣優勢教育資源的硬門檻,這個門檻是誰設的,這個價格就誰定,大有此路是我開,留下買路財的意思。

而根治這個現象,並不是節目中曝光的培訓機構封幾家了事就能解決的,教育問政這個還和之前房管局問政,城改辦問政不太一樣,前者通過處罰整改承諾是可以看到效果的,因為面對的是開發商,違規查封,沒錢停工的政府兜底,這些是好解決且短期看得到效果的。

而教育不一樣,這個利益鏈上盤踞的勢力太多,教育主管部門、民辦學校,公辦學校,培訓機構,開發商,學託,花大價錢送孩子上學的家長,包括學生本身,通過灰色手段進入名校的,是不是都算是利益既得方,怎麼整治?

取締五大名校,民辦轉公辦?我對剛剛問政西安教育的一些看法!

剛直播的時候,看到最多的留言叫取締五大名校,民辦轉公辦,這壓根就解決不了問題,先不說有無操作性,單就名校中這些花關係,買學位房,託後門進去的家長首先會站出來不樂意,這動搖的是他們的切身利益;

到時候無非就變成一張名校內和名校外家長之間的口水戰,除非教育體制的革新,小修小補作用不大,全盤推翻又動搖根基,西安教育改革這個重單子,沒出個天選之人,還真接不住。

而採訪中關於別的城市改革的經驗,無論是武漢還是杭州,有效的辦法就是加上公辦教育的投入,當公辦勢力大於民辦,監管落到位,所謂的天價擇校,名校掐尖,無學可上等棘手問題是可以得到緩解的,加大公辦學校投入是唯一有效的解決辦法,第一個面對的問題就是先把學校的數量提上去,先不說好學校,有學可上是很多新區首要面臨的問題。

要從根本上解決有學上的問題,有兩點就必須要提:

政府要捨得讓利,加大對公辦教育,尤其是九年義務的投入,對居住密集區的閒置土地、廠房等進行合理改造利用,增加公辦小學和幼兒園的數量。同時不要將教育視為附屬品,而應是城市發展的資源;

西安作為擁有百萬大學生的省會城市,教育辦好了,安家的人沒有了後顧之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西安落戶,城市發展才會有活力。

取締五大名校,民辦轉公辦?我對剛剛問政西安教育的一些看法!

學校蓋起來是一方面,核心的核心還是要提高公辦教育的比例,教育是政府的事情,不能甩手給企業和開發商,後者是以盈利為存在,一旦這種民生工程成為謀利工具,勢必會出現失衡局面,失衡後義務教育就會走上拼關係、拼後門、拼經濟實力的畸形發展路子,亂象不用多說大家現在都看得到。

而以上的兩點說到底還是迴歸政府教育的投入以及重視度上。教育的關鍵不在於錢和地,在於有沒有這個決心。

再說第二個民辦名校和公辦學校不平衡的問題,按理講精英教育在哪裡都是存在的,但既然我們是九年義務教育,有關部門就有義務去處理這種不平衡。而這件事也並非沒有解決的辦法,平衡教育資源不在於平低谷而在於削高峰,也就是好學校教育資源的流動,這點日本在全球就做很好,包括硬件設施和師資分配兩個方面:

學學日本經驗

硬件設施上,公立小學是日本最常見的小學,佔全國小學總量的99%。它實行義務教育,學生就近入學,而且法律規定不允許跨區上學,學生入學不需要接受選拔考試,年齡合適就可以入學。

其中小學生上學距離上限是四公里,初中生上限是六公里,農村亦然,做到這點的前提還是需要公辦學校的數量要多,需要大量 投入資金和土地去做的。

在校舍方面,學校基礎設施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建設和維護,財政負擔一部分費用,上學難的地區留不住人,導致經濟也不景氣,因此大家爭相建學校,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公立學校的設施幾乎都一樣,城裡小孩能用到的,農村學校也不差。

取締五大名校,民辦轉公辦?我對剛剛問政西安教育的一些看法!

師資力量上,為了預防各種走後門、找關係導致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現象,政府要求公立學校的教師、校長都屬於國家公務員,必須通過國家考試上崗,並由國家直接發放薪水,從而避免因各地經濟水平不均衡導致教師薪資出現差異。

在此基礎上,所有的校長和老師要求在一定地域內實行輪換制,教師每六年就會被調換到新學校任教,校長每五年更是跨區域換崗,而且地域不限城市和農村,這就保證了在學生就近入學的範圍內,所有公立學校的師資水平都是相近的,既然沒有了固定的“名師”,也就沒有了固定的“名校”,從而避免了擇校風潮,使就近入學成為可能。

當然肯定有人說,這種模式也是有弊端的,比如過分強調平均,就低不就高,能力強的學生還得花大量的精力金錢去讀私塾等等,這也客觀存在。但重視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的核心,對於如今西安的上學難現狀,是有極強的參考意義的。

房叔真心話

任何事情,不存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看出血割肉讓利於民的事情願不願意幹了,表面看是財政投入(錢)的問題,深層次則是當局者如何定義教育,賣地砝碼?牟利工具?燙手山芋?還是民生工程?

這種直接關乎市民幸福感的行業是不能全部丟給市場的,也不應丟給開發商,搞出名校+地產的畸形模式,更不應丟給家長本身,形成錢權說話的博弈砝碼,更不應和房子綁架在一起,最終以高房價的代價丟給老百姓!

取締五大名校,民辦轉公辦?我對剛剛問政西安教育的一些看法!

縱然此次問政教育局的現場並不讓人滿意,但還是希望藉著這個契機,呼籲西安教育能狠狠的邁上一步,畢竟西安的落戶政策後,愈發多的人會落戶到西安,此前的頑疾還未解決,這些新落戶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如何解決,還是丟給市場,優勝劣汰,亦或是誰錢多誰硬氣,如果依舊如此,那辛苦準備這麼久的電視問政意義又何在呢?

這樣的文章,房叔很久沒寫過了,我一個搞地產的研究這幹啥,吃力不討好。但就是

久久呼籲毫無結果的無力感有時候讓人崩潰,況且我們只是一個小到沒什麼人關注的自媒體,說這些長篇大論有人幾個人能仔細看呢;

但自己還是希望多說一說,權當是一個熱愛這座城市的普通市民,對於西安教育的一點思考與期待,房叔從小生活在這裡,熱愛這座城市,我希望它越來越好!

就這樣吧,好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