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倒計時」開始,轉型之路已然清晰?

2016年12月15日,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新規”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暫行規定》正式落地,基金子公司進入“淨資本約束”時代。對於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不符合規定標準的,新規給出了18個月的過渡期。如今,過渡期即將到期,基金子公司的調整是否順利達成,轉型路徑是否已經清晰?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瞭解基金子公司的最新業務狀況。

過渡期本週結束業務調整仍在進行

根據新規,基金子公司淨資本不得低於1億元、不得低於淨資產的40%、不得低於負債的20%,調整後的淨資本不得低於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在新規實施以來近一年半的時間裡,基金子公司想方設法,控制通道業務規模。

華南一位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進入整頓期以來,公司逐漸控制業務增量和清理存量業務,不再新增通道業務,同時將存量通道業務中能夠協商、清理的部分,逐漸清退出去。尤其是傳統的通道業務,收費較低、沒有主動管理色彩,堅決清理。對於還未到期的項目,公司會進行更充分的評估,到期以後也不會繼續再做。此外,股東方也在增資,以達到新規對基金子公司資本金的要求。

“目前來看,行業大部分公司都通過增資和業務清理的方式,以達到淨資本約束條例。不過也有部分公司應該尚未完成。按照規定,若6月15日前,風險準備金不能達到相應規定,可能要暫停公司營運資格。目前只有增資、壓縮和清理原有業務這三條路可走,增資是主流。一些年限比較長、資金量較大的項目實際清理起來難度很大,需要多方協商,甚至還會出現法律糾紛。”

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目前雖然淨資本已經滿足監管要求,但仍然在爭取股東增資,淨資本的增加有助於向主動管理業務轉型。

萬家基金子公司萬家共贏表示,已經根據監管規定,落實各項業務整改要求,並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積極轉型,持續壓縮非標業務規模,公司總體規模呈逐月下降趨勢。同時,公司在積極尋求增資擴股的同時,也在探尋業務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整個行業格局面臨洗牌,未來差異化、特色化主動管理型路徑將成為子公司的發展趨勢。

國泰元鑫資產總經理梁之平表示,應對新的監管環境,公司在四方面做出了調整:一是經營戰略上的調整,包括提升資產證券化和股權業務比重等;二是公司治理結構、組織架構的調整,包括股東的持股比例、增資、風控垂直管理、淨資本管理等,三是產品線的調整;四是引入更多元化的專業團隊。長期來看。債權業務總體是會收縮的,只做債權的團隊將遇到更多的壁壘,股權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投資業務都需要新鮮血液來補充,當然也需要相應的風控、研究和交易人員參與進來。梁之平介紹,目前國泰元鑫的產品線以主動管理和均衡佈局作為兩條主線,業務條線有四個方向:非標債權、資產證券化、股權投資、混合投資(包括FOF和MOM等)。

金元順安相關人士也表示,公司正積極將融資類業務方向向股權投資類、消費金融類投資類業務轉型。

滬上一家小型基金子公司高管也坦言,公司一直在持續清退通道業務,近期已經將佔用資本金較多的通道業務優先清理完畢。“新規後,業務報價和管理費收入都有提高,每單業務利潤也高了,清退前資本金是勉強夠用,現在已經較為充裕。”

首要的是先活下來

未來子公司將會出現四種類型

在多數基金子公司積極整改的同時,一些子公司舉步維艱,他們的目標首先是活下去。

梁之平認為,基金子公司與公募基金不同。公募類似於在泳道里比賽游泳,對於各類泳姿都有規範,主要是看誰遊得快、遊得長;但子公司經營更像是在汪洋大海里,往哪裡開都可以,也沒有規定的路線、動作,比的是好的導航系統、路線規劃能力和船長船員的專業水平。誰遊得快並沒那麼重要,能夠活下來才是關鍵。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基金子公司專戶業務管理資產規模降至6.65萬億元,較2017年底的7.31萬億元縮水9.03%,較之新規剛剛出臺時的2016年底相比,已經縮水了36.66%。

上述小型基金子公司高管認為,行業縮水幅度超過50%,是比較健康的狀態。

梁之平也認為,中國的金融行業,無論是高速發展的新行業,還是比較成熟的行業,活著都是非常重要的,活著才能有發展。“無論是起步還是成長階段,有多少能力就管多少規模,要堅持以主動管理為主,一旦習慣了通道業務,就會形成路徑依賴,運行慣性會讓轉型變得更加困難。”

“未來子公司可能會形成四個類型,可以簡單以座標象限來描述,縱軸是股東的資金體量,也就是可以增資的空間,橫軸是專業團隊和專業能力。第一類是既有股東強大的資本金支持,專業能力又出眾的公司,他們會走大型綜合性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道路;第二類是有較強的專業管理能力,但受制於註冊資本金限制,未來他們可以走”精品店“模式;第三類是股東資金充裕,但沒有特別強的主動管理能力,可能會充當股東金融產業鏈的一個組成部分;第四類是二者都不具備,將會在行業競爭中被淘汰。”梁之平說。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認為,註冊資本金較小的子公司將逐步被淘汰,資本金實力雄厚、主動管理能力強的子公司將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頭部公司,在細分領域形成各自的優勢。

子公司未來發展路徑逐漸清晰

轉型難度仍不小

18個月過去,基金子公司經歷了從“量”到“質”的洗禮,難免疲憊。轉型路上再出發,各家基金子公司不約而同地感到,路徑其實大致相同,重點在於如何差異化發展。

在實際操作層面,由於上市公司股權、掛牌資產證券化(ABS)和未掛牌資產證券化風險係數相對較低,被多數基金子公司當做轉型的方向。

未來發展路徑逐漸清晰

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負責人表示,ABS作為資管新規的例外業務將會持續發展,重點佈局運營基礎建設設施ABS、券商兩融收益權的ABS、收費權通行費ABS、長租公寓房地產租金收入RE-ITs、消費金融等領域;另外還關注股權投資業務,包括具有核心競爭力、細分行業龍頭和預期較高增長的PE等項目。

“在轉型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幾方面工作,一是完善並調整現有績效考核機制,優化重點業務的效考核方案;二是根據發展規劃引進專業的項目團隊和人才,同時要求現有業務團隊加快轉型;三是調整公司主動管理業務的收費結構,以期最大程度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四是調整投資決策體系,配合公司業務轉型,修改投資決策體系;五是加強銷售渠道建設,爭取能長久合作的銷售渠道,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公司自身的財富管理團隊。”

萬家共贏有關人士表示,ABS業務是公司轉型的重點方向,在相應的制度流程規劃、人才培養以及系統建設等方面都已取得一定的積累;另外,股權投資是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向,公司在新三板股權投資等方面已取得不錯的成績,未來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問。PPP、FOF、REITS、固收以及供應鏈金融等也是公司在積極嘗試和積累的業務方向。

“未來差異化、特色化的主動管理型路徑將成為子公司的發展趨勢。同時,子公司仍然會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相比銀行、券商等資管機構,子公司在項目資源獲取、資金募集等方面的競爭力相對較弱,應該加強與銀行、券商等同業的合作,同時也更要加強自身銷售團隊的培養和建設。”

金元順安也表示必須兩條腿走路,重點向上市公司股權、掛牌ABS轉型;同時向固收、供應鏈金融轉型。

上海一基金子公司表示,根據新規規定,投資標準化資產、股權,掛牌ABS的資本金消耗相對較低。ABS業務作為投行業務,資管新規也給予了一定的政策豁免,對於基金子公司來說是個比較好的業務轉型方向和抓手。“此外,我們將在FOF,REITs、FICC等方面加強團隊建設及系統支持,爭取在細分領域形成主動管理優勢。”

梁之平認為,在常規轉型路徑之外,國泰元鑫還在嘗試較多的股權投資佈局,聚集在大消費領域,包括醫療、教育、家居等領域。今年國家倡導兩個新的方向,軍民融合和“硬科技”,也是值得關注的大方向。

“在子公司的業務中,固收類、FOF、海外投資等都屬於空間巨大、但培育過程比較慢的業務,我們覺得都需要去嘗試,總的來說,子公司業務在所有資管公司中是業務範圍比較大的。如果能夠將子公司的各項業務都做好,總體能力就能夠在大資管行業裡獲得領先地位。”梁之平說。

一位華南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公司設想轉型的業務方向主要包含三大類:一是嘗試代銷業務;二是ABS業務;三是FOF。不過就實際情況來看,目前並未找到能支撐公司發展的主營業務,上述新業務也還沒有形成氣候。

其實,這正是目前基金子公司共同面臨的問題。正如梁之平所言,對於基金子公司來說,通道業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個整體的問題,涉及財務、風控、團隊專業度、考核機制,想要一下子轉型非常難。

上述華南大型基金子公司人士也坦言,對於過去沒有做相應積累和準備的子公司來講,短時間很難有大的發展和突破。

“從類通道業務向主動管理業務轉型也不失為一種轉型的方法。全部停掉過去所有的通道業務,不顧實際困難往主動管理業務方向轉型,未必適合所有的公司,反而會給公司帶來致命性的打擊和風險。各家公司還是需要根據自身優勢制定轉型方案。”

轉型現實難度依然不小

往往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上述華南基金子公司高管認為,基金子公司轉型的難點是顯而易見的。此前,基金子公司作為另類投資通道發展迅猛,在去槓桿的大背景下,以前多層嵌套、非標等主要業務已經不具備可持續性。在向主動管理轉型的道路上,對於小公司而言,因為風險資本金的牽制,完全沒有能力跟上節奏。而那些較大的子公司,因為資本金相對充裕,業務範圍更廣,但要一下子“轉向”,也並非易事。

“有句話說‘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但目前只看見前者,至於未來如何發展我們還很迷茫。股東方增資也是處於合規的考量,為了達到監管要求,維持公司正常運營。是否盈利以及淨資產收益率能達到多少,目前都還尚未考慮,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梁之平也指出,目前制約基金子公司轉型的因素很多,像是股東對公司考核指標的考量,也就是股東與管理層的價值觀是否能一致;對管理層的激勵機制是否合理;是否能招到並留住專業的團隊等等。

上述華南大型基金子公司人士透露,轉型難點在於產品及銷售團隊的培養需要時間。子公司過去在過往業績上沒有優勢,主動管理產品早已打破剛性兌付,但是客戶不買賬,因此發行上也會遇到重重障礙。銀行等渠道對子公司發行的產品也存在層層質疑,收取的發行費用也非常高,對於剛剛轉型的子公司來講,即使勉強發行了產品,管理費也很難覆蓋成本。因此向主動管理轉型步履維艱。

萬家共贏同樣表示,轉型的難點主要是專業人才團隊的搭建以及銷售渠道的開拓。

金元順安也認為,轉型需要匹配投資類人才、尋找到投資類資產及匹配相應的資金方,這方面子公司都很欠缺。

上述上海基金子公司表示,除了傳統業務模式全面顛覆,原有團隊在思路、意識轉型上面臨一定陣痛外,基金子公司要形成和母公司差異化、互補化、非競爭化的業務新方向,在業務範圍上和其他資管行業公司(如信託)相比不具備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