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想不到,廣州這道名小吃,是一位小和尚創製的

“白雲豬手”為廣州名小吃之一。溯其來源,卻令人意想不到:此乃白雲山上一位小和尚所創!

清朝時,廣州市白雲山有座佛寺,寺後有一股清泉,名為“九龍泉”,那泉水甘甜,長流不息。

在這座佛寺中,一個在廚房中打雜的小和尚,生性頑皮而且嘴饞。他未出家前酷愛吃豬肉,卻因家貧少有機會品嚐。但出家了,就得按師兄教他的“食素不食葷”戒規約束自己,對於香噴噴的葷食想也別想。

雖然他是這麼應承的,但作為一個孩子,他能有多大的定力呢?

您可能想不到,廣州這道名小吃,是一位小和尚創制的

白雲豬手

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自律後,對肉食的嚮往戰勝了戒規的約束。於是他經常趁下山置辦生活用品的機會,偷偷買些便宜的豬手,到寺後的白雲山上,悄悄煮熟解饞。

您可能想不到,廣州這道名小吃,是一位小和尚創制的

浸泡豬手是製作“白雲豬手”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一次,寺裡的和尚們準備下山去做幾天法事,只留小和尚看門。小和尚心中大喜,悄悄下山買了幾隻豬手,回到寺裡後,收拾好豬手就放到大鍋中煮,準備美美地吃一頓。

豈料豬手剛煮熟,卻聽到寺門外傳來師兄的叫聲,嚇得小和尚慌忙將豬手扔到寺後的九龍泉裡。

原來,這位師兄因患風寒回寺休息。小和尚得知這一情況後,趕緊為師兄煎好藥,小心服侍師兄睡下。這時,已經是後半夜了,他就想起了豬手,又看了看躺在床上的師兄,怕師兄發現,所以不敢貿然起身,只好忍到天亮。

您可能想不到,廣州這道名小吃,是一位小和尚創制的

煮制“白雲豬手”

一夜過後,師兄身體恢復大半,便又下山做法事去了。小和尚大喜過望,迅速來到九龍泉,把豬手撈了出來。

他看到豬手並未變壞,便又拿回廚房,放了些白糖與白醋,然後用小火煲。煲熟後,小和尚一嘗,大呼過癮。原來,用白雲山的九龍泉水泡過的豬手痠中帶甜,肥而不膩,皮爽肉滑,確實是一道美味。

不巧,此事被方丈知曉,就讓小和尚還俗下山。

小和尚下山後,為了生計,就去飯店做了夥計。為討飯店老闆喜歡,他用白雲山泉水煮制了幾隻豬手,請老闆品嚐,老闆吃過,讚不絕口,便問他菜名,他說叫“白雲豬手”。

老闆就讓他專門製作“白雲豬手”,漸漸地,這家飯店的“白雲豬手”成了當家菜。

您可能想不到,廣州這道名小吃,是一位小和尚創制的

煮制好的“白雲豬手”

幾年後,小和尚靠自己積攢的錢,開了飯攤,專門售賣白雲豬手,並且收徒授藝,使得白雲豬手的名氣越來越大。

如今,在廣州一帶,很多地方都有白雲豬手出售,一些廠家還把白雲豬手製成罐頭出售,打開了省外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