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之後,人們忙著控訴、撫慰,文學變成精神的麻醉藥與止痛片

人們忙著控訴、求告、撫慰,幾乎沒有人願意在遭劫之餘再將自己送進懺悔的深淵。於是文學變成精神的麻醉藥與止痛片。但另一方面,在思想界各領域都還不曾鬆動的時節,文學承擔了用敘事劃破夜空的使命,它往往被比喻得陽氣之先的風箏,鼓動著人們對未來的憧憬。

1978年8月11日,《文匯報》刊出短篇小說《傷痕》,拉開了以文學治療“文革”創傷的序幕。

療傷的方式不盡相同。《傷痕》(盧新華)、《班主任》(劉心武)、《一個冬天的童話》(遇羅錦等“傷痕文學”採取“控訴”的姿態,用回憶的形式描述普通人蒙受迫害與欺騙的往事。這類作品應合社會的悲情宣洩的需要,一時間蔚然成風,雖然幾乎沒有任何美學的提高,卻擔當了整個社會的心理治療師。

文革之後,人們忙著控訴、撫慰,文學變成精神的麻醉藥與止痛片

《波動》(趙振開)、《晚霞消失的時候》(禮平)寫於“文革”期間,卻在此時被社會閱讀,它們是在追問“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精神悲劇”、“信仰為什麼走向虛幻與崩潰”,宣言著青年知識分子對舊體制的思考與叛逆。這是八十年代“再啟蒙”的濫觴之作,受到多數知識分子的歡迎。

隨著“撥亂反正”的展開,許多被打倒批臭的老作家重新出場,他們被統稱為“重放的鮮花”,舊作重印,新冕加頂,對“文革”的追敘自然成為他們抒寫的主旋律。這批作品的特色之一,是將歷史道德化,將飢餓、侮辱與磨難都歸結為奸佞之徒如“四人幫”的作亂,如《月食》;特色之二,是重拾五四一代的啟蒙話題,反思“國民性”的弱點,如《陳奐生上城》;特色之三,是對苦難的讚美,在詳細描寫苦難過程中完成知識分子英雄形象的重塑,如從維熙與張賢亮的“大牆文學”。這類書寫主要批判過去而不指向未來,採用了民間習見的忠奸模式,符合“宜粗不宜細”的精神,也容易被大眾接受,加上老作家的影響力,成為了這個時期的主流。

文革之後,人們忙著控訴、撫慰,文學變成精神的麻醉藥與止痛片

同樣,“知青文學”試圖安撫一代人的焦慮。比起老作家們的遭難來,他們將青春消磨在無意義的上山下鄉之中,卻又試圖為青春尋找意義。於是,梁曉聲、史鐵生、張承志將“自然”和“民間”變作了自己的圖騰,以此來證明“青春無悔”。

總之,人們忙著控訴、求告、撫慰,幾乎沒有人願意在遭劫之餘再將自己送進懺悔的深淵。於是文學變成精神的麻醉藥與止痛片。但另一方面,在思想界各領域都還不曾鬆動的時節,文學承擔了用敘事劃破夜空的使命,它往往被比喻得陽氣之先的風箏,鼓動著人們對未來的憧憬。大型文學期刊的創立(尤以《當代》、《收穫》、《十月》、《花城》等“四大名旦”影響最大),每期銷量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作家輕易成為社會追捧的文化英雄,正象徵當年文學特殊的社會地位。

文革之後,人們忙著控訴、撫慰,文學變成精神的麻醉藥與止痛片

文革之後,人們忙著控訴、撫慰,文學變成精神的麻醉藥與止痛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