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自從孩子上小學後,我每天都在“親媽和後媽”之間無障礙變身,在忍不住吼完後又立馬自責。如此“精分”的日況下,不得不找一些事情來緩和自己的焦慮,於是在那所剩不多的時間裡迷上了看《超級育兒師》,順道在育兒師蘭海老師處理問題家庭的方法中,反省自己的行為。

正如,喜劇都是相似的,而悲劇卻總有各的不同。所有的家庭裡,教育好的孩子大致都是差不多的,而問題孩子卻有各有各的不同。孩子就像一面“照妖鏡”,父母的行為在孩子這面乾淨的鏡子上,無法躲藏半分。有期節目中,因為孩子從小體弱,媽媽每天5點多就起床給孩子弄吃的,因為孩子不吃淮山,她需要把五穀雜糧淮山紅棗磨成粉來給孩子吃;每天孩子睡醒睜開眼,就喂他各種泡好的藥劑營養品混合物;每天孩子吹吹風就擔驚受怕……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到常人看著都覺得這位媽媽活得太累了。然而,媽媽一廂情願,沒有自我的對孩子的好,對孩子來說卻都是束縛,甚至因為媽媽管束太多,而不信任媽媽,連買個玩具也是哭鬧,不聽媽媽解釋,因為他覺得媽媽肯定不會給他買,媽媽的承諾都是無效的。他的需求,他也完全不敢跟媽媽提,所以用哭鬧來表示。

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再看看孩子的童年,突然看到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以及我和孩子身上的相似感,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童年時被媽媽責罵的傷心,看到媽媽不信任的委屈,看到想張開嘴巴表達最後又關上的瞬間……突然意識到:如果我繼續我父母管教我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孩子大概只會離我越來越遠——不敢對我說真話說心裡話,做錯事情了也不敢承認,何談改正——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誘惑、誠信面對世界的最好動力。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她的童年,就是藏在嘴裡的那一抹彩虹

所以,無比羨慕繪本里《抽屜裡的糖》裡的小女孩,她的童年,就是藏在嘴裡的那一抹甜蜜,因為她有無比愛她,相信她也包容她的父母。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故事並不複雜——是女孩娜娜因為貪吃跳跳糖偷錢的故事。文章一開篇,用一張彩虹般絢爛的糖紙,如星星般灑落了幾顆糖,寫著:娜娜的好朋友佳佳請她吃了一顆跳跳糖。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到第二頁,圖片十分誇張地表現了“跳跳糖在她嘴裡跳舞”的場景,孩子的喜悅一眼到底——這顆跳跳糖有彩虹一樣的顏色,它還會在嘴裡跳舞呢!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如此美妙的感覺,讓娜娜忍住想再吃,於是她在家裡翻箱倒櫃,終於找到了媽媽放錢的地方——“啊,在這裡!娜娜小心地拿起一塊錢。咚咚咚——娜娜好緊張,心臟都快跳出來了!這麼多錢,我只拿一個不會被發現吧?”娜娜拿了錢,很怕被發現,於是選擇了去“去很遠很遠的小賣部”,買了5顆糖。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再吃時,娜娜把糖紙折成了紙鶴的形狀,飛啊飛啊,一起飛上了天。畫面上娜娜坐在彩虹般的糖紙上,那種開心得飄飄然的感覺溢出畫面。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然而下一秒。娜娜回到家後,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連最喜歡的動畫片都沒以前好看了。爸爸媽媽生氣的樣子,在娜娜腦袋幻化的生氣的獅子媽媽,和失望的牛魔王爸爸不停地在她眼前晃動,似乎對她吼:“啊啊啊!,看看你乾的好事”“哼,我對你太失望了”!娜娜最後決定拿出跳跳糖和彩色的紙鶴都放進了裝錢的抽屜裡。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最後怎樣呢?爸爸媽媽是不是狠狠地批評了娜娜?娜娜做好了迎接暴風雨的準備,可是一切如往常,風平浪靜。“第二天早晨,娜娜醒來,一排紙鶴掛在窗臺,搖啊搖,彷彿對著她微笑。”在桌上還有滿滿一罐糖。(孩子還注意到一個細節,說窗戶上的紙鶴是爸爸掛上去的,原來是封底透漏的,連我都忽略了,下意識認為只是媽媽的行為。)糖和紙鶴,是父母對孩子知錯就改行為的認同,對孩子的愛與包容。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

這是一本國內的的繪本,作者是中國美院新生代畫家劉娟,繪本以圖片和文字生動講述了娜娜的心理活動,以及媽媽最後對此事的處理方法。沒有任何的說教,卻很好地傳達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流動,簡單而美好。尤其是裡面的場景:櫃子,箱子,小賣部等藏著80年代的記憶,讓我們這代父母看著倍感親切。

對孩子,對他人,請多一點愛與包容

翻到最後一頁時候,孩子說:娜娜的爸爸媽媽真好,不會生氣,做錯事改正了你們也這樣相信我就好了。可現實是:真正信任包容孩子的父母卻並不多,這世間真正能客觀面對事情人更是少之又少。

想想,類似這樣的事情,大多數的童年裡都發生過,那你還記得當時發生了什麼嗎?我記得,我小時候因為玩太高興忘記回家被狠狠地揍過,我記得我的孩子因為偷偷地拿零食導致不吃飯被我責罵過。雖然,我明白在父母的嚴厲下我從未逾越過規則,孩子在我的影響下,幾乎都不會說謊,但是我們明白,父母的嚴厲,恐懼孩子的犯錯,超過對孩子的愛與包容;孩子更怕父母生氣,甚於明白知錯就改父母的包容。

很多時候,不管是沒做被人誤會,還是知錯就改了卻無法包容,被誤會和被指責的人其實內心的難受是難以言說的。我想說說最近我身邊發生的事情:

一個是我朋友與孩子的故事。有段時間,他三歲多的孩子突然間特別喜歡藏父母的拖鞋,然後告訴父母,是怪獸叼走了她的鞋子。如此反覆,不勝其煩。是我,估計早就直接說:說謊話的孩子鼻子會長長哦。而我朋友頗有耐心地跟孩子聊起天來,問孩子:你和怪獸是朋友嗎?怪獸長的可怕嗎?孩子就開始描述他編造的怪獸,還有模有樣的。……最後媽媽問孩子:那你說怪獸什麼才會把拖鞋還我呢?孩子想想:等你睡覺,它就會送回來。果不其然,等媽媽一睡著,孩子就悄悄把拖鞋還回來了。雖然一開始媽媽就知道孩子把拖鞋藏到他房間,就是鬧著玩。她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責怪孩子玩這種說謊的遊戲,也沒有直接定義孩子這是說謊的行為,而是耐心一步步引導孩子,去認識自己的問題,並改正自己的行為。後來這個事情,在我的朋友圈裡成為大家學習的案例。

父母的愛與包容,是孩子抵制外界誘惑、自我成長的最好動力然而這樣的父母太少了!有多少案例,是因為孩子被誤會說謊,到最後真的開始說謊;因為被詆譭偷錢,後來乾脆破罐破摔真的去幹壞事。還有很多孩子,因為一次的說謊,就被終身背上“說謊”的名頭,因為一次的錯誤,終身都為此買單。

這樣的結果太可怕了。作為父母,我們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孩子”之腹,孩子的世界真的很單純,我們一個鼓勵的眼神就可以讓孩子在岔路口看見光明,而貼一個可怕的標籤,就可能讓終身都活在陰影之中。我們都該對孩子,對他人,都該多一點愛與包容。


  • 文/範恆杏(頭條認證自媒體、家庭美育推廣人、豆瓣親子專欄作者、品酒師。編著出版有《葡萄酒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