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師生活

我的教師生活

歲月(二)我的教師生活

1977年3月1日,我回到別了兩年多的江南小學,走上了教學崗位。校舍依舊,草木依然。兩棟老房子,每棟八間,一共十六間土坯房,教導處在後棟東頭,教師十六人,小學十三個班,初中兩個班,學生480多名。

記得,上班的第一天,學校領導告訴我:你教三年級甲班,任班主任。這個班有40名學生,屬於大班,頑皮生特別多,以後要多向老教師學習請教啊。寥寥數語,說的很輕鬆,做起來不知道是否輕鬆。

我是一個剛剛離開學校的人,滿滿的書生氣,立刻接觸教學,當了老師,一時間還有點彆扭。那年我剛滿十七週歲,在全體老師面前,我年輕的不得了。

我的教師生活

接觸這樣的環境,去輔導這樣的一群孩子,感到壓力很大。本來,我是想教初中語文、數學的。沒想到,把我分配到小學三年級任教,這落差簡直太大了。

按照學校領導的意圖,去接這個擁有40人的小學三年級。學生多,教室很狹窄,桌子也不夠用,多數是3個人擠在一條凳子上。現實,就是這樣,你想要的,很多時候是不會滿足的。

在這期間,我要感謝李校長,是他在我懵懵懂懂中幫助了我。他不僅喜歡我的好學,更主要的是我和李校長之間有著許多共同的愛好,比如背誦唐詩宋詞,每天必須作十道以上的數學題(屬於我兩私底下的比賽),下象棋,練書法,拉二胡,戶外野釣等,所有這些,讓我們經常玩的很開心,漸漸的,我們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從怎樣備課,怎樣書寫教案,注意哪些教學環節等,對我進行了全程的指導。一篇課文的教案,我要進行多次的修改,他說:備課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有時,一節課要備好多遍,直到他滿意了為止。他的教案是我臨摹的範本,他那浪漫、遒勁的鋼筆字,堪比字帖!

我的教師生活

只要有時間,李校長總是深入到課堂聽我講課(其他人的課也是不放過的,我畢竟是新兵啊),隨後和我交流我在課堂上的表現,分析的總是有條有理,並一針見血的指出存在的問題,在他的指導下,我的進步很快。那時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李校長是抓教學是專家。

大家在教學上有什麼困難,只管提出來,幾乎沒有他解決不了的。他給我的印象是,工作起來是嚴師,娛樂起來是知己,是朋友。

我們集體辦公的環境也是一樣的簡陋。畢竟是村級小學,各項設備只能因陋就簡,所有這些,並沒有影響到老師們的情緒。記得當時學校四周沒有圍牆,老師們愣是利用休息時間,起早貪晚,和泥託丕,壘起了五百延長米的圍牆。校園四周栽上了楊樹、柳樹。學校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辦公室,在老師們精心整理後,以學年組進行劃分,秩序井然,很溫馨,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老師們熱愛教育事業的情懷,以校為家的敬業精神,對我的影響至深,令我難忘。李校長說:人可以改變環境,環境也會改變人,好的環境可以使人心情舒暢。

眼前的孩子們,一個個小臉兒、小手弄得髒兮兮的,看著他們,一張張幼稚可愛的臉龐,時有頑皮和求知的目光,一種同情和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我暗自下決心,要動真情,用真心去教育他們,不僅對學生負責,更要對他們的家長負責,我要讓他們學到知識。知識,對於他們是何等的重要!教學上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對於差生給他們多吃些小灶,適時掌握他們的心理變化,然後,從興趣上去培養,變”厭”學為“要”學。興趣在於培養,能力在於積累。

我的教師生活

首先從講衛生開始,要求他們,手和臉要洗淨,衣服也要穿得乾淨得體。告訴他們,在衛生方面,同學之間互相監督,人人爭做愛乾淨的好學生。其次是,堅持放學後家訪,向家長介紹學生的在校表現和今後需要改進和努力的方向。

平時我總是喜歡和學生們在一起,給他們講故事,和他們一起打掃教室,桌椅,板凳,擺放的總是整整齊齊。師生之間的感情要靠悉心的培養,從一點一滴中讓學生知道,生活無小事,處處要用心。拉進距離,作學生的知心朋友,這一點,個人感覺十分重要。

同學們來自於不同的屯兒,有的是兩三個人一個屯兒,有的是十幾個人一個屯兒,根據人數,我給他們編好學習小組,或三人、或五人一組,每天晚上我都要去各屯,深入到各學習小組,進行檢查,看看他們,白天留的功課是否完成了;看看他們,是否在認真的作課外題。

堅持經常,利用各種方式,在同學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守紀律、守信用、愛學習的思想。

師生間的情感其實很好建立,只要你放下架子,真心的愛待每個人,久之,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他們中間,我發現了班長和其他班幹部。原來的頑皮生,也變得很乖,學習成績也不斷的提高了。“找到他的閃光點,利用好閃光點,將來可能就是一束又一束的閃光燈。”這是李校長經常說的一句話,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深刻、也很有哲理。不過,這要用心領會。

實踐證明,學習小組的作用發揮好,對學生的學習幫助是很大的。因為,白天在課堂上沒有理解和消化的課程,晚上通過學習小組,大家坐到一起互相討論,互相幫助,會得到鞏固和提高,與此同時,學習質量也會得到提高。同時,改變了貪玩,厭學的不良行為,團結互助的風氣越來越濃。

當時,我們三年級,分甲乙丙3個班,我教的是甲班,另外2個班級的班主任,一個是女老師,另一個是我的同學,他也是在這次錄用中,被安排到這個學校來教學的。在我的影響下,他們兩個班也都成立了學習小組。很快,這種做法在全校得到了推廣,說實話,我對自己的也“發明”感到很自豪。

我的教師生活

七十年代,由於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和條件都比較差,生活水平也低,我們這些被錄用的人,都是民辦教師,民辦教師每年的工資800塊錢,這在當時屬於中等收入水平。那時,都是按工分折成錢來計酬的。記到往來賬上。由於村集體經濟很差,每年的800塊錢,也不是按時發放的,要欠著。不知道要欠多少年。農村要按照人口和土地數,交提留,交統籌款,我只能用民辦教師工資,去頂這筆錢費用,餘下的就記到往來賬裡了。我們民辦教師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地位很低,但是一個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責任,把這種“低”,看得很淡薄!

恢復高考的時間。由於自己在補習班只學習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然後就從事了小學的教學工作,所以,高考的時候,我的分數,落後與其他那些參加補習的人。最後,我差五分(三科總分),沒有被錄取。要怪,就怪自己熱愛教育事業吧。其實就是熱愛!

從接手小學三年級,一直跟班到小學畢業,38名同學全部升入初中。獲得全鄉,小學升初中的第一名。

值得懷念的是,一次全鄉的公開教學,我代表學校,到中心校講一節五年級的語文課。借用那裡的學生,接受了一次嚴峻的考驗,這是我從教以來第一次接受“檢閱”,縣教育局的領導和教研員還有二十二個鄉鎮同年級的骨幹老師代表,一行三十幾人,再加上學生和各校聽課的老師一共一百多人坐在大禮堂聽課,場面十分壯觀和震撼。結果,我超長髮揮,一節語文課講的聲情並茂,師生配合默契,互動靈活,教學環節嚴謹,總之,一切都是那樣的恰到好處。這節課出乎所有聽課老師的意料。結論是:圓滿,出色!

我的教師生活

這次公開教學,不僅為中心校爭得了榮譽,同時本人也被評為當時為數不多的縣級教學能手。之後的幾年,我連續被評為縣、市級教育系統的先進個人。

一晃,八年過去了,期間,我沒有間斷自己的學習,尤其值得懷念的是參加鄉里中心校組織的函授學習,很系統的學完了,高級語文數學課程。

一九八三年實施全省內招考試,全縣錄取八十人,自己拿下高分,被阿城師範錄取了。阿城師範,是個專業性很強的學校,兩年的學習生活,兩年的如飢似渴,成全了我的深造之夢,也成全了許多熱愛教育的同仁。

一九八五年我正式轉為公辦教師,結束了八年的民辦教師生活。享受了公辦教師的待遇,期間的艱辛,飽嘗的酸甜苦辣,直到現在,仍然覺得似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自己在教育工作的崗位上工作了十一個年頭,這些我怎麼感覺都是剛剛發生的哪,或者說都是瞬間的!

其實自己從事行政工作,才是我寫《歲月》的開始。

教育教學,讓我積累了很多、很好的經驗,打下了比較紮實的文化基礎。

1988年7月,我被調入政府機關工作了。從事行政工作,文化顯得尤為重要,你必須要觸類旁通,一專多能。

在行政機關,自己又及時的參加了【哈爾濱市廣播電視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函授學習三年。使自己進一步拓展了視野,知識領域寬泛了許多。

我的教師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