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B2B「革命」來了 新的機會點在哪?

跨境B2B正醞釀一場大革命,這次革命或許比跨境B2C改造貿易鏈的過程來得更加徹底,抓住這個機會或許就抓住下一個跨境電商時代。

作為國內跨境B2B“鼻祖”之一的阿里巴巴國際站,也是正在擁抱跨境B2B行業變化的其中一員。日前,阿里巴巴中小企業國際貿易事業部聯席總經理張闊以阿里的數據為基礎分享了跨境B2B目前的變化以及未來阿里國際站如何應對這些變化。

跨境B2B在醞釀什麼樣的革命?

從客戶和世界發展角度,整個跨境B2B行業有三個不能逆轉的趨勢。

第一,國際貿易參與者呈現年輕化趨勢

所有現在在做跨境貿易或者跨境電商的人,無論是供給側還是需求側,整個的年輕化,對互聯網的擁抱,和互動網各項技術的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第二,移動端滲透趨勢

從阿里數據上看無線端的增速超越預期。2017年對比2016年,阿里國際站無線端增速接近300%。訂單的增量從過去的三年可以看到訂單的增量也達到200%以上。

說明什麼呢?首先整個移動化這是全互聯網的趨勢,不分外貿、內貿還是消費者的B2C的生意,所有人其實現在都有無線端的滲透和擁有佈局全渠道的訴求。

第三,外貿訂單碎片化、高頻化

從訂單形態上看,現在外貿訂單呈現小單碎片化、高頻化的趨勢。更宏觀角度來講,今天跨境B2B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說全球有一千個超級大型的買家,然後在中國有數千個幫助這些超級大型買家提供供貨的供應商,今天要解決的問題是全球範圍內有數以億計的中小企業,中國範圍內有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

數以億計的中小企業跟中國數以百萬計的製造企業匹配起來,實現資源的全球配置,這是今天需要面對解決的問題。拿美國市場為例,我們在美國的海關能看到的是美國本土有過海關登記和註冊的進出口的美國公司大概是10萬左右,是這個規模。但你真正看到在美國範圍內需要中國供應商的商品,或者說做B2B的中國供應商的商品的採買的美國的企業,達到500萬家。就是跨境電商逐漸通過互聯網去做渠道下沉,滲透到更多的企業,更多的中小企業,整個全球化的訂單的碎片化,全球訂單的高頻化是我們目前必須要面臨,而且必須解決的問題,所有的供應商,今天此時此刻都能感受到這個大潮變化下帶來的衝擊。

跨境B2B平臺應該改變的3件事

第一是線上化。

如阿里國際站創立最開始只是一個黃頁類網站,更多的是解決撮合貿易,解決信息匹配的問題。而在幾年阿里國際站注意的方向就是是如何把所有貿易的鏈路儘量的線上化,通過線上化通過數據進一步的去加強整個國際貿易的支撐,加強整個國際貿易在數據端和效率端的提高。

第二,全球性配置。

跨境B2B原來更多的是基於中國供應商的向海外的單向的出口貿易。但先最開始出現更頻繁的全球買全球賣的資源配置。比如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向中東出口很多機械製造,但這些馬來西亞提供的機械製造其實都是中國供應商賣給馬來西亞商戶,馬來西亞商戶再做轉口貿易給到中東。

第三,如何幫助中國供應商提供確定性服務。

當平臺不斷的提出對海外的買家要有確定性服務的時候也要跟中國供應商一起提高平臺的確定性。

必須擁有的科技手段

面對跨境B2B的新趨勢,阿里國際站本身也在嘗試不同的新技術來擁抱趨勢。

第一,富媒體形態趨勢

今年可以看到阿里國際站非常大的變化是富媒體的形式越來越多,富媒體的形勢增強。

互聯網時間來看,前三年富媒體形態在C端發生了。天貓2017年的雙11跟2016年的雙11整個對於多媒體的播放量的增速的比例是76倍,個的增速是一個爆發式增長。

在今天的互聯網環境下以及買家的媒體的載體情況下,電商平臺對於富媒體的使用需要加大力度,而且越多越好,不光短視頻,還包括AR、VR、360全景等等,我們需要提供的是全內容製造鏈條的支撐,幫助供應商快速適應這個變化。

第二,直播

比如在今年CES,阿里國際站跟美國的電子器件協會聯合,通過直播方式把所有的CES的內容數字化,通過數字化,除了到現場拉斯維加斯17萬人可以看到供應商以外,整個全世界範圍內數以千萬計的人可以在同一時間點感受到整個CES帶來的魅力,可以第一時間點跟參展的供應商近距離的接觸,去下單,去促成全年的生意。

第三,AI

今年還有一個非常熱門的關健詞叫AI。但是AI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說我們究竟把人工智能用在什麼領域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在整個跨境電商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溝通,如何解決不同語言,跨語言之間人的溝通。因此,翻譯是目前整個AI在跨境電商中的重要運用體現。

基礎設施及市場端改造

除了提供新技術外,平臺方還需對整個基礎設施進行改造。

商家分層

去年9月阿里國際站就提出要做優商優品,做商家分層,讓海外優質的買家匹配到和他最相關的,並且能夠提供確定性服務的供應商。

這個整體上來講還是基於信息的匹配的鏈路,也就是過去十幾年間我們做基於整個信息流的撮合貿易,需要把服務商和買家分層做精準匹配。但是接下來要走的,阿里要把整個貿易的鏈路,所有貿易服務的鏈長全部線上化,接下來在外貿這一環會加大力度建設,包括金融象限、包括支付、物流以及所有支持在線交易裡面的保障類的服務。

標類市場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在國際站上支持的主流的貿易形式是訂單類的,也就是定製類的貿易形式。一個海外買家找到供應商一起談論接下來這個商品的定製規模是什麼,一個螺釘從幾釐米到幾米高,這是你們共同探討設立的。海外買家有一個主意,供應商幫它實現原形,做樣品,批量化製造。

除了這個還有越來越多的因為小單化、碎片化各種原因,以及海外線上電商的風起雲湧,因此,規格類的商品的市場會是非常大的市場。這對於有庫存類的商品的銷售是非常大的訴求。

當然這不是說簡單的把商品展示出來,同時有一個一口價,支持一口價的買賣支付結束了,平臺需要支持的是打造有B類的心智和確定性的規格類的買家。海外買家看到商品可買,我們要讓他知道什麼時間多少時間拿到商品,什麼樣的質量拿到。

基礎設施推進

首先流量端上,需要擴大買家端流量的投放,進一步擴大買家端的規模,滲透到更多的海外的中小買家裡面去。

原來主要投放的付費的通道SEU的通道會進一步增強,同時會跟海外垂直類的B類媒體做深度合作,跟海外的專門做眾籌類的網站會有戰略級合作,幫助整個國際站跟供應商匹配到更多的專業化領域的這些企業家、創業者。

此外阿里國際站還需提高整個投放的精準化的匹配,當我們的數據在進一步的匹配,有更多的買家的行為和賣家的確定性的服務的行為,所有站內流量的匹配和站外流量的投放會進一步精準化。買家端啟動的項目就是嚴肅化買家,所有的買家要確定他B類的身份以及訴求,尤其有了移動化之後,所有買家都是實時在線、登錄的,所有的買家都會有一個ID,所有瀏覽行為會進一步幫助我們理解海外買家所在的範圍的訴求,他做生意做哪一波。

當然,在頁面設計和移動端設計上,跨境B2B跟B2C還是擁有很大不同的。對於C端買家來講,猜你喜歡,創造跟你有邂逅的感覺這非常重要,但是對B類的買家,尤其專業的B類買家,跨多個大類做銷售的概率可能有,但不是非常大。因此阿里國際站要針對B類貿易形態會對國際站以及移動端的消費動線做全新的設計。

交付環節

第一,支付。今年在支付端重點核心突破的幾個問題:第一個要核心支付的是大額信用卡支付一次成功率的問題,不能讓海外買家在形成訂單的形成因為支付不成功導致訂單的失敗。第二個解決海外買家項和供應商側支付的透明化問題,第一時間節點當買家給供應商付款,需要讓供應商知道這筆錢到了海外的虛擬帳號,整個虛擬帳號從美國的花旗銀行到巴克萊銀行到新加坡的帳號到國內收單的帳號,需要在每一筆資金週轉的過程中給供應商提供確定性,知道資金的流轉的動向。中國有一句話叫落袋為安,也許錢在國際跨境貿易網絡會週轉,但是第一時間讓供應商知道當下的款項到了哪裡。第三就是如何降低費率,儘量把國際跨境B2B支付的費率降為零,在美國率先推動TT支付,手續費為零,支付的到帳可以認為是秒級,第三個本地跨境的TT支付的資金池和國內跨境資金池的打通可以讓整個跨境的貿易資金的調度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第二,金融服務。比如信保也是一部分的金融項的服務,還有很多急速貸。今年阿里國際站第一次嘗試在買家項做金融服務,因為B2B每一筆支付後面都有它金融的訴求,供應商有資金訴求對買家項也是一樣。一旦買家賣家形成長期穩定的關係,週期付、賒銷都是自然而然延伸的結果。

第三,跨境物流。雖然說整個從跨境的貿易的物流的支持角度來講有上百年的歷史,接觸到很多的船代、貨代公司,有百年曆史,雖然有這麼長的歷史,但是今天提供端到端物流服務的現狀還非常的“骨感”。

前段時間看到報告,各種國家之間都是一樣,只有三成的海外買家認為它的商品可以按時到達。其次,7.5成的買家認為他們所有的物流的環節不可視化,到底這個商品到了哪,因為國內有拖車,港到港有空運海運,到了落地,美國拖車的員工正在開始大規模罷工,這類在國際端因為一段服務整個端到端的物流有多段不同的服務組成的,如何把端到端物流透明化可視化是平臺重要的方向。

跨境B2B“革命”來了 新的機會點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