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与三五好友从涉县千里旅游通道兜风归来,相约到圣福天路圣寺驼村交通综合服务站来一碗农家纯手工绿豆“小凉粉”,爽滑可口,十分惬意。而这碗平凡无奇的“小凉粉”在带给游客美食享受的同时,也给当地的贫困户带来了火红的好日子~~~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最近天气热,过来吃凉粉的人可多了,听到大家说好吃,俺心里也美美的!”7月6日上午,圣福天路圣寺驼村交通综合服务站里,45岁的王大姐正忙着给来往的游客制作手工绿豆凉粉,自家的绿豆粉,自己熬制,自制各类调味料······仅仅凉粉这一项,王大姐每月就能收入3000余元,靠着这个凉粉小店,王大姐从过去靠天收的留守妇女一跃成为了新时代职业女性,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裕。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在她的旁边,已经有好几位游客在等位。据她介绍每逢节假日,是圣福天路游客最多最热闹的时候,也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如今这家凉粉店已经成为“网红凉粉”。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在圣寺驼村交通综合服务站里,该村80后创业青年刘志刚正在忙着通过网上电子商务平台为游客和当地群众代购商品,如今他这个小店已经成为圣福天路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由他投资创办的响石岭农庄、生态餐厅、采摘园······也变得一天比一天火,到这里就餐、住宿的游客比去年整整翻了两番。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同样靠着“小凉粉”发家致富的还有更乐镇后何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海心,2016年的“7.19洪灾”让后何村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遭受重创,顷刻之间房屋倒塌、道路被冲毁,整个村庄一片狼藉。洪灾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立即组织该村党员干部群众开启灾后重建工作,短短两年时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穷山小村也华丽变身为太行“小江南”。这里既有水乡的柔情,又有悬崖古堡的神秘,石阶、石房、石板桥随处可见,美不胜收!随着千里旅游通道井关段全线贯通,这里的乡村旅游也开始日渐火爆~~~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为了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增加乡村旅游的活力,2017年后何村党支部想出了一个扶贫的好办法,那就是在观景台设置扶贫摊点,提供给贫困户做点“小生意”,让他们靠着自己的手艺走上致富的金光大道。赵海心就是该项政策的最早受益者,2017年她在在村支部的帮助下学习凉粉制作手艺,靠着一碗碗“小凉粉”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全年增收达到万元。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村富民强。位于涉县关防乡的郝赵村土壤肥沃,质地松软,加上良好的光照、气候等条件,出产的红薯一贯以产量高、个大、形好远近闻名,并由于出芡多、甜度高、粘度好、肉质细腻等,在涉县红薯产品品质上享有较高的美誉度。2017年底,涉县千里旅游大通道井关线铺油通车,便利、优美的交通环境为沿线村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优质红薯的主要产地,迅速把握这一契机,积极打造“太行红薯小镇”,将红薯产业做大做强,找到了致富的金路子。2018年3月,郝赵村除集体垫地300余亩全部种植红薯外,还鼓励群众分散种植红薯400余亩,目前全村共种植红薯700余亩,约210万株,超过以往全乡的红薯种植面积,初步估算年产量可达到280余万斤,可加工红薯粉条30余万斤,价值450余万元,仅红薯一项即可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在红薯种植的基础上,郝赵村还初步建成红薯产品交易市场一座,打造红薯小镇系列节点5处,村庄美化和民宿、农家乐打造等一系列工作也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以“太行红薯小镇”为核心打造的农业产业园区已成为该村产业强村、产业扶贫和产业富民的有效举措。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守住绿水青山,发展全域旅游的科学发展路径让涉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也为广大贫困群众营造了一个“就地就业、就地创业、就地致富、就地幸福”的良好环境。2017年以来,涉县干部群众以创新的理念、实干的作风、火红的实践、奔跑的速度,大干“三个一百天”,撕开了转型升级的口子,拉开了全域旅游的框架,打通了乡村振兴的动脉,掀起了项目建设的高潮,涉县1509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激情燃烧、震撼不断。高标准举办了第一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120平方公里的太行红河谷横空出世,总投资110亿元的70个旅游项目和活动精彩登场。世界第一条彩色马拉松赛道、世界直径最大的水车王、中国第一个水上玻璃栈桥、河北省最大的临水别墅式酒店……数十个“世界第一”、“全国第一”蓬勃而出,接连不断。18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0多省市的游客慕名而来,单日来涉游客达八万人次,一年游客1000多万,被国家和省旅发委称为全域旅游的“涉县模式”。2017年,英雄的涉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创造了“三个一百天”的奇迹,擂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战鼓,为广大贫困群众架起了一条新时代的金桥富路!!!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一碗神奇的“小凉粉”,让做粉的人都富了!吃过的都说好!

盛夏时节,在涉县千里旅游通道两旁,到处都是绽放的格桑花,一朵朵娇艳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格桑花开幸福来,在42万涉县人民的眼里,这些看似平凡的花儿,是我们的致富花、幸福花!!!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新征程上,擂响新战鼓

鼓足新干劲,拼出新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